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48045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诗经国风魏风陟岵原文译文赏析 国风魏风陟岵 先秦:佚名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译文】 我登上那草木繁茂的高山,向老父亲所在的家乡远眺。我仿佛听到父亲一声叹息:唉!薄命的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休息的空当;还是当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留恋他乡! 我攀到那光秃秃的高山上,向老母亲所在的家乡远眺。我仿佛听到母亲一声叹息:唉!我的小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睡觉的空当;还是当心保重自己身体

2、吧,盼你早回来不要抛尸他乡! 我登上那凹凸起伏的山冈,向我兄长所在的家乡远眺。我仿佛听到长兄一声叹息:唉!我的兄弟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他的同伴也一样;还是好好珍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死在他乡! 【解释】 陟(zh):登上。岵(h):有草木的山。 父曰:这是诗人想象他父亲说的话。下文“母曰”“兄曰”同。 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 夙(s)夜:日夜。夙:早。 上:通“尚”,盼望。旃(zhn):之,作语助。 犹来:还是归来。无:不要。止:停留。 屺(q):无草木的山。 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 无寐:没时间睡觉。 冈:山脊。 偕(xi):俱,在一起。 无死:不要死在异乡。 【赏析】

3、 此诗写一个远在他乡服役的征人,想象他的父母兄长在家乡正在思念他,抒发了仆人公思念家乡的情怀。全诗三章,皆为赋体。 全诗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常言: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人子行役,倘非思亲情急,不会登高望乡。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之旨便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言之缺乏而长言申意,思父思母又思念兄长。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 然而,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直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人之念己之心。抒情仆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

4、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爱护艰辛、提示慎重、祝福平安的叮嘱和吩咐。固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吩咐,多少希冀,多少希望,多少爱怜,多少安慰。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这种从对面设想的幻境,在艺术制造上有两个特点。其一,幻境的制造,是想像与怀忆的融会。汉唐的郑笺孔疏把“父曰”、“母曰”和“兄曰”,解释为征人望乡之时追忆当年临别时亲人的吩咐。此说初看可通,深究则不然;诗人造境不只是追忆,而是想像和怀忆的融合。钱锺书指出:“然窃意面语当曰:嗟女行役;今乃曰

5、:嗟予子(季、弟)行役,词气不类临歧分手之嘱,而似远役者思亲,因想亲亦方思己之口吻尔。”(管锥编,下同)如古乐府西洲曲写男“下西洲”,拟想女在“江北”之念己望已:“单衫杏子黄”、“垂手明如玉”者,男心目中女之容饰;“君愁我亦愁”、“吹梦到西洲”者,男意计中女之情思。西洲曲这种“据实构虚,以想像与怀忆融会而造诗境,无异乎陟岵焉”。别具赏心的体会,也符合思乡人的心理规律,因而为历代思乡诗不断承袭。其二,亲人的念己之语,表达出鲜亮的共性。毛传在各章后曾依次评曰:“父尚义”、“母尚恩”、“兄尚亲”。这虽带有经生气息,却已见出了人物语言的共性特点。从诗篇看,父亲的“犹来无止”,叮嘱他不要永久滞留他乡,这

6、语气纯从儿子动身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母亲的“犹来无弃”,吩咐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这更多地从母亲这边动身,表现出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以及“娘怜少子”的深情;兄长的“犹来无死”,直言祈愿他不要尸骨埋他乡,这脱口而出的“犹来无死”,剧烈表现了手足深情,表现了对青春生命的疼惜和珍视。在篇幅短小、语言简古的诗经中,写出人物的共性,极为不易,而能在从对面设想的幻境中,写出人物的特点,更犯难能。这在后世同类抒情模式的思乡诗中,也并不多见。 扩展阅读:诗经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

7、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所以由其传诗。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 扩展阅读:诗经名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