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473763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3(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位置与交通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风台县西北,距县城约20km,归风台县管辖。东西宽715km,平均约11km,南北长817km,平均约13km,面积约140km2。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6151163700,北纬324347325230。 区内有风台利辛公路通过,外围有风台蒙城、风台颍上阜阳、潘集谢桥等主要公路。淮南阜阳铁路经过井田南缘。西淝河流经本区南部入淮河,可通50吨级船只,交通方便。图1-1 地理位置图地形与水系顾桥井田地处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124 m,西北高,东南低。永幸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中部入淮河,西淝河经过本区

2、南缘,在鲁台改入淮河,是地面水聚集排泄的渠道,历年最高水位+24.82 m(1954年),1991年为+24.03 m(闸上),两岸筑有大堤,最大堤距30003500 m,右堤顶高+26.61 m,左堤顶高+27.11 m。顾桥集西有岗河,地势低洼,标高为1820 m。此外,区内遍布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以灌溉、防洪、排涝。矿区生产与建设淮南潘谢矿区拥有136.75亿吨保有储量,自70年代开发以来,已建成潘一、潘二、潘三、谢桥和张集等5对矿井,投产规模16.1Mt/a。广阔矿区范围内,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水产养殖位次,乡镇企业落后,产值低。供电电源可靠:本矿井位于潘谢矿区西部,邻近有3座电厂:淮南电

3、厂一厂位于本矿井东南约50 km处,现装机容量490 MW;洛河电厂二厂位于淮南电厂东北约5km处,设计装机容量4300 MW,220 kV线路与区域电网相联;平圩电厂三厂位于淮南电厂西约11 km处,设计装机容量4600 MW;洛河电厂与平圩电厂之间有500kV联络线,并均以500kV超高压线路经繁昌与江南电网相联。气 象本区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5.1 ,极端最高气温41.2 66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2.8 69年1月31日。年平均降雨量926.30 mm,最大1723.5 mm1954年,最小471.9 mm1966年,日最大降雨量3

4、20.44 mm ,小时最大降雨量75.3 mm。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的40%。年平均蒸发量1610.14 mm水面,最大2008.1 mm58年,最小1261.2mm80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潮湿系数近似0.5。春夏两季多东南风、东风,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平均风速3.18 m/s,最大风速20 m/s。 年初霜期在11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191238天。 初雪一般在11月上旬,终霜在次年3月中旬,雪期72127天,最长138天,最短26天,最长连续降雪6天,日最大降雪量16cm . 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冻结深度412cm,最大

5、冻结深度30cm。 地 震 根据历史资料,淮南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以轻度破坏和有感地震为主。颖上县志记载有感地震16次,其中1931年在明龙山曾发生6.25级地震,震中最大烈度7度。其它地区地震,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1937年荷泽7级地震,对本区均有涉及,但无较大破坏。在抗震方面,安徽省地震局皖震发地字84020号文对淮南地区未来百年内的地震根本烈度定为7度。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于一九九二年六月正式发布。国家建设部以建抗199313号文、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以中煤总基经学第47号文通知执行新的?中国地震裂度区

6、划图1990?。根据“90区划图,淮南矿区包括潘谢矿区所处区域均划为6度根本烈度区。1.2地 质 特 征 井田的勘探程度顾桥井田从1966年至1980年间在原有勘探区内先后施工钻孔387个,井田范围扩大后,又增加了原属张集、丁集二井田的局部钻孔49个、顾桥煤层气测试井1个和井筒检查孔7个,全井田共有钻孔444个,钻探工程量346528.70m。其中地质孔407个,工程量326336.65m;水文孔37个,工程量20192.05m,抽水25次。此外,还施工了供水水源详勘孔56个,工程量5885.81m。上述钻孔绝大局部实施了测井工作。为配合原有勘探区的资源勘探工作,还进行了光电和模拟地震勘探,共

7、施工测线长1661.08km,计22786个物理点。为了进一步查明地质构造及主要煤层的赋存状况,1995年又对原勘探区大局部区段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字地震补充勘探,完成测线总长781.5km,物理点计35470个,目前即将完成首采块段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地层顾桥井田属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井田地层全系钻孔揭露。 一、奥陶系中下统Q1+2 井田揭露最大厚度109.16m,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及少量砾状灰岩,顶部夹灰绿色铝土团块,性致密,未见溶蚀。 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 有四个钻孔穿过全组,平均厚104m。由灰岩、泥岩、粉砂岩相间组成,含薄煤6

8、9层,大局部不可采,不稳定。有灰岩1013层,平均总厚47.7m,占地层总厚的44%。富含蜓化石,主要有:似纺缍蜓Quasifusulina sp;希瓦格蜓Schwagerina sp;皱壁蜓Rugusofusulina sp;东方轮叶Annularia cf Orientalis;卵形脉羊齿Neuropteris ovata。 三、二迭系P 底部以海相泥岩与太原组分界,厚度大于954m,分上、下统四个组,其中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厚734m,含煤33层,总厚30.08m,含煤系数为4.10%,可分七个含煤段。 a二迭系下统山西组 即第一含煤段图4-1-1:厚76m,含煤一层,平均厚7

9、.46m,含煤系数9.82%。底部为灰黑色海相泥岩,其上有砂泥岩互层,富产动物化石,多菱铁结核;中部以细中砂岩为主,局部砾及泥质包体,顶部为泥岩。b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即第二含煤段图4-1-2:厚111m,含煤9层,平均总厚8.54m,含煤系数7.69%。底部为中粗砂岩,具冲刷特征,其上有鲕状花斑泥岩与铝质泥岩,是煤岩怪比照的标志。5煤顶部多砂泥岩互层,具浑浊层理与虫迹。8煤、6-2煤、5-2煤层顶板各有较厚的中细砂岩。 c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 地层总厚547m,包括五个含煤段。 1第三含煤段图4-1-3:地层厚120m,含煤6层,平均厚4.16m,含煤系数3.47%。下部以砂岩、石英砂岩为

10、主;中部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10煤上部偶有花斑泥岩,11-1煤下普遍有鲕状泥岩,11-2煤顶板富含植物化石;上部以中砂岩为主,局部为石英质砂岩。 2第四含煤段图4-1-4:地层厚73m,含煤6层,平均厚5.77m,含煤系数7.90%。底部细中砂岩,其上有紫红色含鲕花斑泥岩,是全区标志层,中上部是煤组层位,以泥岩类为主,15煤上下砂岩富含菱铁。 3第五含煤段图4-1-5:地层厚110m,多呈青灰、灰绿色,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含煤3层,厚1.78m,含煤系数1.62%。下部有24层紫红锈黄色花斑状泥岩;顶部偶见褐红色隐紫红花斑泥岩;17-1煤层灰黑色泥岩和砂泥岩互层中富产海豆芽化石,具底栖动物

11、通道。4第六含煤段图4-1-6:地层厚138m,含煤4层,厚1.17m,含煤系数0.85%。以灰、青灰、灰绿色泥岩为主,夹细中砂岩。上部泥岩与砂岩交替频繁;18煤底部常见含铝质泥岩,时而有鲕状结构;1819煤层间有薄层硅质岩13层,富含海绵骨针;20煤上偶见薄层花斑泥岩。第七含煤段图4-1-7:平均厚106m,含劣质煤46层,厚1.2m,含煤系数1.13%。以深灰、灰绿、青灰色泥岩和灰白、灰绿色砂岩交替组成。 d二迭系上统石千峰组 地层厚度大于220m,张集井田厚260m。是一套以紫红色为主的杂色非含煤地层,由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底部以灰白浅红色含砾中粗砂岩与石盒子组分界

12、。 二迭纪地层的沉积环境是从陆表海海湾开展而来的下三角洲平原,经历了海湾充填、树枝状、网状河体系,转入河口湾海湾环境,进而开展到上三角洲平原、陆相冲积平原沉积。 本井田石炭二迭系动植物化石见表4-1-2。 四、新生界 新生界厚224.10576m,直接覆盖在二迭纪煤系之上,厚度比差352m,东南薄,西北厚。由上往下,由新到老表达如下: 1第四系 一般厚115m 。上部25m以细粉砂为主;中部25m为砂质粘土;下部65m以中细砂为主,夹透镜状砂质粘土,是矿区主要供水水源。 2新第三系 上新统:一般厚190m,全区发育,以浅灰,灰黄色粗中砂为主,夹薄层粘土,局部钙质胶结成“砂盘。 中新统12:埋藏

13、深度由260400m,在古地形隆起带地层变薄或缺失,一般厚120m。岩性为灰绿色厚层状固结粘土,上段夹多层中细砂,下段局部含石膏晶块和钙质。 中新统11:埋藏在400m以深,古地形隆起带缺失。上部70m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含砾;下部20m为灰绿、棕红色固结粘土,含钙质结核,局部为泥灰岩。 3老第三系 埋藏深度由239.00562.10m,厚度018m,片状分布在基岩面上,不受古地形深浅的控制。岩性为灰白、紫红色砂岩、含砾粗砂岩、砾岩、偶夹薄层固结粘土。原报告称为碎石层。构造本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中部,属陈桥背斜东翼与潘集背斜西部衔接带。煤系地层总体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多为515的反“S

14、型单斜构造。水文地质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巨厚覆盖层下多煤层、多含水层、充水因素复杂的矿床,其富水性属简单中等,与地表水体无水力联系。1主要充水因素本井田基岩被厚度介于224.10576.00m之间的西北厚、东南薄的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按松散沉积物组合特征及其含、隔水性能不同,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4个含水组、4个隔水组和1个碎石层。其中第三隔水组除在局部古地形隆起处变薄或缺失外,绝大局部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3055m,系其上、下含水层间的良好隔水层。第四含水组在七线以北与基岩直接接触,厚度多为3080m,系基岩含水组的主要补给水源。底部的碎石层假设与含水层接触时,有可能起到一定的导水作用。二叠系砂

15、岩以中、细粒为主,局部裂隙发育,一般为钙质充填,富水性弱,以储存量为主,且因间夹泥岩和煤层,含水组之间在自然状态下无密切的水力联系。但是,假设被断层切割或受采动影响而致地下水水力均衡遭到破坏时,上、下含水层之间有可能互相沟通,从而导致局部砂岩裂隙水突溃现象的发生。石炭系太灰岩溶裂隙含水组主要由自上而下编号的13层灰岩与其间的泥岩、粉砂岩和薄煤层组成。其中第1、3、4、5和12层灰岩分布稳定,并以第3、4和12层灰岩厚度较大。该含水组上距1煤层较近,一般为1620m,且灰岩水压较高,如果直接开采1煤层,必将因太灰的水压超过1煤层底板隔水层抗压强度而引发突水事故。潘谢矿区资料说明:奥陶系灰岩中下部岩溶裂隙比较发育,虽分布不均,但富水性弱中等,系太灰的主要补给水源。本井田断层带多为泥岩和粉、细砂岩碎块充填,并呈胶结状,正常情况下可起到相对隔水作用。但是,假设不同层位的含水层受断层切割而对口,且断层带又未被泥质和岩屑所充填,或受到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