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47305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的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大多数动物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细胞外液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细胞外液:是指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相对于动物体外界环境而言,在机体内部,因此又叫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3、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毛细血&壁细胞瞳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堀胞内液毛细淋巴管壁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1)血浆与组织液: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 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

2、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2)组织液与淋巴:小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3)淋巴与血浆: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4、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组织细胞(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和血浆)5、内环境的成分:(1)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02等。(2)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等。(3)代谢废物:尿素、CO2等。注意:(1)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也是内环境成分,抗原抗体结合也发生在内 环境中(2)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它们存在于消化道、尿道

3、等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管道内,既 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3)血红蛋白、细胞内的酶(呼吸作用酶等)、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不是内环境成分6、稳态是:动物体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依(靠神经系 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实现,而与稳态维持直接有关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稳态意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原因是细胞 代谢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反应需要有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 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条件。注意:(1)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指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7、维持稳态的实例

4、分析 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保持02、CO2浓度的相对平衡: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循环系统的运输。 维持血糖平衡:消化系统吸收,循环系统运输,肝脏形成或分解肝糖元,胰岛素、胰高 血糖素调节等。含氮废物的排出:排泄系统(肾脏等)把代谢废物等排出体外。8、几种典型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2)pH失调一一酸中毒、碱中毒(3)渗透压失调一一组织水肿等(4)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9、组织水肿: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人体的渗透压平衡被破坏,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 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1)具体例子:

5、过敏反应: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 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 组织液。 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血浆蛋白通过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 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组织液浓度升高。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

6、节的联系:(以神经调节为主)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 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如甲状腺 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1)神经系统直接调节或控制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2)神经系统通过调节或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影响、调节机体各部分的活动(通过下 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相应激素控制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来控制内分泌系统活动)总之,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 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 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P18)3、人神经系统的的基本单位

7、一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支持细胞(胶质细胞)构成的(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树突(多个、短、分枝多)和轴突(一个、长和分枝少)。 神经: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2)按照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它是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神经中枢的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它是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3)神经元特性: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p19)4、动作电位的概念:p20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过程。就是神经

8、受刺激时产生的负电波,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 作电位的传播。5、蛙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分析(p20)a:表示刺激部位,b和c表示两个电极过程:在坐骨神经一端a,给予刺激时,可以看到靠近刺激端电极b处先变为负电位,接着 恢复;然后另一电极处c又变为负电位,接着又恢复。(顺序:123456)可见,刺激坐骨神 经时,产生一个负电波,它沿着神经传导,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图7 :是依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绘制的电流变化情况波形图, (一上一下)代表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中间横线表示: 静息状态电位)6、对神经纤维上某点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电位变化情 况分析(1)测

9、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变化方法: 如:测量上图方框中部位膜内外电位变化情况 下图是测量膜两侧电位的装置,一个电极放在轴突膜的表面,另 一个插入膜内。人为规定膜外的电位为零,则:静息时刺激时膜内电位低于膜外大约70mv静息电位:外正内负膜处电位极于状态,原因mK+外流动作电位:外负内正膜处于:反极化状态,原因:Na+内流就恢复静息时 下图坐标图:膜内电位低于膜外大约70mv 次刺激息电位:外正电位变化情况:膜恢复:极化状态,原因:K+外流 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 4 *+ + + + + + + + +m- +传导形式:局部电流(电信号)传导特点:双向性、不衰减性、绝缘性b点:0电位,动作

10、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c点:动作电位峰值ab段:去极化过程,Na+通道开放;be段:反极化过程,Na+通道继续开放;ce段:复极化过程;K+通道开放;图乙:a点显示的是膜外电位,人为规定,膜内电位为0,则膜外电位为70mv be段:Na+通道开放;ed段:复极化过程;K+通道开放;7、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分析:过程:当刺激部位处于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时,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外正内负的 极化状态,两者之间会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内,由(刺激部位)向邻近的(未受刺激) 部位流动;在膜外,电流流动方向与膜内方向相反,这个局部电流又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 细胞膜,使之去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

11、这样,不断地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前传导,将动 作电位传播出去,一直到神经末梢。9、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图分析:极化状态:膜内钾离子扩散到膜外去极化过程 反极化过程反极化状态:膜外钠离子短期内涌入膜内寓2复极化过程极化状态:膜内钾离子很快涌出膜外钠内流、钾外排不消耗能量,是易化扩散EH 3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也就是动作电位-负电位的形成和恢复的过程,全过程 只需要数毫秒的时间。8、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分析Mm 二二二二膜电位甕化/mv八 传导方向+d左图: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图 ab段:钾离子外流bd段:钾离子外流df段:钠离子内流右图:是神经纤维某点的电位变化图ab段:钾离子外流bd段:钠离

12、子内流df段:钾离子外流注意:与左图的区别体液调节 毛细血管收缰 汗腺分齟减少J减少散热量 骨骼肌战栗 肾上腺素分 泌増加增加丘热量神经调节注意:与右图的区别10、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P23)轴突末梢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或细胞膜) 神经递质(化学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起作用后被分解或转移突触后膜上的受体(1)神经冲动传递过程:(p23)突触前膜: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化学信号一电信号注意:突触后膜的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化学递质:使后膜兴奋的和抑制的两种突触后膜是兴奋还是抑制要看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还是抑制性递质。(2

13、)传递特点:单方向性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一个神经细胞只能特异性的释放一种化学递质(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11、有关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 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c点(bc = 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 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 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1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1)

14、反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2)完成反射的条件:反射弧5部分完整、适宜刺激(3)最简单的二元反射弧:膝跳反射(股四头肌中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p2513、大脑皮层4个区域(1)白洛嘉区:(左半球额叶)该部位受损,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其思想。(2)韦尼克区:(左半球颞叶),该部位受损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3)运动区:中央前回电流刺激一侧中央前回顶部,引起对侧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引起面部运动。(4)体觉区:中央后回电流刺激该区顶部引起对侧下肢电麻样感觉;刺激体觉区底部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 运动区和体觉区特点: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皮层 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左右交叉。14、体温调节过程(1)体温恒定原因:产热量=散热量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安静状态:以内脏、肌肉和脑产热为主;运动状态:主要是骨骼肌收缩产热散热途径:通过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物理方式散热。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其次是通过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散热。(2)体温调节过程寒冷环境中:炎热环境中:皮朕温度感畫器-传神经匹f下丘眩的协温凋节中枢促甲状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