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457172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南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学研究所 课 程:音乐地理学 - 期末报告 指导教授:乔建中 学 生:洪宏旼 日 期:2003/1/24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地理特征 传统音乐,可以涵盖自有人类以来,在一定的民族生活中所继承发展的音乐,无论是生活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抑或二十一世纪科技文明下生活的现代族群,音乐总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时间点流传着。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存新的事物,经过长久的岁月将来也会变成传统,因此可以简单的、广泛的定义所谓传统音乐为:历史时期内本民族的固有音乐。而所谓的传统必须是产生于历史,又经由世代传承唯一群体的行为模式,因此,传统音乐必须是一个族群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的音乐,此一传统的特性不完全

2、在于时间,而是在于反应族群心灵特征的音乐形态。传承与延续为传统音乐的重要特性,它的传承方式大略可以分为几种:1.书面与口头传承,书面为记谱法,口头为口传心授。2.官方与民间 3.专业与业余 4.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经由上述几种横向传输、扩散,再由时间为载体,延续三至五代学者对汉族乐种的时间任认定,才堪称为传统的乐种。传统音乐形态涵盖的范围极广,凡乐器种类、发声方法、演出型态,乃至音乐本身的曲式、音阶、调式和声、配器、律制等等,都可包含在内,这些外观上特殊的型态,可以判别各族群特有音乐型态的分野,更进一步的探究,可以了解各个民族的生命关、宇宙观、社会价值观等的民族性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 中

3、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 ,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但是,实际上,汉族音乐文化也是在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长期交融中形成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常根据不同的文化地域特点,划分为黄河文化、黑土文化、周秦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岭南文化等音乐作为各种地域文化的基础,也展现各种不同地域音乐的鲜明风格。各种地域音乐在广大的土地里长期的相互融合、

4、互补增长,创造出各地不断发展的音乐新型态。地域音乐的交流传播,在传统音乐的种类如民歌、民间乐曲、曲艺、戏曲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三大历史时期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分期问题,黄翔鹏先生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中作了精辟的论述: “对中国传统音乐作型态学的宏观考察除了从原始人画至新石器时代末期这一段仍待切实研究外 ,我认为:历史上经历过以钟声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使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产生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在于社会生活因经济的、政治的原因而发生的剧烈变革。虽然黄先生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型态学,然而从整体看亦应当如此。 一、形成期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大

5、约源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三世纪,此 一时期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秦汉两代。音乐体裁方面,由原始乐 舞进化到宫廷乐舞。 二、新声期 大约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世纪,此一时期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两代。 当期玄学得表人物稽康提出声无哀乐论,对儒学造成冲击。另有少数民 族与外国音乐的传入,使中国传统音乐开创了国际化的新乐风。 三、整理期 大约从公元十世纪至十九世纪,进入辽、宋、金、元、明、清。此 时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人民生活的音乐艺术, 出现城市民歌、曲子、散曲、鼓子词、诸宫调、戏曲等丰富的体裁形式。 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 自然环境与特定地理,是人类赖以生存并发展生产的

6、先决条件,也是形成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地球上所有古老文化的发源几乎都与大江大河有关,如埃及文化与尼罗河,印度文化与恒河,中国文化与长江、黄河等等,都存在着水源地源浓密的关系。历史证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地理因素起了最直接和最稳定的作用。 中国的地理幅员广大,地貌多样复杂,可以用多山、多水、多植被来概括,在这块广大无垠的土地上,从北纬15度到北纬54度的范围内,由北到南包含了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四种主要气候型态,地球上所有的地形、地茂都几乎找得到,由西向东看,从西北部海拔8000多米延伸到东南部沿海地区,坐拥了高原山地到海滨平原的各种地貌。不同的地形加上不同的天候组合,

7、影响了作物种植、生产方式以及人的生活习俗、性格气质与文化的型态。 山和水对于音乐的分布格局,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有阻挡分割的作用。在中国大陆上的天然障碍共有六道。 第一道 大小兴安岭及其东南侧的阴山山脉。 第二道 南北走向的太行山,是东西两区的界墙。 第三道 东西走向的秦岭、淮河,是南北两区的界墙。 第四道 位于粤、桂、湘边界的南岭诸山脉。 第五道 位于豫、鄂、皖交界的大别山。 第六道 云贵高原与西藏高原分界的横段山。 这六道山界就像为中国立起一道道围篱,不尽影响文化区的分布,也影响了音乐文化区的形成。 与山脉相反,江河水流却是扮演文化通道的角色,如黄河,位于山、陜、内蒙古西

8、部之间,在行政上,黄河是晋陜两省的分界,是北方水系的代表;但对于文化上,他使得上述地区的生活习惯、方言、民歌、戏曲说唱等音乐体裁起了融合的作用,音乐风格俱有深沉、雄伟、刚健的北方特色,是北方文化的象征。长江与黄河共同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流经云南、四川等地由上海昊淞口入海,成了南方水系的代表,音乐风格俱清丽、明快、婉转的南方乐风特色,也是南方文化的象征。珠江流域则为古朴、苍劲。若以音乐体裁而言,三大水系的上游以歌、舞为最盛行。下游地区主要是说唱、戏曲音乐。以自然区而言,北方由于地理因素单纯,各区面积辽阔,成片状;南方由于地茂状况复杂,各区范围较小,成块状分布。中国古代文化区的逐渐形成,各方言区

9、的出现及中国音乐鲜明的区域性特色的相互对照,是探讨音乐文化区的基本前提。 生产方式与经济类型对中国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畜牧型;农耕型;渔猎型。如果以劳动方式和作物加上地理环,其音乐题裁分别为: 北方草原畜牧区牧歌 北方黄河流域粟种区 南方长江流域稻种区田歌 东南沿海捕鱼区捕鱼号子,鱼歌 高原山区山歌 江河湖海船歌,号子 若以最有地理特征的体裁品种为代表,则中国传统音乐的空间分布大致如下: 一、北方草原与长调和马头琴音乐:大小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自古以来 就是一个天然牧场,蒙古牧民创造了一种节奏自由,歌腔悠长的民歌体裁, 称为长调,歌曲有牧歌、赞歌、思乡歌、宴

10、歌等,曲风舒展,开阔自由。长 调与马头琴并并称草原文化的两颗明珠。 二、西北高元与西北山歌:太行山以西山西高原、黄土高原、青海高原统称西北 高原。西北山歌是指流行于此一地区的山歌体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晋西 北的山曲、烂席片、内蒙古的爬山调、陜北的信天游、和甘肃、宁夏、清海 的花儿。音乐特性:苍茫、凄然。 三、西南高原与西南山歌:此区包括云贵高原、西藏高原,这里是中国山歌的一 大宝库,如四川南部的神歌、贵州山歌、云南 风庆调子、弥渡山歌、藏族 山 歌、苗族 飞歌、侗族 大歌、布依族 小歌。音乐特性一方面保存自由、舒 展的山野气息,又蕴藏清纯、明亮之风,更有多声部民歌的特色。 四、长江流域稻种区

11、与田歌:长江流经九省市,除青海外,是一带状的稻种区, 稻农耕种时必有田歌相伴随,不同地域有不同称谓,如褥草锣鼓、挖山鼓、 花锣鼓、插田歌、喊秧歌等。田歌的结构多采套曲体,每套包括许多牌 子,通常由歌师、歌伯击锣鼓而唱。 五、戏曲声腔的地理分布:历史中,宋、金、辽时期,戏曲的中心在北方,至南 宋又转为南方,明代的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系统,主要在南方。 到了清代,产生了新的四大声腔:梆子腔、皮黄腔、昆山腔,高腔及歌舞、 说唱两种类形的地方戏声腔系统。其中各类梆子腔多数流行于北方的黄河流 域,高腔、昆山腔流行于南方的长江流域,皮黄则是南、北互见,但其影响 力最大的代表性剧种京剧,主要是在北

12、方。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大都 分布在南方,而秧歌剧、弦索戏等又数北方系统。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 戏曲声腔与民歌分布情形一样,呈现带状分布,又一次证明中国传统音乐与 自然、气候之间存在着某种依存对应关系。 戏曲音乐,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于是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在这些音乐中,慨存留着唐宋大曲的余绪,又保存了宋调、元曲的词曲音乐,更从各地民问音乐中吸收养分,哺育了明清时代的几种四大声腔,古文化区与自然区的重合现象,绝非偶然,它正说明各具特色的地理自然 区,为早期古代文化的孕育、形成提供了相应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耀华中国音传统乐概论海棠事业文化有限公司 1990年9月出版 2. 林谷芳传统音乐概论 汉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8年 7 月出版 3. 乔建中土地与歌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年 2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