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技术成果.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44759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植业技术成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种植业技术成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种植业技术成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种植业技术成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种植业技术成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植业技术成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植业技术成果.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植业技术成果(一)水稻1、优498品种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不育系-32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49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审定情况:2007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2007 00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8.1天,比对照汕优63长2.3天。株高119.1厘米,株型紧散适中,叶色深绿,叶片较长大,内卷直立;叶鞘、叶耳、稃尖、柱头均为紫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转色好;亩有效穗13.4万,穗长26.3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6.6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9.0克,中长粒型,部分籽粒有短芒。品质测定:出糙率79.5%,整精米率62.1%,粒长6.2,长宽比2.6

2、,垩白粒率58,垩白度15.1,透明度2级,碱消值5.7级,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蛋白质含量8.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5年叶瘟4、7、4、3级,颈瘟5、5、3、5级;2006年叶瘟6、4、0、4级,颈瘟5、7、5、0级。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34.5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3%;2006年中籼迟熟高产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48.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两年平均亩产542.0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30% ,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95.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29%。栽培

3、要点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亩栽1.5-1.7万穴;配方施肥,重底早追,看苗补施穗粒肥,一般中等肥力亩施纯氮12-14公斤,N、P、K合理搭配;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联系地址:四川温江东北路555号邮政编码:611130联 系 人:李仕贵 王玉平 马炳田电子邮件:lishigui_2、川农优527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川农1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审定情况:2008年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2008 00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

4、151.0天,比对照冈优725长1.5天。株高118.6厘米,株型适中,叶鞘、叶耳、稃尖、柱头均为紫色。亩有效穗15.4万,穗长25.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5.5粒,结实率75.9%,千粒重29.6克,长粒型,部分籽粒有短芒,后期转色好。品质测定: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1.2%,粒长7.3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37%,垩白度6.2%,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9%,蛋白质含量9.9%。稻瘟病抗性鉴定:2006年叶瘟5、5、0、2级,颈瘟7、5、5、0级;2007年叶瘟3、3、5、4级,颈瘟5、7、7、3级。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七组区试,平均亩产532.5

5、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31%;2007年中籼迟熟四组续试,平均亩产546.4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1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9.79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15%,平均增产点次7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1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0.99%。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亩栽1.5-1.7万穴;配方施肥,重底早追,看苗补施穗粒肥, N、P、K合理搭配;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和丘陵地区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联系地址:四川温江东北路555号,邮政编码:611

6、130联 系 人:李仕贵 马炳田 王玉平电子邮件:lishigui_(二)玉米1、川单418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20品种名称:川单418品种来源:母本SCML202,来源于国外杂交种;父本金黄96B,来源于雅玉科技开发公司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自交系。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国家审定。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5天,与对照相当。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

7、9.5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含量12.02%,粗脂肪含量4.72%,粗淀粉含量67.21%,赖氨酸含量0.35%。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4.0公斤,比对照增产13.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5公斤,比对照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左右,注意防治茎腐病和丝黑穗病。适宜区域: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

8、区种植。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省雅安市新康路46号,625014)联 系 人:潘光堂联系电话:0538-2882714 E-mail:2、川单14审定编号:国审玉990012特征特性:该品种在四川省雅安市全生育期134天,播种到抽丝91天,抽丝到成熟43天。苗期长势旺,生长整齐。株高272.5cm,穗位高105cm,穗长20.9cm,穗行数13.7行,行粒数38粒,出籽率81.1%,千粒重320.2克,籽粒黄色,马齿型。籽粒含粗蛋白11.8%,粗脂肪4.4%,粗淀粉74.3%,赖氨酸0.32%。抗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高抗矮花叶病茎腐病。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加

9、西南玉米区域(筛选)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533.2 kg和535.6kg,分别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2.7%和13.81%,两年平均亩产534.7kg,比对照增产8.26%。1998年参加西南区生产试验,在云、贵、川4个试点,平均亩产503.84kg,比当地对照增产20.55%。 栽培技术要点:春、夏播均可,适宜间套种植,每亩密度3200株。多施底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山区和丘陵地区种植。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省雅安市新康路46号,625014)联 系 人:潘光堂 联系电话:0538-2882714 E-mail:3、川单416品种来源:

10、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自育系R08作母本,与自育系SCML103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长19厘米左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0粒,籽粒黄色马齿,穗轴红色,千粒重310克。容重743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2%,粗蛋白含量为11.4%、粗脂肪为3.8%、粗淀粉为77.1%。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产量表现:2004-2005两年参加省区试(平丘A组),平均亩产521.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3%。在200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8.

11、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3.1%。栽培要点:适宜春播;净作每亩种植2800-3200株为宜;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平丘区种植。联系人:荣廷昭 13908160130地 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电 话:0835-2882455邮 编:6250144、川单428审定编号:川审玉2007001审定情况:通过四川省审定品种来源:母本为本所骨干玉米自交系R08,父本系本所以卫星搭载处理的21-ES为基础材料,经连续姊妹交-自交选育而成的新玉米自交系SCML104。该组合于2002年组配特征特

12、性:春播出苗至成熟112天左右,株高300.8厘米,穗位高119.7厘米,花药紫色,花丝绿色,果穗长18.9厘米左右,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7.6粒,籽粒黄色马齿,穗轴红色。品质测试结果:千粒重306克,容重709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2%、粗蛋含量为9.7%、粗脂肪为5.1%、粗淀粉为74.0%。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抗小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组),平均亩产543.1公斤,比对照增产15.5%,增产点率90%;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21.5公斤,比对照增产14.4%,增产点率90%。两年平均亩产532.3公斤,比对

13、照增产15.3%。2006年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95.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5.4%。栽培要点:春、夏播均可,净作密度在28003000株/亩为宜。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宜区域:四川平坝、丘陵区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地 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邮 编:625014联 系 人:兰海联系电话:0835-28824555、川单糯1号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的母本SWX01和自选的父本SWX02组配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99天,采收期86天,株高227厘米,穗位高94.2厘米

14、,保绿度中等;穗长18.1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数14.3行,行粒数32粒,千粒重339.7克,出籽率65.6%,果穗锥形,籽粒白色。总淀粉含量65.3%,支链淀粉含量100%,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2003年两年参加国家鲜食玉米西南组区试,平均亩鲜穗产量757.4公斤,2003年在生产试验中,春播平均亩产鲜果穗579.2公斤,夏播平均亩产鲜果穗548.4公斤。栽培要点:种植密度3200株/亩,与其他玉米杂交种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串粉影响品质。施肥、管理同一般单交种。重底早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选用安全的生物农药防治大斑病、丝黑

15、穗病、螟虫等病虫害。适时采收。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联系人:荣廷昭 13908160130地 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电 话:0835-2882455邮 编:6250146、川单甜1号品种来源:母本SH006是以本所选育的糯玉米材料WX01与外引超甜玉米杂交种02FC045杂交、回交后系谱选育而成,父本SH005是以外引杂交种泸甜78为基础材料,小群体混合,并经随机交配一次,选育而成。于2003年组配。审定情况:200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08 020特征特性:在四川春播,出苗至采收82.3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28.4厘米,穗位高100.6厘米;穗长18.87厘米,穗粗5.04厘米,秃尖长2.9厘米,穗行数16.2,行粒数35.1;百粒重32.27克,出籽率60.27%,籽粒黄、白相间。中抗大、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品质总评分为平均85.8,水溶性总糖17.2%。产量表现:2005年平均鲜穗产量799.9公斤亩,较对照超甜613增产5.06%,增产点率100%;2006年平均鲜穗产量789.78公斤亩,较对照超甜613增产23.01%,增产点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