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概念笔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444015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概念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病理学概念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病理学概念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病理学概念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病理学概念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概念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概念笔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学概念笔记2011年03月03日星期四23: 43病理学概念笔记1、病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病发一自稳调节-紊乱-功能或代谢障碍-牵动更广障 碍;一-病因袭体损伤;-一病发展、恶化至死亡;病中机体一-斗争,促康复。病 时-一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三联、制、影响;-神经-体液调节-一整体性反应, 影响。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一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1、什么叫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伤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 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疾病的病因和条件关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而引起的,原因 在机体内、外环境的具体条件下发挥作用。原因(病因)和条件关系比较复杂,

2、条件 种类繁多,分为内部条件(体质、年令、性别等),外部条件(自然和社会等)。一个 条件或多个条件结合,有可能促进某疾病发生,但有些条可阻止疾病发生;有些条 件可直接作用于机体,有些条件可直接作用于原因;对某一疾病的原因和条件,以 及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必须具体分析和研究。3、疾病发展规律-先是体内自稳调节的某一方面发生紊乱,使相应的功能或代谢发 生障碍,且连锁反应牵动其他环节,从而引起更广的生命活动障碍;接着病因侵袭机体引起一组织结构损伤、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当损伤暂居主导 时,疾病就发展、恶化至死亡;疾病过程中,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能发生某些变 化,又可成为疾病过程中新的发病原因,从而进一

3、步引起另外一些后果;疾病过程中,机体动员一切措施同致病因子作斗争,促进康复;疾病时,功能、代 谢和形态结构三方面变化相联、相制、相互影响;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 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各局部组织器官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孤立的局部病变不存 在,他是整体性反应,与整体相互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常是有规律有阶 段性的,即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4、疾病的转归(三种)-有完全恢复健康、不完全恢复健康和死亡三种。5、死亡分成几个阶段-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6、临床死亡的特点-一为呼吸和心跳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一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称为脑死亡。指标

4、:1、昏和大 脑无反应2、呼吸停3、瞳孔放大,4、颅神经反射消失,5、脑电失。持续6时以 上即可告死亡。3、变性概念、每个类型病变特点,-一细胞或间质中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出现一些 异常物质,或某些原有物质的异常增多,称为变性。各类型病变特点:(一)颗粒变 性和水样变性的特点是,颗粒变性的器官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切面外翻,混浊无 光泽,灰白色,似煮过,镜下观察细胞体肿,胞浆布满细蛋白粒;水样变性的细胞 含水量增多,胞体肿、胞浆清亮,呈空洗状。(二)脂肪变性:镜下细胞浆内现圆形 大小不等脂肪滴,体大。(三)玻璃样变性:(四)纤维素样变性:(五)粘液样变性: 若长期存在引起增生而硬化。1、坏死类型-

5、一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坏疽。2、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一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称为 肉芽组织。功能一抗感染护创面;2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3 填补伤口或其他缺损。7、萎缩概念、类型,一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其体积缩小称为萎缩;其 主要类型:营养不良性蒌缩、神经性蒌缩、废用性蒌缩、压迫性蒌缩.8、玻璃变性概念、类型、好发部位,-细胞或间质中出现一种均匀一致、半遗明 的蛋白性物质,统称玻璃变性。类型:结缔组织;血管壁;细胞内三类玻璃变性。9、坏死类型特点、好发部位、病理特点一,常见有以下几类:1凝固性坏死, 好发部位:在某些器官的动脉和结核病;病理特点2液化

6、性坏死,好发部位: 脑组织;3坏疽,好发部位:肢体末端或与外界相通的脏器。坏死病理变化主 要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同时,细胞浆的蛋白质发生凝固或崩解,呈 颗粒状。最后细胞膜破裂,细胞轮廓消失。10、坏疽的概念、类型、特点,-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 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称为坏疽。类型特点:干性坏疽,于枯皱缩,黑褐色;湿性坏疽,肿胀,污黑绿色,恶臭,可 中毒,发展快;气性坏疽,蜂窝状,恶臭,暗棕色,发展速,危及生命。11、组织再生能力,一机体损伤出现修复时细胞分裂、增生的过程则称为再生;再 生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再生能力大致分为三类:1较强的组织,是表皮、 粘

7、膜、淋巴造血组织的一些细胞,纤维结缔组织、骨、肝细胞、小血管、神经纤维 及某些腺上皮等亦较强;2较弱的组织,主要是平滑肌、横纹肌、软骨等,心 肌更弱;3缺乏再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神经细胞。12、肉芽组织概念、结构,一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称 为肉芽组织。结构: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的浸润;镜下观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大量的成纤细胞,毛细血管大部与创面垂直,呈袢状挛曲,互 相吻合,其问散在较多的炎症细胞。33、什么叫肉芽肿;一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称为肉芽组 织。功能:(1)抗感染护创面;2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3填 补伤口或其他

8、缺损3、淤血概念-一体内局部静脉血回流阻,致血淤小静脉和毛细内,引局部组织内血 增,称淤血;血栓形成概念一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凝集成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 血栓形成,4、栓塞概念一循环血中现不溶性物质,随血流堵在较小的血管内,这种现象称为 栓塞。5、梗死概念一局部组织动脉血供迅速中断,而侧支循环又不能代偿时引起缺血性 坏死。13、内能静脉性充血、瘀血概念、结果,一-机体内,局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 以致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内的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 血,又称淤血。后果:严重者可使静脉压升高,滤出液增多,甚而血浆漏出,形成 淤血性水肿;更甚者可出血,进而细胞萎缩、变性及坏死,硬

9、变。14、水肿瘀血性肺瘀血、肝瘀血、槟榔肝,一-左心衰竭时发生肺淤血,致肺体积 增大、重量增加、色暗红、质稍实;镜下见小静脉及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 血,泡腔内有水肿液;长期肺淤血,可引起质地变硬、色深褐。右心衰竭时发生肝 淤血,致肝中度肿大、重量增加、色暗红、中央色为紫红色,小叶外围脂变部分为 灰黄色,相邻的肝小叶中央淤血区互相连接,形成网状条纹,网眼间为灰黄色的脂 纺变性肝细质胞,黄红相间,状如槟榔切面,故称槟榔肝。15、血栓形成概念、条件,一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凝集成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 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血栓形成条件:当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 状态改变;血液性质改变时

10、易形成血栓。16、血栓形成形态、对机体影响,一-血液凝集成固体状态。某些情况下是对机体 有利,封闭伤口止血和防止局部感染蔓延的作用;多数情况下对机体不利,堵塞管 腔,妨害血流,引起局部组织的代谢和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17、栓塞概念、静脉栓子在肺会不会引起梗死,一在循环血流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 物质,随血流流动而堵塞在较小的血管内,这种现象称为栓塞。静脉栓子在肺不会 引起梗死,18、气体栓塞为什么引起,一当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迅 速游离时可形成气体栓塞。19、梗死概念、类型、病理变化,-是指局部组织由于动脉血流供应迅速中断, 而侧支循环又不能代偿时引起缺血性坏死。其中贫血

11、性梗死的新鲜梗死灶常稍肿 胀,表面隆起;数日后梗死组织变干、变硬,表面稍低陷;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常 见红色充、出血带。而出血性梗死则常见于肺、肠等器官,病理变化与贫血性梗死 基本同,仅梗死区有大片出血,表面为暗红色。20、 贫血等梗死的好发部位,常发于心、肾、脾、脑等部位。9、何为水肿?水肿发生的机制有那些?-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称为水肿。当 血管内外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动平衡遭破坏而出现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或纳水潴 留时,即可引起水肿。水肿主要在皮下组织、脑、肺三处最为常见。21、水肿概念、发生机理,-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称为水肿。当血管内外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出现组

12、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 或纳水潴留时,即可引起水肿。10、液体渗出的机理及渗出液的作用。答:机理:(1)因多种因素,使内皮细胞间连接缝隙扩大,通透性因而增高。炎 区组织内渗透压升高,(3)微循环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作用-有助于稀释毒素, 促进吞噬,消除病原物和坏死组织,根制炎症蔓延。11、炎性增生的主要成分一有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也伴有 病灶周围上皮细胞或实质细胞增生。作用-可吞噬病原体和清除组织崩解产物, 可形成炎性肉芽祖织,参与炎症组织修复过程。12、渗出性炎包括哪几种主要类型?各有何主要病变特点?答:类型: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病变特点:(1)浆液性炎

13、。疏松结缔祖织、浆膜、粘膜及皮肤等处呈炎性充血;粘 膜上皮或间质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间质疏松水肿,有炎细胞浸润;如在浆膜, 可引起炎性积液,在浆膜腔内出现淡黄色略混浊的渗出液。(2) 纤维素性炎。粘膜、浆膜、和肺脏,在粘膜时可由渗出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 的粘膜上皮混合形成一层假膜,脱落的假膜可引起其他病理反应;浆膜面渗出的纤 维素多时,可发生机化,引起浆膜增厚和粘连,如心包粘连。(3) 化脓性炎。皮下组织、肌肉和阑尾等处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地浸润于组织间 隙,与周边分界不清;皮下组织、肺、肝和脑等处呈局部坏死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 润,崩解并液化而成含脓的空腔;急性期脓肿明显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

14、润,以后 其周肉芽组织增生,并包脓腔成脓肿膜,发展可于薄弱处穿并扩散;浅表脓肿可变 溃疡,深部可成窦道,进而成痿管。表面化脓和积脓。出血性炎。其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22、炎症概念、基本病变化-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损害所发生的以防 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包括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等过程。基本病理变化就 是,炎症局部组织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质、渗出和增生三种基本病理变化。一般 说,变质属于损伤过程,而渗出和增生属于抗损伤过程。23、变质概念,-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各种变性以致坏死,称为变质。24、液体渗出的机理和意见,一-(1)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炎症介质、细织缺氧 等因素,可使细静脉

15、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内皮细胞间连接缝隙扩大,通透性 因而增高。其次,炎症灶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吞饮现象比正常时活跃,胞浆中饮液小 泡增多、变大,血浆中分子较小的物质可通过内皮细胞的吞饮作用渗到血管外;此 外,炎症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血管基底膜受损崩解都可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2)炎区组织内渗透压升高,促使血管内液体向炎区渗出。(3)微循环血管内流体静 压升高,由于细动脉和毛细血备扩张,血流缓慢,使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致 使液体渗出增多。25、各种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一炎症时有各种细胞成分渗出,主要是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均渗出。26、各种细胞在急性炎症中出现的情况,一-炎症时主要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出 现在急性炎症早期;巨噬细胞出现在急性炎症晚期;27、炎症的各种反应、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红、肿、热、痛、功 能障碍(喉炎水肿致呼吸困难);全身反应:发热、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增生、实质器官病变。28、变质性炎包括那二类,-一般有细菌毒素引起的和病毒引起的二类。29、那些是纤维性炎,-粘膜、浆膜、肺脏部位炎症时渗出物含有纤维素。30、化脓性炎包括哪几种,一三类:1、蜂窝织炎,皮下、肌肉和阑尾等处,2、脓 肿:皮下、肺、肝和脑等处,3、表面化脓和积脓:仅在浆膜或粘膜组织.。31、窦道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