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438279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加深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闻说:听说。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缘:因为。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_)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_)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

2、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_)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_的政治抱负。2. 阅读与理解。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尔:_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_3. 阅读理解。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Akn Bkng(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

3、)朝人。A唐 B元 C明 D清(3)“墨梅”的意思是(_)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A流劫 B留下(5)“清气”的意思是(_)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的高尚情操。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_4. 阅读理解。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

4、“循环回文诗”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首五言绝句,共计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A.1 2B.10 20C.20 40D.40 80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_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_5.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

5、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 “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和“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6. 阅读马诗,回答问题。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_2

6、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_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_7.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吾:_淡墨痕:_夸:_满乾坤:_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句意:_。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_,_,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

7、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离伤:离别的伤感。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

8、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_9. 课内阅读。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_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_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

9、繁华的样子。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之子于归:这位姑娘出嫁。宜:和顺、亲善。室家:这里指夫家。有蕢(fn):即蕢蕢。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蓁(zhn)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灼灼其华”让我们自然联想到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美丽的少女形象。(_)从“之子于归”中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在少女出嫁之时表达对其祝福的诗。(_)本诗各个章节只变换了几个词,反复咏唱,韵律节奏缺少变化。(_)2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下列诗词句不是以桃花写美人的是( )。A.依

10、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C.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1. 课内阅读。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庭院的墙壁上的。(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书: 茅檐:无苔:成畦:排闼:(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

11、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2. 课内阅读。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觉和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_1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