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要求》.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43816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学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物理教学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物理教学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物理教学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物理教学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学要求》.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有序、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四川省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规范高中物理教学,特制定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第一部分 编写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省现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针对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中各模块主题的“内容标准”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二、编写原则:(一)按“四川省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我省人文方向发展

2、的学生的必须学习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和物理(选修11)三个模块的内容;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必须学习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物理(选修34)五个模块的内容。教学要求针对以上模块提出教学要求与建议。(二)教学要求编写的内容与课程标准一致,按照模块的顺序展开。每个模块分别包含“内容标准”、“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等内容。“内容标准”为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栏目按照我省现行的“教科版”物理教科书的章目顺序编写。其中:“教学要求”是对“内容标准”按三维目标的要求逐条进一步细化,对教学目标提出较明确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

3、“教学建议”则对教科书中各章的重难点内容和方法、以及拓展内容提出教学建议,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尺度,力求具体可操作,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三)教学要求表述中的行为动词与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行为动词一致,以对知识性技能性、体验性的学习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具体表述如下: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界定类型水平各水平的含义所用的行为动词知识 技 能 目 标 动 词知识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认识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认识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

4、、整理信息等阐述、解释、估计、理解、计算、说明、判断、分析、区分应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技能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经历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观察、收集、调查、交流、讨论、阅读、尝试、实验、学习、探究、预测、考虑、经历、体验、参加、参观、查阅反应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敢于、勇于、发展、保持领悟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形成、养成、具有、领

5、略、体会、思考第二部分 模块教学要求 共同必修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共有物理1和物理2两个共同必修模块。物 理 1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共同必修模块,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在学习这部分基础内容时,学生要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

6、想,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一、内容标准(一)运动的描述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4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

7、胡克定律。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二、教学要求与建议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节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1质点参考系空 间时 间1了解机械运动概念。2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认识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3了解参考系的概念,了解对研究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了解时间坐轴的概念。

8、 4了解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1本章的重点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某点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2关于矢量,可直接给出矢量的基本概念。3可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速度关系式的推导,引导学生理解测定瞬时速度的原理。4通过实例分析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率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通过推导,引导学生掌握。6不要求用二次函数解复杂的相遇和追及问题。7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8会定性分析vt图像为曲线的问题。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1知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2理解位移的概念,能正确计

9、算位移,能用位移分析物体的位置变化。3认识物理量中的矢量和标量,知道二者的区别。理解位移的物理意义,能明确区分路程和位移。3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2认识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认识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3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会处理实验数据。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vt图像特点,知道vt图像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能用vt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景。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2会计算作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3会判断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理解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与速

10、度大小、速度变化量大小、速度方向均无必然关系。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能正确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3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特点,认识vt图像中直线斜率的物理意义。能分析计算分段做匀变速运动的速度问题。6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了解极限思想,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结合速度公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2能正确运用位移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xt图像特点。 能分析计算分段匀变速运动问题。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2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知道伽

11、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对物理学的贡献。3认识地球上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和方向。4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能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直接计算一些简单问题。能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8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能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推导速度位移公式。2能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用多种方法和途经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会计算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会运用列表法、图像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2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3了解有效数字。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理解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

12、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原理第二章 力节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1力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在一个具体问题中,能找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知道力的分类方法。1本章的重点是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和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摩擦力方向的判定。2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微小形变的方法。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弹力和摩擦力分析方法。4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5对组合弹簧组劲度系数的问题不作要求。6不引入静摩擦因数。7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

13、或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2重力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了解与重力有关的自然现象。2知道重力的大小,知道重力的测量方法,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3知道重力的方向。4了解重心的概念,知道质量均匀的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1知道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2了解重力随高度和纬度的变化。 3弹力1知道什么是形变,了解常见的形变; 2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理解胡克定律F=kx,能用此公式进行相关计算。4摩擦力1理解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动摩擦力的方向。理解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

14、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能用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含义。3了解日常生活、生产中利用和减少摩擦的实例。理解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5力的合成1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理解等效替换的思想。2理解什么是共点力,什么是力的合成。3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合成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4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能用作图法和解析法求合力。知道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计算多个力的合成问题。6力的分解1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2理解力的分解方法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3能在实际问题中根据力的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 会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节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1牛顿第一定律1了解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认识。2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过程和推理。3知道物体运动不需力来维持,理解牛顿第一定律。4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5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1本章的重点是对牛顿定律的正确理解,难点是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