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39142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家学佛之道--陈兵教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家学佛之道四川大学宗教学所研究员、博导,兼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兵教授在出家、在家二众佛弟子中,在家众总是占绝大多数,他们在护持和弘扬佛法上,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乃出家僧伽的基础和外护,为在社会生活中实践佛法的主体。优婆塞戒经卷二称在家众为“道庄严”,谓“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在家众、出家众虽然皆循三学、六度之道而趋解脱,但因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生活、修持条件的不同,在家众在学佛的次第、内容、重点和方式上,都与出家众有所区别,这是不难从释尊对在家众所说法中去发现的重要原则。一条与出家学佛之道有别的在家学佛之道,在佛经中指示得相当分明。然而,由于种种社会、历史原因,中国

2、传统佛教界对在家学佛之道的弘扬,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副作用,造成社会人士对佛教的误解。晚近太虚、印顺等大师,深刻反省了传统佛教的这一致命弊病,强调建设在家佛教的重要性,可谓慧眼如炬者。本文拟遵循教典,联系现状,对佛陀所示的在家学佛之道,作一概括勾提。多障难亦多殊胜在家人浸泡于五浊、五毒具足的世间家宅,内有父母妻儿之累,外有声色财利的诱惑、各种社会力量的挟迫,心思精力,大部分都用来维持生存,满足匮乏性的需要,可谓重重系缚,道道障碍,难得安闲自在以专精修习戒定慧。其进道、解脱之难,自多倍于出家人。对此,经教中多所慨叹,喻为牢狱之囚、火宅之客。然而,多诸系缚障碍,只是说修行条件较差,并非

3、说不能修行,也并非说虽修行而不可得解脱。经论中一般说,居家学佛,可能证入小乘的初、二、三果和大乘佛位以下的菩萨,阿含经记载有在家证得阿罗汉果如童女迦叶等三例,惟日杂难经明言居家可证阿罗汉果,甚至有居家亦可成佛的说法,有天王佛以在家相成佛的典型。在佛世,在家佛教徒中证得道果者甚多,如称优婆塞中最为第一的商客居士,即证得第三不还果。长阿含游行经载佛入寂前路过那陀村时,预言此村中有伽伽罗等十二居士命终得不还果,五十人得二果,五百人得初果,一个小村庄就有这么多在家佛教徒即生证得道果,是相当可观了。大乘经中描述的郁伽长者、贤护长者、善财童子、维摩居士、胜鬘夫人、一切世间喜见离车童子等,皆为果位菩萨,智慧

4、猛利,超过出家声闻圣人,亦多有徒众。郁伽罗越问菩萨行经载佛赞美居家菩萨郁伽长者说:是伽长者虽住居家地,常有等心,于是贤劫,所度人民甚多,胜余出家菩萨百千人教授。所以者何?阿难,虽有出家菩萨百千人,其德之智,不及郁伽长者。大宝积经卷八二佛说“百千出家菩萨所有功德,不如是郁伽长者所有功德”。胜鬘夫人之说法,善财童子之参学,都受到佛菩萨的赞叹。辩才无敌、神通广大的维摩诘居士,尤称在家菩萨的典型。大乘菩萨道,甚至可以说主要是在家人所修之道,近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大乘出现于约公元1世纪主要由在家佛教徒所掀起的大乘运动。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遵文殊菩萨之命,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一般认为标志菩萨道五十三阶位,其

5、中出家比丘、比丘尼只有六位,占九分之一,优婆塞、优婆夷达二十六人,其他十二名神、一名天女、两名婆罗门,也皆在家人。优婆塞、优婆夷中,有长者居士、国王、童女、童子、商人、船师、教师、学生等各种身份,都在家庭中、社会上修持菩萨道,成就各种解脱法门。这充分说明:大乘,的确主要是在家人所修之道。佛涅槃后,在家众中所出的法门龙象,亦不在少数,如印度的罗阅氏居士、胜军论师,中国的傅大土、李长者、庞蕴居士、雍正皇帝等等,或妙悟超群、胜辩无碍,或解脱自在、游戏神通。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开悟得法时也是位在家众,得法后隐于猎人队中修行十六年。西藏迦举派初、二祖玛尔巴、米拉日巴,迦当派奠基者仲敦巴,萨迦派开创者卓弥

6、译师等,皆卓有成就的在家居士,米拉日巴尤称释迦佛灭度后即身成佛的唯一典范。近世以来,居士在弘扬佛法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出了不少愿力深宏、福智兼备、击大法鼓的法将,如杨仁山居士创办祗洹精舍、支那内学院、金陵刻经处培养人才、流通经典,被称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与杨仁山发愿复兴中国佛教同时,达摩波多(18641933)、安培多格尔(1893-1958)努力复兴印度佛教,安培多格尔带动数百万贱民改信佛教,贡献巨大,被印度佛教徒尊为“牟尼”。日本铃木大拙、池田大作弘法于欧美,影响巨大。至于精勤修持、往生净土者,更不胜枚举。在家学佛的障难虽多,但也有出家学佛所不及的殊胜之处:不依靠他人供养为生,而从事

7、生产,创造财富,可奉养亲眷,供养僧众,广兴布施,服务社会,利益人群。优婆塞戒经卷四说: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不离家庭、社团,从事各项为社会服务的工作,较出家人更便于修深入世间而出世间的大乘道,达到世间、出世间两全,福德智慧双圆。身处人群民众之中,与大众同事,活动自由,接触面广,较出家人更便于用四摄法摄取、度化众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谓“在家菩萨为欲化导,淫室屠肆,皆得亲近,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二云: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依大乘般若深义,菩提觉智,不离世间,佛性种子,发于五蕴,烦恼尘劳,即是菩提,火中生莲,最为奇特。在家的种种系缚、

8、烦恼、魔难,只要能以般若正智融归自性,都能转化为修道的殊胜助缘,成为培育菩提觉花的优质肥料。从烦恼尘劳中磨练出来的道,最为真实坚固,大慧宗杲禅师说得好:俗人在火宅中与贪瞋痴为伴,作为见闻,无非恶业,然于中打得彻,其力胜出家儿千倍所以入得世间,出世无余。就此而言,居家学佛,的确较出家学佛更近于大乘精神。晚近不少学者认为大乘运动发源于在家众,起码说对了一半。从经教看,释尊开示以大乘道者,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上根在家众,一类是回小向大的上根声闻众,如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维摩经、胜鬘经、观无量寿佛经、优婆塞戒经、般舟三昧经等大乘要典,皆为在家人所说,说明在家人可直入大乘,非如出家众之宜从小向大。还有学

9、者认为,佛教,应该说是以在家道为本,以出家道为应机的方便,佛的报身、大菩萨众,皆天冠披发、天衣璎珞的天相(在家相)而非比丘相,密乘法中的佛菩萨更公开与明妃相伴相抱,现比丘相的大菩萨只有地藏菩萨一位(在密法曼荼罗中也非比丘相)。佛菩萨所现在家相,当然与凡夫俗子的在家相有实质性的区别,为一种否定了凡夫在家相后的超越相。但这起码表明,佛法的究极处,与其说超越在家相,无宁说更超越出家相。佛菩萨的在家相启示在家人:从在家学佛的基地上直趋向上,完全有可能达到究竟成佛。因此,就绝大多数人来讲,居家学佛,最为合宜。惠能大师说过: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尤其在当今,出家众农禅结合,亦难脱俗务,其修学条件虽

10、然比一般在家人仍然好一些,但也难得专精修习定慧,弄不好很容易破戒堕落。当然,对于有志于现出家相住持弘扬正法,及根器非宜在家,出家后更易进道证果弘法的人来说,出家修行弘法,应鼓励赞叹。在家学佛,也和出家众一样,先须由信而入,受持归戒,听闻、研读教典,树立正见。三学、八正道、六度四摄等,皆属应修,尤须以清净戒行为定慧之基。然在家众在持戒、修学方面,全凭自愿,按其接受程度和修学条件,可仅受三归依,也可受五戒乃至五戒中的一、二、三、四戒,有条件者还可受持专为在家众所设的短期出家戒八关斋戒,和在家出家皆可受持的菩萨戒、密乘戒;可以仅修人天乘道,也可进修解脱道、大乘道,而不像出家众那样要求严格,必须受沙弥

11、、具足戒,必须修解脱道。在家五戒、菩萨戒,皆以戒杀为首,于淫仅戒邪淫,不作禁绝。太虚大师居士学佛之程序说得好:夫居士学佛与出家僧众异:出家僧众乃少数人之住持佛教,专务内修外宏者也;而居士学佛,则期以普及乎全人类,风俗因以淳良,社会由之清宁者也;由遵行人伦道德,养成人格而渐修十善菩萨行者也。人天乘善法为基释尊所说的在家学佛之道,大略由人天道、解脱道、大乘道三级构成。其修习的重点和次第与出家众之以一禅二诵三劝化为正业不同,可谓以“一正命二布施三劝化”为正业,以人天乘善法为基址,这在大小乘佛典中,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1正命正命,即如法地、正确地生活,狭义的正命专指谋生,为八正道之一。广义的正命,可包

12、括物质生活、伦理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宗教生活等。此即如何正确地过好现实生活、好生做人的问题。与出家众受人信施为生不同,在家众应做的事,首先是掌握知识技术,从事正当的职业,养活身家性命、亲眷儿女,服务社会,尽到人类社会中一分子的义务。佛陀关于这方面的教诫,颇为笃实详切。如杂阿含卷四第91经中,佛为婆罗门青年郁阇迦说在家人须先有四种具足:一方便具足,谓“于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努力学习知识技艺,从事农,商、工、政等职业。二守护具足,谓善于保护财产。三善知识具足,谓亲近、交接有正见、有德行的良师益友,远离恶友。四正命具足,谓善于理财,收支平衡,不奢侈浪费。具有这四种具足,才能获得“现

13、法安乐”,过好生活。长阿含和中阿含中的善生经,载佛为居士子善生(尸迦罗越)详说营生、习技艺、理财等法。说求财物应远离耽湎于酒、好博戏(赌博)、放荡、迷于伎乐、恶友相得、懒惰六种非道,学习、做事应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则事业无不成。收入应分为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或曰分作六分,一分饮食,一分营生,一份储蓄,一分借贷,一分准备婚事,一分造作屋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则说: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需;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大乘优婆塞戒经谓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所得财物四分为用,同善生经说,此经还说有十

14、二或十五种恶律仪,是正信归戒的佛弟子所不应作的:畜养鸡羊猪、钓鱼、网鱼、杀牛、狱卒、养猎狗、作张弪(捕猎工具)、作猎师、咒龙、杀人、作贼、两舌、以苦刑加人。凡毁犯五戒,有害于众生的职业,如打猎、捕鱼、屠宰、造作贩卖烟酒毒品、卖淫、违法经商、宣扬邪见等,皆不应为,以此谋生,叫做“邪命自活”。在家人还应敦伦尽分,孝养父母,和睦夫妻,教育子女,尊敬师长,关怀亲戚,交接良友,处理好家庭、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过好伦理生活。善生经佛告善生,与婆罗门教礼拜六方天神不同,佛法中以父子、师徒、夫妇、主仆、亲族、沙门梵志(外道出家修道持梵行者)为六方,应如法善尽供养的责任。六方皆以对等的互尽义务为基本原则:子女应

15、以增益财物、备办众事、所欲则奉、自恣不违、尽奉私物五事“奉敬供养父母”,父母应以爱念、供给无乏、令子不负债、婚嫁称可、可意财物尽付五事“善念”子女。弟子应以恭顺、承事、速起、所作业善、奉教五事“恭敬供养于师长”,师长应以教技术、速教、尽教所知、安处善方、付嘱善知识五事“善念弟子”。丈夫应以怜念、不轻慢、为作璎珞严具、付以家政、念妻亲亲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应以重爱敬、重供养、善念、和言、善摄眷属等“敬顺其夫”。主人应以随力作业、随时饭食、及时休息、病给汤药五事“愍念给恤”僮仆,僮仆应以随业、专心所作等九事“善奉其主”。应以爱敬、不轻慢、不欺诳、施与珍宝、极念五事“爱敬供养”亲族,亲族应以知

16、财物尽己付给、见放逸教呵、爱念、急时为归依五事善念其亲族。玉耶女经记述佛陀教诫婆罗门少妇玉耶女如何做好媳妇,应做母妇、妹妇、知识妇、妇妇、婢妇,而不做怨家妇、夺命妇。优婆塞戒经等大乘经所说在家应修的伦理之道,基本如上。这些伦理法则,尤其其互尽义务的基本原则,较儒家伦理更为切实、少封建色彩,在现代社会也还是基本适用的。在家人还应进一步勤修人天善法,挣得后世的安乐,杂阿含卷四第91经佛告青年郁阇迦:获得后世安后乐,须有四种具足;一信具足,谓正信三宝,行三归依;二戒具足,谓持优婆塞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施具足,谓布施慈济;四慧具足,谓如实知四圣谛等正法。经中最后以偈总结说: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净除于违道,得后世安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