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390964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第五课单元测试题一、 单选题1、人们获得的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性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B、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C、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2、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和数据库具有国际领先地位,这表明我国科学家( )A、对规律的发现是先知先觉的 B、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C、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和创新规律 D、认识到了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3、2001年11月19日凌晨,许多天文爱好者观察到壮观的狮子座流星雨。与前几次流星雨预报相比,天文学家对这次流星雨的爆发时间和强度作

2、了更为准确的预报。这一事实说明( )A、流星雨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 B、流星雨的出现无规律可循C、人类终于完全认识了流星雨现象 D、人们对流星雨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从哲学上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实践是检验正确认识的惟一标准D、人们的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结果也不同5、科学认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别是( )A、现象与本质的差异性,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性B、现象的表面性与本质的内隐性,本质与现象具有重合性C、现

3、象的表面性与本质的内隐性,现象与本质存在着根本的差异D、现象的多样性与本质的统一性,本质与现象存在根本的差异性6、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的态度是根本不行的。”对这里的“老实态度”可以理解为( )A、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得尊重客观规律 B、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正确的原则为出发点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D、主观必须符合客观7、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事件日渐频繁。气温升高,飓风频繁,暴雨成灾、干旱严重,为历史上所罕见。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频率增大了B、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预防和避免规律发生

4、的破坏作用C、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都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D、人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和索取8、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这段话表明(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9、锯刀锯木,其温度在升高;火炉烧水,水温在升高;春夏秋冬,气温在变化。在这些热现象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大量物质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这说明( )A、不同的现象表现不同的本质B、不同的本质表现为不同的现象C、本质决

5、定现象,本质相同,现象一定相同D、现象是事物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10、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 D、经过理性认识达到思维11、我国有“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97全国)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6、12、(2002)“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13、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瓣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瓣,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98)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4、“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

7、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了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块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获救脱险。据此回答1518题:15、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分清主流和支流

8、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16、小灵、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17、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C、善于抓住重点 D、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18、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二、 不定项选择题1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

9、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的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D、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主观世界20、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这样一句话:“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这句话体现了(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C、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把二者相结合D、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尊重客观规律21、厄尔尼诺现象每隔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一次,取得各种数据较少,且多

10、数数据要从海上取得,不仅费用昂贵,也十分困难。没有足够的对比数据,很难找到规律。人们之所以比较难找到厄尔尼诺现象的规律,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B、人们缺乏创造性精神及创新思维C、要认识事物的规律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D、厄尔尼诺现象并未表现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22、下列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A、“明修栈道”是现象,“暗渡陈仓”是本质B、“明修栈道”是假象,“暗渡陈仓”是真相C、“明修栈道”和“暗渡陈仓”有着共同的本质D、“明修栈道”和“暗渡陈仓”都是本质的表现23、从中国神话中的雷公、电母的传说,到1743年迪费发现“玻璃电”和“树

11、脂电”,再到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莱顿瓶充电实验”,许多科学家经过实验,证实了雷电现象,并经过长期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雷电的本质:当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随之产生震耳欲聋的雷鸣。人们对雷电的认识过程说明了( )A、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B、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C、人类可以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D、认识都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若干次反复和提高的过程24、本质不不等于现象,但人们认识本质又离不开现象。这是因为( )A、现象是表面的东西,本质则隐藏在事物内部B、本质总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C

12、、感性认识就是现象,理性认识就是本质D、本质是物质的反映,现象是本质的反映25、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享誉全球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对青年学生介绍他的“成才经”时说:和艺术家一样,科学家也需要灵感。所谓灵感并不神秘,它是在知识、经历和思索结合后,由外界诱发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这段话表明( )A、人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B、人的认识不仅来源于客观,也来源于主观C、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获得,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只要不断获取知识,就能得到灵感26、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布鲁诺说:“感觉纵然是完善的,也绝不会不含有某种混乱。”这就是说(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没有实际意义B

13、、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D、感性认识往往是零乱的、肤浅的,必须进行加工制作27、“世界上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具有可知性C、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28、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在认识论中的体现的有(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C、认识总是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29、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毛泽东指导中国工农红军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术。这里的“声东击西”从哲学上理解为( )A、“声东”是假象 B、“声东”是错觉C、“击西”是真相 D、“声东”是对现象的反映,而“击西”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30、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多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讥讽爱迪生的人( )A、不懂得内因与外因的辩证法 B、不尊重事实,不懂得主观要符合客观C、不懂得失败与成功相反相成 D、不懂得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31、根据上题材料,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A、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