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238967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声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声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声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声现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声现象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1.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3.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 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 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 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 ,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 ,所以平时学习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 ,在此 归纳。1. 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

2、生活 ,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 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点了解 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2. 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每次 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 ,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 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3. 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 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4. 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 , 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敦

3、字連仪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本章的教学建议如下:1对课本上安排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 独立思考,在实验中提高 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更明确。,噪声是有害的,在讲课时,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对学生渗透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2. 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3. 在学习中可运用比较、归纳、转化等方法4. 在学生印象中 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控制变量法。5. 在实验过程中第i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

4、的条件。2.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 通过学习,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 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重点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3. 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 难点1.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2. 设

5、计探究实验。3. 声现象的分析、解释。教具 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教宇i3i+音叉、用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小闹钟、带抽气机的玻璃罩和底座; 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欣赏音乐,陶冶情操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 音实例,提出一系列与声现象 有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加深对丰富多彩的声现 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 趣。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 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新课教学图音并茂,加深学生的感一、声音的产生悟。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 27页上 面图片,在学生观察的冋时, 播放

6、与插图描述的声现象所观察插图、聆听相关的声音。培养归纳能力。归纳出:都有物体在发声。对应的声音。学生初次进行探究,需要加强让学生归纳出图的共同点。 以明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三指导。此为基础,引出探究的课题:人一组做实验,并归纳出实验声是怎样产生的。纟口果.声疋由物体振动产生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培养评估能力与交流合作能提问检查学生探究的结果,引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评力。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估。强化学生对“声是由物体振演示:音叉实验观察、思考。动产生的”认识,体会放大微反馈练习(一)讨论、作答。小振动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图2.1 - 1、2.1举手发言。学具 橡皮筋、小鼓、薄钢尺、

7、其他能发声的物体。-2描述的几种声现象各是什 么物体振动产生的。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 28页第 二段,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 结果。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 28页第 三段:机械唱片的原理,要学 生找出生活中有类似原理的 物品。二、声音的传播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 29页第 二段,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是怎 样传播的。思考科学探究的基 本要素有哪些;并指导学生按 教材要求进行固体传声的实 验,让学生判断实验结果是否 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反馈练习(二)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让 学生作出“空气是传声介 质”的假设,并让学生设计出 检验假设的实验。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假 设是否止确。播放录像

8、:振动的音叉激起声 波传入人耳;让学生探讨声音 在液体内能否传播。学生热烈讨论,相互交流。自学教材,并列举实例。自学并积极思考,进行分组实 验,并相互讨论、交流,作出 判断。讨论、作答。作出假设,完成实验的初步设 计。观察、思考、作出判断。观看录像,自学教材。分组讨论、交流,举手汇报讨 论结果。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自 然现象。检查学生平时搜集资料的情 况。触类旁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 理解。让学生初步感悟科学探究的 几个基本要素。初步培养探究能力。深层次体会“声是一种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演示:液体传声实验 让学生综合前面的几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 果。初步培养学生发现日常生活

9、结果,归纳出介质包括固体、现象中的物理实质的能力和液体和气体。综合、归纳,举手发言。实验设计能力。从实例着手引入声速概念,介及时小结,让知识系统化。绍声速单位。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思考,举手答题。启发学生从阅读中找出规律。30页小资料。因测量声速需要较大的空间,要求学生分组设想出测量声无法在教室内完成,故只在课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并要分组讨论、集体交流。内交流设想,课后再完成测求学生在课后完成测量并检量。查。测评与小结课堂小测试。做测试题。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讲评。检测学习效果。请学生小结。从知识、方法两个角度小结。布置作业及时复习巩固。ifi书IS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

10、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2.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3. 声速(1)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3) 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与技能:1. 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2.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动有关。3.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 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 学习从物

11、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 体问题。3. 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2.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3.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重点1. 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2. 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1. 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 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

12、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 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3. 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4. 多媒体显示屏及反馈练习。敦字is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复习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敲击“水瓶琴”发出音调不同和响度不同的声音,由此引出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从而导入新课。举手回答加深对声音的不同性质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对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新课教学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 到声音的性质特点与发声体 的振动情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音调的高低会与振 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做出猜想。回想所

13、听到过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及发声体相应的振动情况。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明确实验目的,两人一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判断。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讨论、再验证、评估。举手发言。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的方案和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探究结果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自学生交流猜想。自学并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尝试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结果提出猜想。尝试设计科学探究的方法,选 择所需的器材。体会通过观察 和实验收集数据、整理信息。培养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用学生熟知的现象提出问题 ,教育学生观察生活、服务生活。培

14、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检查学生己的猜想。提出问题:蝴蝶飞去飞来,靠 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 可为什么我们听得见蚊子的 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 呢?给出蝴蝶和蚊子的翅膀每秒 振动的次数,指导学生阅读教 材第33页,能够正确解答上 述问题。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教材第33页还能了解到什么?对超 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了解了 多少?一、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关?引导学生分析前阶段的探究 实验中,是否也发现了能说明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 一些现象和事实?交流实验 现象和判断结果。对学生实验认真、观察仔细的 科学态度给予赞赏。讨论、作答。积极举手回答,汇报自学成 果。展现自己的科学素养。学生分组讨论、再实验,并举 手作答,其他学生评估。平时搜集资料、对技术应用的 关注情况。及时给予鼓励,益于学生形成 科学的学习习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演示教材22 3实验,引导 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 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 开的距离,归纳探究结果。判 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的猜想。三、音色组织学生做游戏。请几位同学结果,积极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