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38730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思路与解题指导一、全国卷I:利用共享单车、一带一路、大熊猫、高铁、京剧、中华美食、移动支付等十个关键词,向外国到中国的留学生介绍你眼中的中国(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1.设计思路: 2017全国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工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2、。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

3、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互相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他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

4、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舔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

5、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想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提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

6、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2.解题指导:一是作文题所给的材料义项有十二个,从“一带一路”到“移动支付”总共十二个显现中国在迅速发展和个别领域尚存在某些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等国民,特别是年轻人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关键词。二是命题者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应“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三是命题者要求所选择的二三个关键词应有有机联系。四是考生作文要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写好这道作文,我认为其中关键词的“有机关联”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空气污染,食品安全,中华美食可以组成一组有机关联链。考生可以在介绍中华美食中赞美传统文化,为外国友人质疑

7、我国的空气污染与食品安全排忧解惑,重阐明中国政府正在全力治理雾霾和加强食品卫生建章立法。比如,可以将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租成一组关联链。阐明高铁是中国交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的标志,从尖的高铁写到小的共享单车的出现,年轻人爱用的移动支付,表明我国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国高铁已走向世界,共享单车遍及城镇,移动支付也深入青年人之心。当然,也可顺便提及必须加强对共享单车与移动支付的管理。比如,将长城,京剧,中华美食组成一组有机关联链,去呕歌中国传统华,国粹,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将一带一路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与作为友谊使者的熊猫,有机联系起来,阐述它们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到熊猫,考生如能向外国朋

8、友介绍我国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全国己建成274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7万亩,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十五,才使珍稀动物,包括熊猫得以繁衍生息,才能为一带一路充当友谊的使者增添色彩。从熊猫出国写到一带一路的作用岂不妙哉?考题中要求考生只要写二三个有机关联的关键词,我认为写好两个,也是没有脱离要求。如果我来写,我会采用书信体,写一封信给某个外国朋友,名字可以虚拟,比如,比尔,安娜等。总之,写出关键词的有机关联,呕歌祖国发展变化,客观分析问题,阐明自己的看法,就会取得好成绩。二、全国卷II: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1.设计思路:2017全国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试题既让每个考生

10、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

11、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

12、的关注与思索,或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等等。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

13、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2.解题指导:一、六则材料侧重点不同:1.自强不息,2.思乡和对故乡爱,3.自信、高洁;重视内在。4,睁眼看世界,要有开放的心态,5 正视自己,敢于担当,勇敢地做事,6.时代娇儿你是最优秀的。二、合并同类,选取角度,以小见大,立意要深刻三、全国卷III:我的高考或者我看高考(2选1)作文(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1.设计思路: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

14、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40年前高考的恢复,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亲历其中的个体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仍然不言而喻。2017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带动全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也由此感悟古今融通和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等重大问题。 “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

15、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维护了所有考生的话语权,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说不尽,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见仁见智,在较为宽松的空间里写作。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考生“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

16、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就本题写作的预估和建议来说,若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写作相对集中,考生需从标题的拟定开始,就聚焦对于“高考”的看法与评价: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如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的建设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讨论高考考查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若选择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大,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体轨迹折射时代变迁。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