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38531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带头发展产业,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作用,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期,我们深入乡镇农村,通过下发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总体认为,近年来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较好,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建设出现了可喜局面。同时,在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研究新的队策和措施,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

2、水平。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县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着力抓好了村级班子、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文明新风建设。 1、党员素质较大提高。一是着力抓好了党员发展工作。我们严格执行“十六字”方针,进一步落实发展党员“五制”,加强党员发展宏观调控,严把党员“入口”,确保发展党员质量。近年来,我县每年发展党员在500人左右,严格控制在市委组织部的调控计划内。二是切实加强了党员教育培训。一方面丰富教育内容,既加强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学习,又加强农村党员致富技能的培训,使党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另一方面灵活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党校、农

3、函大、农广大、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把理论教育、形象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构筑立体化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力求达到“确定一批项目、培训一批党员、培养一个支柱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近年来,全县各基层组织建设办点村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50多期,培训学员8200多人。三是加大党员管理力度。积极推行党员分类教育管理责任制和设岗定责制度,强化分类指导,引导其发挥作用。对那些村、组现担任一定职务的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对离退休回村的退休党员,要求他们树立爱家乡、爱人民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助手和参谋;对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党员,要求他

4、们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观念,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对外出流动党员,按照“两地共建,双重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深圳流动党员管理中心党委、长沙流动党员总支部的指导。目前,纳入两个流动党员党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共有400余人。同时,积极引导无职党员根据党员个人实际,择其所长,安排合适的岗位,为他们发挥党员作用构建平台。 2、民主进程不断加快。一是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我们以2005年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按程序抓好村党级换届选举工作,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贯穿于换届选举的全过程,积极推行村支两委交叉任职,大力提倡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注重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妇女干部,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换

5、届后共配备支部委员1186人,比换届前减少175人,实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268人,占53.8%,比换届前增加258人;交叉任职966人,占80.8%,比换届前增加224人。从年龄上看,新一届班子平均年龄43.2岁,比换届前降低了2.3岁,其中35岁以下的146人,比换届前增加51人,占12.3%。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全县各村级班子抓住换届契机,进行整章建制,抓规范化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完善了“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重新修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另一方面大多数村党组织对无职党员实行了定岗定责,建立了党员对口帮扶联系

6、制。三是推行村务公开管理制。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和完善以村务公开为重点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推进村级民主政治进程。 3、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一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各村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的支持下,立足当地实情,充分挖掘本地潜力,把培植特色产业,培育拳头产品,增强村级经济实力作为办点重心,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了水稻制种、特种养殖、花卉苗木、沼气利用等产业项目,基本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格局。二是农村劳务输出队伍日益壮大。近年来,XX县区作为全市的劳务输出大县,共引导劳务输出18万人,既促进了输入地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切实抓好

7、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县级领导“五个一”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据统计,近年来,全县100多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组成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240余个,共扶持70余个办点村,为促进村级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党群关系趋于和谐。一是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各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为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据统计,至目前为止,各办点村共计兴修山塘、水库16座,兴修水渠28公里,防渗水渠23公里,动工新建桥梁6座。同时,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还配合办点村装修改造村部办公楼18栋、村小学教学楼2栋,完成农网改

8、造6公里,实现沼气入户350户,有线电视入户260户。帮助26户特困户建起了安居房。二是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着力抓好了文明新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全面加强党员的理论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素质。三是进一步开展扶贫帮困,爱心助学活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县委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帮困活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据统计,全县25个办点村党员和群众共结成帮扶对子835对,资助贫困学生75人,

9、捐资捐物合计6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XX县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通过向农村派驻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三富三好”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主题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调查问卷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好的仅占18.6%,一般的占73.2%,差的占8.2%。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难”: (一)村干部队

10、伍稳定难。当前,农村村组干部由于诸多原因变动频繁,很不稳定。表现之一:人难选。由于农村党员的年龄老化,大部分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经商,一些村只有60岁以上的党员和妇女党员在家,被群众戏称为“三八六0”部队,要从中挑选村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只能是“矮子里面选高子”。如果按照“一强二轻三高”(能力强,年纪轻、家庭负担轻,文化程度高、群众威信高、政治素质高)的标准选村支部书记,符合条件的人选更是“凤毛麟角”。表现之二:人难留。一方面,当村干部“苦”。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纠纷的调解,村干部都要管。“两眼一睁,忙到灯熄”,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另一方

11、面,当村干部“难”。村官虽小,责任却大,管得也宽。法律管得到的要管理,管不到的更要管。村干部面对的毕竟是国民素质相对较低的一个群体,管理难度大,这种责任大、难度大、手段弱的矛盾,经常使村干部处于两难境地。一些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完不成硬性任务上级不饶你,不给群众办实事,老百姓会骂你;一旦违背农民利益,群众就会告你。”再一方面,当村干部吃亏。村干部的报酬很低,一年到头,最低的不到3000元,最多的也不过万把元,比不上农村普通工匠,还有的甚至几年也领不到一分钱工资。过去的村干部有的可以招干、调乡镇企业、调乡政府当管理员,而现在这种盼头没有了,在政治上没有奔头,退下来经济上也没有保障。这种“责任大

12、、权力小、待遇低”的不合理局面,客观上造成了村干部岗位上越来越留不住人。近三年来,全县499个村的村主干陆续有40多人主动辞职外出务工经商,有45%的村干部有畏难情绪,43%的村干部表示不愿长期干下去。这种村“官”不愿为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集体经济运转难。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大多数村、组两级集体经济仍然是相当薄弱,有的无集体经营项目、无固定收入来源、无集体经济积累,日常运转相当艰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集体经济债务多。据调查,全县村集体负债的村达296个,占全县村总数的59.3%,负债总额达3659.46万元。债务主要是80年代末的乡镇企业

13、“五轮会战”中的办厂热,村村办企业、组组上项目;教育“双基”达标活动中村村建学校,结果让村集体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另一方面,发展经济的路子窄。为数不少的村由于自然条件差,缺乏资源优势,集体经济实力相当脆弱。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一些村利用本村的优势,抢抓机遇,积极创造环境,大刀阔斧招商引资金,包括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办点村曾经上过的项目,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经营不善,管理不当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效益不佳。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业整体结构的变化,一些村由于缺乏新的项目、新的路子,村级集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社会万花筒,许多村特别是资源条件贫

14、乏的村束手无策,昔日经济发展的强村近几年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明显的减缓,有的还甚至陷入了困境。 (三)党员素质提高难。近年来,通过开展“三级联创”、“三富三好”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来,党员的素质仍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高,难以承担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重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不够高。有的农村党员思想上有些混乱,信念上有所动摇,不能正确看待共产党的主流,对个别党内腐败现象以偏概全,时常感叹“世风日下,今不如昔”。有的对迷信、赌博等不良行为不闻不问,甚至参与其中。有的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学习、不宣传,还搞“上有政策

15、,下有对策”。二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够强。调查显示,29%的人认为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富的本领不强,46%的认为本领不够强,只有25%的人认为本领强。基层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即:懂粮食生产的多,懂多种经营的少;懂农业生产的多,懂二、三产业的少;懂生产领域的多,懂加工、流动环节的少;懂传统生产技术的多,懂现代科学技术的少。对如何带领、引导农民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喊喊广播,开开会,写写标语,盖盖章”的老一套,在具体的工作中感到老办法不管用,蛮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老百

16、姓埋怨他们“传上面的言,种自己的田”,没起什么作用。 (四)思想观念更新难。面对新时期的“三农”工作,部分基层干部观念陈旧,思想不解放,用计划经济的头脑想市场经济的事情,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框框”、“老套套”。主要表现在:一是识人用人观念落后。有的地方在选拔任用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上,拘泥于“根正苗红”、“老实听话”、“稳当不出问题”等传统想法,而对能否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反而考虑不够。有的对使用年青干部不大胆、不放心,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农村有限的优秀人才也难以脱颖而出。还有的宗族思想严重,信任本族人、本姓人,对外姓人则一律持排斥、打击态度。二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观念落后。一些基层干部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了解不多,研究不细致,跟着传统习惯走,甚至跟着感觉走,导致有的村出现了干部提倡种什么,什么就不值钱,使群众对政府缺乏信任感。有的基层干部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