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38280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社会群体.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社会群体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不能过社会生活的个体,或者自以为不需要因而不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篇谁都会承认人是一个社会性的生物。不说别的,单说他不喜欢过孤独的生活,而喜欢生活在比他自己的家庭更大的群体之中,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一点。独自一人的禁闭是可以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为严厉的刑罚的一种。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合群”是人的一种本能。

2、人的乐群性(gregariousness)本能驱使人们相互亲合。麦独孤(1871-1938年)McDougall, William 英国裔美国心理学家第一节 社会群体的内涵一、社会群体的概念(一)社会群体定义社会群体(Social group),又称社会团体 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根据上述定义,我们知道,并不是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偶遇群体:如飞机和火车中的旅客、剧场中的观众、电梯中的乘客,虽然是集中起来的一群人,但通常都不是社会群体,我们称之为一般意义

3、上的聚集体或集群。也即是说,在上述情况下,人们是偶然聚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没有由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类群体可以称为偶遇群体。统计群体:统计学上的“群体”也不能叫社会群体。统计群体是社会对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如年龄或民族背景,甚至相同身份的众多社会成员的称谓。比如大学生群体、农民工群体、老年人群体等。这些所谓“群体”同样没有持续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支撑,实际上它们是同一类人的代名词,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活动或生活。这种群体在统汁学意义上可以反映某类社会成员的状况,而用于社会分析,但是并不能用于分析人们日常的、实际的社会生活。我们称这种人群为社会类属。(二)社会群体形成的原因社会学家认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共

4、同需要有两类,即工具性需要和表意性需要。结成社会群体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工具性需要(instrumental needs):有些群体的形成主要是满足工具性(任务)需要也就是说,群体帮助其成员去做那些不容易单独完成的工作。a.许多工具性群体是绝对必要的。b.另一些工具性群体则不那么重要。c.群体行为:偷懒(Social Loafing)表意性需要(expressive needs):有些群体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满足表意性(情感性)需要。也即是说,群体帮助其成员实现情感欲望,通常是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大多数朋友群体就是出于这种目的。实践中,许多社会群体(也许是大多数)都能满足这两种需要。(

5、三)社会群体特征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群体和一般的聚集体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类属的界线偶尔也有改变。但是,无论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社会群体,都具有以下可与其他人群区分开来的共同特征:第一,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人称他们自己为该群体的成员,并且期望本群体成员做出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又是他们不期望非本群体的外界人做出的。通过某些可与群体外的人区分开来的标志,这些人不仅被该群体的成员所认同,而且,非本群体的成员也一致认为他们是属于该群体的。第二,有持续的相互交往。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临时性的,他们保持比较长久的交往。一个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是面对面的,非常亲密的;也

6、可以是间接的,比较疏远的。第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或学习,会产生或遵守一些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和态度。群体成员有共同的兴趣和利害关系,并遵循一些模糊的或者明确规定的行为规范,在群体面临外部的压力或者内部少数成员的反叛时,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更为清晰,其作用也更为明显。第四,有一致行动的能力。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作用下,社会群体随时可以产生共同一致的行动。社会群体与乌合之众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致行动的能力。二、社会群体的类型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社会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而言。社会学界通常采用以下五组分类:(一)初级群

7、体与次级群体主要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划分。1.初级群体:美国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a.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b.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2.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政府部门等等。(

8、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1.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并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2.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三)内群体与外群体主要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W.G.Sumner)在1906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这两

9、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1.所谓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半以内群体为中心。2.所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内群体中的成员对外群体及其成员普遍抱有怀疑和偏见,甚至采取蔑视、厌恶、仇视、挑衅等敌对态度,在心理上无任何归属感。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乃至处于对立的地位。当彼此有严重的利害冲突时,比较容易导致抵制、争斗、侵略等行为。(四)血缘群体、

10、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主要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来划分。1.血缘群体: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氏族、部落、部族等等具体形式。血缘群体历史最为悠久,是个体学习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出发点。2.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包括邻里、老乡、国家等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比血缘群体要晚。比较稳定的、牢固的地缘群体是人类采取定居形式后的产物。3.业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是生产力日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阶级社会逐步产生的结果。第二节

11、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社会群体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其内部已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规范、地位、角色及成员间的关系,都是这种结构模式中的要素。一、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一)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人际吸引。群体中尚未形成规范压力,或者,成员尚未了解、接受规范;第二是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把个人的目标与群体的目标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体规范的约束,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成员建立更深的关系;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各成员因此对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12、与归属感,产生高度整合的一致行动。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最高层次。(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包括成员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成员与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互惠性原则,即共同获得利益,才有可能长久维持。如果成员通过遵循群体的规范,在群体中活动,能够充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就会刺激其积极性,提高群体凝聚力。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

13、的高低。一方面,如果成员在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尤其是志向、兴趣、爱好等认知态度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或相似性时,成员间的吸引力就强,容易成为“知己”或“莫逆之交”等紧密团结的群体。另一方面,如果成员在性别、年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可以恰到好处地相互补偿,形成明显的互补关系,往往也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这种时候,成员之间会发现缺了谁都不合适。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群体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二、群体规模群体的规模怎样影响其成员的行为呢?1. 最小的群体是二人群体(dyad),只有两个成员。二人群体的关系纽带可能是最强的,这

14、样的群体能够产生较大群体中所没有的团结感和亲密感。但是,由于二人群体依赖的是一种单一的联系,成员必须总是相互考虑到对方。并且在二人群体中,没有任何让别人参加互动的机会。如果一个成员退出,这个群体就终止了。2.根据齐美尔的观点,有三个成员的三人群体(triad),某种程度上说,是所有小群体中最不稳定的群体。在三人群体中,有一位可能总是局外人,或者说是个“入侵者”。另一方面,第三个人有时可能扮演中间人的角色。3.研究表明,一个小群体的最合适的规模是五个人。大多数人发现,在一个很小的群体中,经常面对面的互动但又缺少平等,会显得太紧张。并且他们感到,如果群体超过五个人就太大。五人群体似乎具有三个稳定的

15、、令人满意的特征:(1)奇数的成员数目使犄角平衡成为可能;(2)这样的群体倾向于分裂成一个三人的多数派和一个两人的少数派,因此没有人会完全感到被抛弃;(3)这样的群体大小足可以使其成员轻易地从一种角色转到另一种角色,例如从领导者转变为协调者,而不会使某个人总处在一种位置。群体越大,它就越复杂、越正式。每增加一个新的成员,群体中可能的社会关系数成几何级数增长。例如,在一个有A、B和C的三人群体中,只有三对可能的友谊关系:A与B、A与C和B与C。一旦另外一个人(D)加入群体,可能的成对友谊关系就有六对:AB、AC、AD、BC、BD和CD。如果再有一个人(E)进入群体,十对二人关系就形成了。这样,群体规模只是增加了两人,而群体中可能的关系对则已由三个上升到十个。大群体与小群体相比,既可能成效更大也可能更小,这要看群体的任务。当群体任务的完成受到群体中最弱的或效率最低的成员的局限时,在解决问题方面,它就通常比一两个有创造性的个体的效率还要低。但当群体任务仰赖于一致的群体努力、每个人的投入都对该任务有价值的时候(如为某种政治请愿而获得签名),通常一个大的志愿群体更容易完成成员彼此的工作对任务的完成都是一种补充。这样,“恰当”的群体规模强烈地依赖于它的目标,当许多群体相对小时,它们都运作得最好。学校中的群体规模,其成员在12-30个之间为宜。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自古以来,初级社会群体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