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38167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政治必修1导学案 课时:1 使用时间:_ 年 _ 月_日_ 班级 _ 姓名 _ 编制人 _审核人:_。学 。案 。 装 。订 。线。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一部分:预习案【授课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型:新授课【使用说明】:请同学们用20分钟认真阅读课本5860页,划出重要知识,完成预习案,找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与收获写在我的疑问栏和我的收获栏内并提前思考探究案;课堂上组长负责组织和督促组内同学搞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自习课上用红笔改好导学案,把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错知识点以及解题的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学习目标】:(一)知

2、识基础目标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生产要素的主要内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3.运用: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和意义。(二)能力发展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重点、难点】:1、按劳分

3、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 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3、对其他分配方式的理解(难点) 4、为什么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5、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自学引导】:1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是什么?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3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4除按劳分配以外,还有哪些其他分配方式?5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6、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预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

4、原因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力发展水平C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有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B福利性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3、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由我国改革开放的

5、基本国策决定的A B C D4.兄弟二人各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哥老办法种菜;弟弟则精耕细作,采用了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弟弟菜地的产量和收入都大大超过了哥哥。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兄弟俩的收入差异主要是因为弟弟增加了 ( )劳动投入 资金投入 土地投入 技术投入 A B C D5.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 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孙某在国有企业中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 B. C. D 6、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于( )A按劳分配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中占较大比重 B国有

6、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C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D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7、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 )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的投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股息、利息、债券收入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A. B. C. D.8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有 (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科技工作者提供技术信息取得的收入 灾区人民获得的救援物资 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 债券、股票交易收入A B C D9、小张家8月份收入5000元,包括爸爸在国企的工资、奖金1800元,妈妈的个体服装店收

7、入2200元,股票收入1000元。小张家本月取得收入的形式有 ( ) 技术要素收入 按劳分配收入 资本要素收入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收入 A B C D 10我国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确认 各种生产要素都可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作出贡献A BC D二、非选择题:11我国北方某一国有企业在实行股份制改造后,该企业职工纷纷购买企业内部股票。这样,该企业职工除按月获得工资外,还可以以股东身份获得股息分红。(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何种分配制度?(3分)(2)材料中所列的收

8、入各属于哪种分配形式?(3分)(3)为什么实行这种分配制度?(6分)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探究1:小吴的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合还高出一倍。(1)小吴家族人的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主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探究2: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分配制度改革时指

9、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群众财产性收入是指房屋租金、存款利息、债券收益、股票收益、基金收益等。(1)请说明扩大群众拥有的财产性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2)为什么我国允许这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拓展提升】:1、按劳分配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关系如何?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分配相同吗?3、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一定是按技术要素分配吗?4、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异同:5、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材料分析: 运

10、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反思总结】:我的知识收获我的知识困惑【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有( )A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C三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D企业承包经营者的年薪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 ) A 按劳分配B 按管理要素分配 C 按劳动成果分配 D 按劳动要素分配3、按劳分配适用的范围是(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公有制经济4、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终原因是( ) A我国

11、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 )决定的。A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B.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公有制为主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6、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 ) 它只是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形式 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

12、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A. B. C. D. 7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A.一切非劳动性收入B.出租房屋取得的的收入C.凭借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D.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8.下列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的有 (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需分配A. B. C. D.9、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A实现社会公平 B体现平均分配 C提高经济效率 D防止两极分化10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 ( )国有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入 个体工商户的收入 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