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35441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的心理学实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绪的心理学实验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1、婴猴的人造母亲依恋实验 动物 心理学家Harlow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实验研究。他以罗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婴猴由人造母猴喂食。人造母猴则分为二种:一种由金属丝所构成,称为金属母猴;另一种外形与金属母猴相 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层盖了一块绒布,称之为绒布母猴,两种母猴身 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如果让婴猴自由选择,无论绒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婴猴总是选 择绒布母猴,花大部分时间依附在绒布母猴旁。婴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去金属母猴那里寻找食物。分别由两种母猴抚养的婴猴对母猴的依恋反应也不相同,当 实验者将玩具熊等陌生物体放入猴子居住的笼中时,由绒布母猴抚养 的婴猴会立

2、即逃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一定安 全感,稍后,它会试图接近陌生物体,出现探索行为。但在这种情境下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产生的反应就大不一样, 它发现有陌生物体时不是逃向母猴寻求保护,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 而是紧张不安,或者想将陌生物体推开,或者躲在一边,局促不安。人类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存在三种方式: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 2、奥尔兹的 老鼠自我刺激实验 实验者在老鼠的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 端与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连。老鼠只要按压杠杆,电源即接通,在埋电极的脑部就会受到一个 微弱的刺激。老鼠经过反复学习,逐渐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由于通过按压杠杆获得电流对脑的刺激,能引

3、起快乐和满足,所 以老鼠不断地按压杠杆,通过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3、颜色与情绪反应关系的实验 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 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 情绪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 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 明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英国伦敦有一座桥,原来是黑色的,每年都有人到这里投 河自杀,后来,将桥的颜色改为黄色,来此自杀的人数减少了一半, 充分证实了颜色的功能。4、情绪的脑切除实验 1892年高尔兹发现切除大脑皮 层的狗变得十分凶猛。1925 年卡农等人对切

4、除大脑皮层的猫进行了经典研究并确定了 假怒动物标本的手术方法。1934 年巴德把假怒一词引入生理心理学中。他指出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 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故称此行 为 假怒。其脑机制是:只要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 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对于这些实验 事实,生理心理学界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下丘脑在情绪的表现中具有 重要作用。5 、华生的婴儿恐惧习得实验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Watson)相信人类情绪是学习和条件反射

5、的产物。他的实验思路是:如果建立起被试对原本不恐惧的事物和恐惧情绪之间的条件反 射,那么就能使原本中性的事物变得能够引发恐惧情绪,于是也就是 学会了恐惧。华生以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艾尔伯特(Albert)为被试。实验开始时,小艾尔伯特对巨大声响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反应,而 对于兔子、白鼠、狗和积木等并不害怕。实验过程中,研究 者反复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巨大 声响。在白鼠与声音总共 7 次的配对呈现后,即使不出现声音时,艾 尔伯特也对白鼠表现出极度的恐惧。随后研究者发现,小艾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泛化到了许多 相似事物上:他开始对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华生头上的白发以及圣诞老 人面具等毛茸茸的东西都

6、感到恐惧。实验还发现,以条件反射程序习得的恐惧,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即小艾尔伯特对上述事物的恐惧在实验室环境以外也能被观察到;此 外,在停止实验 31 天后,艾尔伯特的恐惧仍未消退,说明了这种习 得情绪的持久性。华生的实验说明了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 的。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被套用来解释常见的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 伤心、惊讶或厌恶等的缘由。听到老歌时感到伤感,求职面试时感到紧张,春天到来时感到愉 快,看见牙医工具时感到害怕等,这些情绪现象的根本原因,即在于 此前生活中建立的复杂的条件反射。在华生那个时代,人们尚没有注意到此类实验可能对被试 所造成的伤害,诸如,情绪实验可能会使人类

7、被试难以摆脱负面情绪 (如恐惧)的困扰等等。当研究者了解到这种危害以后,像小艾尔伯特的恐惧实验这样的 研究就不被实验伦理所容许了。人们开始采用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新方法,来研究情绪的习得性, 其中包括利用动物被试、减少被试受 6、在古代的时候就人们就 已经开始了对情绪的实验研究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 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 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 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 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 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 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就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所以对情绪的调 试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