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35302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详释考纲内涵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 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是褒扬还是贬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反对等。具体体现在句、段、文章中,作 者对具体的事、物、景、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等。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和要表达的认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语段或全文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总结、筛选和提炼、加工和转化,从而分辨作者对 所说事物的歌颂或批评的态度。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

2、表明观点态度;或暗 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 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文体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议论性散文相对复杂, 表现比较零散或含蓄。说明文侧重于客观说明事物或事理,当然作者也会表现出自己的具体观点或态度。记叙文或 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题和思想感情)往往融入对事件的叙述、对形象的塑造、对意境的营造中,显得比较 隐晦或朦胧。但是,总有一些显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词、句、段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该是一切阅读活动

3、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把文中的观点和 态度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则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热点和难点。有些文段,其中心思想是什么,很 难一看就给人以明确的阐释,而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则是比较客观的,或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或赞 成、批判,或有所保留。另一方面,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所以,近几年来, 高考考查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一些。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的角度有:1辨析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观点和态度如 2002 年上海卷第 5 题: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

4、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 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被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 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 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 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误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 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文章的第一段“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

5、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 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第二段写“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 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根据筛选的内容 可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是:要毫不停顿地读第一遍,对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和态度如 2003 年高考题夜雨诗意的第 4 题: 有人认为,“现代”是没有诗意的文明阶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请加以说明。 题目考查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体现作 者

6、观点和态度的句子是叙述、描写后的议论。文章的第一段最后一句中,“我想”是标志性词语,说明该句是作者的 认识;第二、三段的叙述后,作者在第四段的第二句明确亮出自己的认识“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 要与艰辛相伴”,然后叙述了自己的经历;第五段就现代、艰辛、诗意等进行说理,其中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很多, 注意筛选关键的语句,如“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历史上一切真正懂 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现代,本不是一 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原始创造力的发展”等。分析文章的思路之后,可以通过剪辑、

7、合并,整合成符合 要求的答案:作者是不同意这些人的意见的。因为作者认为现代是人类的生命力和原始创造力的发展;人类仍然会 在与自然的较量中产生具有诗意的体验。3比较在文中转述的多人观点一篇文章列举了多种观点,如介绍一种新的发明或一个新事物时,可能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作者把不同的 观点都罗列出来后,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设题时就从别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方面辨析。1999 年全国卷第 21 题: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五种错误的观点:口,口,口,口,.(不超过20个字)作者得出的结论:.(不超过12个字)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

8、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 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 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 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 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

9、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 “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 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 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 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10、 这道题两问一反一正相互联系,前一问要求批评五种错误观点,后一问要求概括作者的正确观点,一破一立,通 读全文之后,我们发现文章 510 段(节选部分)中的五个排比段是批评五种错误观点的,而每段的第一句即错误 观点,与问题一一对应。根据题干要求,精简概括为: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了;陷 入绝境。前一问解决,有破必有立,再看第二问,作者批评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用表因果的连词“所以”引出了自 己的结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求不超12字,加以精缩为:“处处天天人人都 能创造”。4分析比较选文外的信息材料和选文中作者观点的异同 如1995年全国卷叶圣陶语文教育

11、论集序(节选)的第 4题: 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 教”的?A.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B. 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C.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D. 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E.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F.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 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 学生,而是把

12、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 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一道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问题,考查的角度是文内和文外的对比。首先理解 “教是为了不教”的内 涵,体现作者的观点是要学生自学、自写、独立学习;然后根据理解把握六项符合文中作者思想态度的选项是 B 和E 两项。5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理解,为文章选合适的题目如 1995 年全国卷第 23 题: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 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C. 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

13、文说,他们花了 5 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 37 个可能 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 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 10.5 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 长为21 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 天,所以获得的观 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 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

14、着银河系分布 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 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 37 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 37 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 的讯号。这道题采用为文章选标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此题的选择,应采用综合 分析、比较鉴别的方法,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其阐述的内容并没有做肯定判断,一直利用问句形式或“可靠”等字 样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可以断定,表示肯定语气的C项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不适合作本文的标

15、题。6.从题目中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如 1996 年全国卷第 26 题: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 32 字)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 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 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 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 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

16、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 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 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 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 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 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 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