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34660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2013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二00六年夏粮生产技术总结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总人口124万,总耕地176.5万亩,常年种植粮食240万亩左右,总产100万吨左右,是省第一产粮大县。小麦是xx县的主要夏粮作物,2005-2006年度小麦种植面积163.9万亩,比上年的162.3万亩增1.6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102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62%。小麦生产期间,xx县多措并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一、 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今年全县一类麦面积90.1万亩,占种麦总面积的55%,比去年的45%提高了10个百分点;二类麦面积50.8万亩,占种麦总面积的31%,

2、比去年的35%降低了4个百分点;三类麦面积23.0万亩,占种麦面积的14%,比去年的20%增加了6个百分点。1、亩穗数:一类麦平均亩穗数39.7万,比上年的39.5万增0.2万,增0.5%;二类麦平均亩穗数37.3万,比上年的36.4万增0.9万,增2.5%;三类麦平均亩穗数31.4万,比去年的28.4万增3.0万,增10.6%。全县加权平均亩穗数37.8万,比上年的36.7万增1.1万,增3.0%。2、穗粒数:一类麦平均穗粒数33.2粒,比上年的31.0粒增2.2粒,增7.1%;二类麦平均穗粒数29.5粒,比上年的29.7粒减0.2粒,减0.7%;三类麦平均穗粒数28.7粒,比上年的29.2

3、粒减0.5粒,减1.7%。全县加权平均穗粒数31.4粒,比去年的30.2粒增1.2粒,增3.8%。3、千粒重:6月3日-5日对全县22个乡镇不同土质、不同产量水平麦田取样,全县共取19个品种95个样本,平均千粒重45.3克,比去年的46、4克减1、1克,减2、3%。4、产量评估:全县优质强筋小麦平均亩穗数38.1万,穗粒数30.6粒,千粒重45.8克,按85%折产,平均单产453.9公斤,总产46.3万吨;普通小麦平均亩穗数37.3万,穗粒数32.7粒,千粒重44.5克,按85%折产,平均单产461.4公斤,总产28.6万吨。全县加权平均亩穗数37.8万,穗粒数31.4粒,千粒重45.3克,按

4、85%折产,平均单产457.0公斤,比上年同期预产423公斤增34公斤,增8%,预计全县小麦总产74.9万吨,比上年68、7万吨增6、2万吨,增9%。二、 生产气候因素分析播种至越冬(10-11月份)积温726.0,比上年的655.6多70.4,比常年的672.1多53.9;日照273.1小时,比上年的355.2小时少82.1小时,比常年的270.2小时多2.9小时;降水35.5mm,比上年的45.6mm少10.1mm,比常年的55.2mm少19.7mm。9月底10月初降雨量多且集中,保证了足墒下种,一播全苗。冬前积温多,有利于冬前分蘖,形成壮苗,确保了小麦安全越冬。越冬至返青(12月-2月)

5、积温110.2,比上年的88.9多21.3,比常年的188.9少78.7;负积温119.0,比上年的173.4少54.4,比常年的36.9多82.1;日照361.0小时,比上年344.0小时多17.0小时,比常年371.2小时少10.2小时;降水12.1mm,比上年的19.2mm少7.1mm,比常年的15.7mm少3.6mm。冬季有效积温少,负积温多,小麦生长处于停滞状态。降水持续偏少,早春气温回升慢,抑制了春季分蘖,减少了无效养分的消耗,为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拔节孕穗期(3-4月份)积温723.6,比上年的684.8多38.8,比常年的703.9多19.7;日照437小时,比上年的457.8

6、小时少20.8小时,比常年的349.2小时多87.8小时;降水34mm,比上年的10.6mm多23.4mm,比常年的54.5mm少20.5mm。温度适宜、光照长,两极分化快且明显,以冬前大分蘖成穗为主,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粒数。4月中旬积温126,比上年的151少25,比常年的151.1少25.1,积温略少,4月12、13、14日连续三天低温,抽穗推迟。灌浆期(5月)积温616.3,比上年的609.7多6.6,比常年的624少3.1;日照221.9小时与比上年的221.9小时持平,比常年的206.4小时多15.5小时;降水30.6mm,比上年的65.5mm少34.9mm,比常年的78.9mm少4

7、8.3mm。积温总数适当,日均气温比较稳定,昼夜温差大,既无绝对高温,也无不利于灌浆的低温,这样的天气比较有利于结实、灌浆,适宜养分的运转及干物质的积累,灌浆较快;后期5月25日的一次降雨过程,导致小麦根系早衰,灌浆减慢;5月29日出现干热风,造成危害,缩短了子粒灌浆时间,影响了千粒重的增加。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偏少,出现了一定旱象,但xx县有效灌溉面积大,干旱对小麦生产未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总之,今年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利大于弊,为夺取高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三、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因地制宜,推广优良品种依托良种补贴项目,根据当地生产条件,重点推广了优质强筋和优质中筋两类品种。主要品种为豫麦3

8、4、周麦16和矮抗58,面积分别为56万亩、25.8万亩、8万亩。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优质专用率达到了100%。测土配肥,促进节本增效依托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1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00万亩,采集土壤样品3830个,安排“3414+1”试验10个,肥效对比试验10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百亩示范区22个,培训农民6545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6万份,印发技术明白纸6万余份,为6万余农户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40.12万亩核心项目区施用配方肥面积14.25万亩。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项

9、目,大力推广普及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前氮后移延衰高产技术、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节本增效集成栽培技术,入户率达85%以上,利用率达80%以上。多措并举,综防病虫草害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切实做好植保科技入户、小麦病虫测报、植物检疫、试验示范、植保新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有效地指导和推动了全县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确保了小麦丰产丰收。针对今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成立了“xx县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同时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应急预案,全面指挥、服务各乡镇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

10、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50名技术指导员和44名分包乡镇的农技人员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及时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并发放技术明白纸,使植保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特别是小麦吸浆虫防治关键时期,农业局成立了五个督查小组,召开大型现场会3次,小型现场会7次,党委成员分包22个乡镇;县农技中心技术专家组开通科技入户直通车到发生严重的乡镇、村进行技术培训,累计出动10余车次;全县各发生村还充分利用大喇叭在防治关键时期天天播放吸浆虫发生防治技术,使吸浆虫防治技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累计技术培训76场次,召开田间现场会12场次,田间技术指导8000多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20万余份

11、,这些对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县小麦病虫草害发生1034万亩,防治1346万亩次。其中麦蚜发生163.9万亩,防治246万亩次;小麦纹枯病发生120万亩,防治100万亩次;白粉病发生80万亩,防治85万亩次;叶枯病发生120万亩,防治100万亩次;条锈病预防100万亩次;叶锈病发生10万亩,防治95万亩次;赤霉病预防90万亩次;杂草发生125万亩,防治130万亩次。冬前化除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搞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为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推动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县农业部门成立技术服务组,全面负责对农民科学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农业科技人员结合实施“农业

12、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狠抓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在小麦生长的各个关键时期,充分利用“三级阵地”,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举办广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农业部门从备播到麦收进行田间调查7次,写调查报告7次,制定技术方案,印发了小麦播种技术意见、小麦早春管理技术意见、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发布病虫情报8期。共举办技术培训班260期次,累计受训农民15万人次,印发小麦播种技术要点和各个生育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等栽培技术明白纸40余万份,电视讲座7期,传发传真电报4次,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家

13、喻户晓。树立样板,搞好示范带动为更好的推广小麦新品种、新技术,xx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科技入户核心示范区3个、前氮后移示范百亩方4个、测土配方施肥百亩方20个和小麦节本增效集成技术万亩示范区一个,开展了亩产60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通过应用标准化栽培技术,树立样板,充分展示节约型农业新技术的实施效果,以直观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应用小麦节本增效技术,达到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推的开的目的。试验研究,搞好技术储备今年承担上级部置和自行设计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试验示范项目十多项,如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小麦节本增效集成技术示范项目、小麦病虫害重大防治技术、“化学调节剂丰比灵、壮丰安试验”、“小麦施用想不到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试验”、“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1”、“小麦肥效对比”、免深耕在小麦上的使用等栽培试验,为我县小麦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品种合理利用和更新换代,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了科学依据。四、存在问题单一农户种植面积小,一些优质品种没有达到相对集中,影响个别区域的规模效益。个别农户家里主要劳力外出务工,造成有些技术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本户的生产效果。二00六年六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