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341301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测试卷第13单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0081023_3934013_0.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网| 精品资料共享 你的分享,大家共享第十三单元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 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是 ( ) A 3 B C D(2)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则这样的直线 ( )A 有且仅有一条 B 有且仅有两条 C有无穷多条 D不存在(3) 设双曲线 (0a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为p、q,则等于 ( )A2a B C D(9) 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F1、F2,点M在双曲线上且MF1x轴,则F1到直线F2M的距离为 ( )A B C D(10) 点P(-3,1)在椭圆的左准线上

2、,过点P且方向为的光线,经直线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左焦点,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二.填空题(11) 椭圆的两焦点为F1,F2,一直线过F1交椭圆于P、Q,则PQF2的周长为 _.(12) 若直线l过抛物线(a0)的焦点,并且与y轴垂直,若l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为4,则a=_(13) 过点且被点M平分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14) 已知F1、F2是椭圆+y2=1的两个焦点, P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 则|PF1|PF2|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15) 如图,O为坐标原点,过点P(2,0)且斜率为k的直线l交抛物线y2=2x于M(x1,y1),N(x2, y2)两点(1

3、)写出直线的方程;(2)求x1x2与y1y2的值;(3)求证:OMON(16) 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e. 直线l:yexa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F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证明:1e2;()若,PF1F2的周长为6;写出椭圆C的方程. (17)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 求k的取值范围.(18) 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的长为4,左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M,|MA1

4、|A1F1|21 ()求椭圆的方程; ()若点P为l上的动点,求F1PF2最大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 解析:设椭圆上的点P(4cos,2sin)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d=2.B 解析: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则横坐标之和等于2,不适合。故设直线AB的斜率为k,则直线AB为代入抛物线得,A、B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则这样的直线有且仅有两条3.A 解析:直线l过(a, 0), (0, b)两点. 即为:,故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c, e = 或2,又0a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设P(x1,y1)、Q(x2,y2),则p=设直线P

5、Q为,联立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可得=,=49.C 解析: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F1、F2,点M在双曲线上且MF1x轴,M(3,则MF1=,故MF2=,故F1到直线F2M的距离为10.A解析: 点P(-3,1)在椭圆的左准线上, 故 点P(-3,1)关于直线的对称的点为Q,则Q(-3,-5),设椭圆的左焦点为F,则直线FQ为,故 1,二填空题: 11. 20 解析:PQF2的周长=4 12. 解析:l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 即为通径长 ,故 =4, 13. 解析: 参考选择题(4),由点差法 可得斜率为 14. 4 . 解析:由焦半径公式|PF1|=,|PF2|=|PF1|PF2|=()()=则|PF

6、1|PF2|的最大值是=4.三解答题(15)解()解:直线l的方程为 ()解:由及y2=2x消去y可得 点M,N的横坐标x1与 x2是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得()证明:设OM,ON的斜率分别为k1, k2, (16) ()证法一:因为A、B分别是直线l:与x轴、y轴的交点,所以A、B的坐标分别是. 所以点M的坐标是(). 由即 证法二:因为A、B分别是直线l:与x轴、y轴的交点,所以A、B的坐标分别是设M的坐标是所以 因为点M在椭圆上,所以 即 解得 ()当时,所以 由MF1F2的周长为6,得 所以 椭圆方程为(17) 解:()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已知得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将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即 设,则而于是 由、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18)解 ()设椭圆方程为,半焦距为,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