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324284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计划.doc(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五年;也是顺应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效对接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五年。如何准确把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战略性、前瞻性、可行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使之成为指导德兴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合力创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德兴市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编制工作,在纲要的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对我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进行了研究,吸收了各专项规划的研究成果,听取了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与国家及省市有关的规划进行了衔接。本纲要的编制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共德兴市委关于编制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组织全市各部门、各乡镇广泛参与。纲要是“十二五”期间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德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

3、蓝图,是德兴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和实施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乡镇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第一章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德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有机统一,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具有德兴特点、时代特征的发展新路,实现了德兴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

4、始终围绕“推进五化进程,建设三个德兴”的总体部署,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实施“主攻工业”和“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德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和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十一五”发展成就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0.73亿元,是2005年的2.31倍,年均增长12.23%;财政总收入17.53亿元,是2005年的4.33倍,年均增长34.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64亿元,是2005年的4.15倍,年均增长3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4

5、亿元,是2005年的2.52倍,年均增长20.33%;市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000元,是2005年的1.75倍,年均增长11.92%;农民人均纯收入6293元,年均增长10.79%。陆续获“全国中部百强县(市区)”、“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市区)”、“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县(市区)”、“全省财政收入十强县(市区)”、“全省工业十强县(市区)”等荣誉称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传统农业进一步向现代农业转变,服务业日趋繁荣,三次产业结构2005年的11.64:61.72:26.64调整为2010年的7.98:60.16:31.86。在旅游服务业加快

6、发展的带动下,三产上升5.22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超过30%,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工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平台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显。“十一五”期末,园区建成面积7.2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12家;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6%,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8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84亿元、增加值12.8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05倍、2.19倍;主营业务收入57.22亿元、利税5.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17倍、2.97倍。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7、。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1000万元,建成新农村示范点227个;创办农业企业22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4家、上饶市级4家。“十一五”期末,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93元,分别较“十五”期末增长12%和61.4%。商贸服务日趋繁荣。坚持把服务业列入工作重点,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发生了可喜变化。“十一五”期末,全市服务业实现总产值28.91亿元,较2005年增长176%。统筹城乡成绩突出。始终把统筹城乡作为发展主线,城乡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城建、交通、农业

8、、能源等项目,尤其是交通建设取得喜人成绩,快速建成了景婺常高速九都挂线、银泗一级公路、上乐公路等重大出市通道,顺利争取了德昌高速、德上高速、京福高铁、九景衢铁路等国家、省、上饶市级重点项目。“十一五”期末全市城镇化率达5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5000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3个乡镇财政收入过亿元、5个乡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元、泗州镇率先成为上饶市财政收入过3亿元乡镇。社会事业协调推进。科技上,连续7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连续9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0年获得“中国科技创新示范市”;百勤异VC钠被科技部授予“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D-

9、异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钠成功申报国家标准。教育上,保障教育公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从2010年秋季起,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文化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文化三项活动深入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基本完成,古银矿遗址申报国保单位顺利通过省级审核,4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面建成,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7所。卫生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全市12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人口计划生育上,符合政策生育率一直保持90%以上,连续多年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对外开放上,五年实际利用外资5049.7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44.67亿元;与匈

10、牙利蒂萨新城等多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获得“全省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外贸出口总额达5374万美元,是2005年14.93倍。体制改革上,大茅山集团公司工业企业改制和全市粮食系统企业改制顺利完成;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林权配套改革、全国森林资源采伐试点改革等稳步实施。此外,人事、物价、档案、民族、宗教、民政、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五年,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的五年,是城市形象日新月异的五年,是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是生态建设成绩斐然的五年,是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的五年,是社

11、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回顾五年来取得的光辉成果,我们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最根本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不断激发全市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发展理念上,我们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视野上,坚持跳出德兴看德兴,把德兴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在发展举措上,坚定不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1:“十一五”期末德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单位数额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90.73人均生产总值美元(1:6.8)4130财

12、政总收入亿元17.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66.6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55.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1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4.1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6293市属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24000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1406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5374三产比重7.98:60.16:31.86(二)“十一五”发展不足“十一五”期间,德兴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矿山经济;市场意识落后,开放程度不够高;龙头企业实力较弱,带动力不强;改革任务重,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民生投入不足,社

13、会矛盾日趋突出;全市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城乡之间的发展程度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加快发展的工作水准、服务效能及发展环境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改革攻坚,不断完善思路,切实强化措施,为争当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全国百强县(市)打下决定性基础。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国内外产业转移升级步伐加快,这将有利于我市在更大空间寻求合作与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为我市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新条

14、件;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空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海西经济区加快建设为我市更多地争取国家、省、上饶市支持,促进产业和要素集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实施,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方向。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五年来的努力,我市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理念转变、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进位赶超的路子,为加快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这些

15、都为“十二五”时期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当然,在看到良好机遇期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发展中也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区域”竞相发展,各县(市区)竞争更加激烈,区域竞争日益加剧,使我市争取项目和资金的难度加大,加快发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低,缺乏竞争力;人才缺乏,知识经济、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

16、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依然艰巨。总体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信心与困难同在,信心大于困难,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务必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和创新意识,正确审视市情,明确发展定位,把握发展大局,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章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全国百强县目标,主动融入中部崛起、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战略,积极打造“一个枢纽、四个基地”,坚持惟德乃兴、致力转型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