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32118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导学案新课标学习要求】1、了解人类发现电子的过程。2、知道早期的原子结构模型,体会模型化方法。3、知道a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结果。4、通过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体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一、阴极射线1、 电离:(1)条件:在中,气体能够被电离而导电。(2)实质:气体分子中的正、负电荷被,气体中出现了电荷。2、气体放电:(1)通常大气中分子的很大,电离后的自由电荷运动时会与空气分子碰撞,正负电荷重新,所以难以形成稳定的气体 电流。(2)阴极射线:稀薄气体导电可以看到放电现象。将玻璃管内的气体压强降到约O.lPa以下,也就是管内成为通常所说

2、的,这时虽看不到辉光,但在阳极上钻一个小孔后,在孔外的玻璃管壁上可看到,其实质是由于玻璃受到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这种射线叫做二、电子的发现1、 汤姆孙的探究方法:(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或磁场,根据现象,证明它是的粒子流并求现了其比荷。(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做实验,所得粒子的相同。(3)粒子带负电,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说明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远小于氢离子的质量。(4)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2、 结论:(1)研究的新现象:光电效应、卩射线。它们都包含电子。(2)结论:强电场电离、正离子轰击、紫外光照射、金属受灼热、入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 的带电粒子电子。电子

3、是原子的,是比原子更的物质单元。3、电子电荷的量子化:(1)电子电荷可根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数值为: e=(2)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具有的特点,即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只能是电子电荷的。三、a粒子散射实验1、 实验方法:用从放射源发射的a粒子束轰击,利用荧光接收,探测通过金箔后的a 粒子 情况。2、 实验目的:a粒子通过金箔时,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粒子对a粒子有作用,一些a粒子的改变,也就是发生了 a粒子散射,统计散射到各个方向的a粒子,即可推知原子中的分布情况3、实验结果:实验发现, a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a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900,也

4、就是说它们几乎被。四、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1、 原子内的电荷关系: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与含有的相等,非常接近于它们的 。2、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和_组成的,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数。3、 原子核的大小:实验确定的原子核半径R的数量级为m,而整个原子半径的数量级 是10-iom,可见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p匚一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AB时,发现射线径迹向下偏,a aB则( )A. 导线中的电流由A流向BB. 导线中的电流由B流向AC. 电子束的径迹与AB中的电流方向无关D. 若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往上偏,可以通过改变

5、AB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问题思考】1、你认为我们平时在空气中看到的放电火花是什么原因?2、你认为电子的发现,对人类探索物质微观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例1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例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问题思考】1、比较两种原子结构模

6、型。它们各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2、你认为卢瑟福为什么选用a粒子和金箔作为散射实验的“炮弹”和“靶子”?针对训练】1. 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得了电子的和。2. 电荷是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阴扱q二? 阴极3. 电子质量的数量级为kg。匸世三4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都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填“向下” “向上”“向外”)偏转。电极_ I M /1广M25. (2007 广东)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q/m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 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 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 求得电子的荷质

7、比,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他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 首先在两极板MM2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从两极 板中央通过,在荧幕的正中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B. 在MM2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加极性如图所示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幕上的 亮点逐渐向荧幕下方偏移,直到荧幕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U。请问 本步骤目的是什么?C. 保持步骤B中的电压U不变,对MM2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B,使荧幕正中 心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同学们正确推算处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 关系为生。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

8、质比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m B2d 2ABU0+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6. 如图18-1-5所示,有一电子(电荷量为e)经电压为U0的电场 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电压为U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 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向射入,且正好能穿过电场,求:金属板AB 的长度。7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卢瑟福观察到的a粒子的运动情 况是( )A. 全部a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B. 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甚至被弹 回C少数a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绝大多数发生较大偏转,甚至被弹回D. 全部a

9、粒子都发生很大偏转&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 说明原子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9. a粒子散射实验中,使a粒子散射的原因是()A. a 粒子与原子核外电子碰撞B. a 粒子与原子核发生接触碰撞C.a 粒子发生明显衍射D.a 粒子与原子核的库仑斥力作用10. 关于a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Ba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带正电的物质只占整个原子的很小空间C. a 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D. a 粒子散

10、射实验的结果否定了汤姆生给出的原子“枣糕模型”11. 下列关于原子核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内部还有复杂的结构B. 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a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a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D. 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的a粒子生了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a粒子与原子核发生碰撞所致12. 在 a 粒子散射实验中,并没有考虑电子对粒子偏转角度的影响,这是因为( )A. 电子体积很小,以致a粒子碰不到它B. 电子质量远比比a粒子小,所以它对a粒子运动到影响极其微小C. a 粒子使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相互抵消D. 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所以A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外力为零13.

11、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叱C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B、C、D 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 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 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 位置时稍少些。C. 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D. 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14. 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当a粒子最接近金原子核时,a粒 子的( )A.动能最小B.电势能最小C. a 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D.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15. 如图所示,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a粒子穿过某一金属原子核附近的示 意图,A、B、C分别位于两个等势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粒子在A处的速度比B处的速度小B. a 粒子在 B 处的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C. a 粒子在 A、 C 两处的速度大小相等D. a粒子在B处的速度比在C处的速度要小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