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30894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docx(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资料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资料仅供参考0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第1章 心理卫生概述第1节 心理卫生的内涵 (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的定义 1、心理,可人为地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方向性和能动性。心理过程是对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的概括,反映个体心理的历程性和动力性。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构成,反映了个体心理的稳定性、独特性、完整性及动力方向性,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2、卫

2、生:是保卫生命、维护生机的意思。 3、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有两重含义:一是心理卫生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重含义是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和内容的一种工作,又称“心理辅导”。 二、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自我意识良好,核心是自知和自爱; 2、社会功能良好;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劳动实践。 第2节 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一)心理卫生思想的渊源: 1、在西方,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她认为,人的体液按其比例混合不当时,人就会感到痛苦,而改变已经紊乱的体液状态,使人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是维护人的健康的基本途径。

3、2、 柏拉图认为,形成一个健康人格的决定因素,是理性、精神以及维持生命的食欲能力或“性爱”的协调一致。 3、在中国,管仲把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养心之术。 4、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阐述也极为丰富。充分认识到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任务有所不同。并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出诗歌、音乐对陶冶人的性情的作用。 (二)古代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 1、 古代西方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 (1)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整合作用; (3)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 (4)认

4、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2、 中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 (1)整体恒动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2)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 (3)关于情绪与疾病产生、治疗的关系的思想也极为丰富。 二、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一种观点认为真正现代心理卫生活动是始于本世纪的美国,是由比尔斯于19 5月成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作为标志的。比尔斯还发表了自觉之心。 2、在中国,19 ,北京大学哲学系首次开设了心理学课,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36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中间由于抗日战

5、争和十年文革,中国心理卫生运动在困难中继续发展,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经过召开学术讨论、举办培训班、编辑学术刊物等形成,推动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和发展。充分表明了中国心理卫生运动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第3节 心理卫生的意义 (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 1、 心理卫生对于防治心理疾病的意义:心理卫生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预防、诊治等方面能提供一些有效、直接的帮助。 2、 心理卫生对于防治躯体疾病的意义:在改变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行为,减少应激性刺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等方面,心理卫生可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学校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发展意义: 1、

6、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心理卫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特殊作用。首先,它提供了健康或健全心理素质的内涵或标准;其次,作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重要形式的学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知识讲座,可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与把握人的心理全貌,在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2、 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1)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2)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增加了对中小学生心理的消极、不利影响。 第2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第1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健康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

7、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但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并提出了10条健康标准: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 在这方面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 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 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6、 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 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二、心

8、理健康的标准 1、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 2、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坚持四个原则: (1)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现即

9、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的; (2)心理健康作为人的一种状态,与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是有区别; (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4)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必须沿着三个方向加以思考。 3、健康心理的标准: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一般智商达到60以上者属于正常; (2)情绪正常、健康; (3)意志健康; (4)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与一致; (5)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及健全的个性; (6)人际交往正常,人际关系和谐; (7)较强的适应能力。 第2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10、等疾病中有一定地位。 二、体质因素的影响 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多见于瘦长型;躁狂抑郁症多见于肥胖症;疑病症多见于力士型及发育异常型。 三、性别与年龄因素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女性上。青春期因为性发育逐渐成熟,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易波动,在 遇到一些生活事件时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强迫症、癔症等。 四、器质性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精神障碍与感染、脑损伤、躯体疾病及某些精神活性物质有一定关系。 第3节 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家庭环境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 1、 家庭的经济状况

11、,及给子女所提供的教养、教育条件, 2、亲子关系; 3、父母亲的教育思想,教养、教育方式; 4、家庭成员之间心理气氛等 均会影响个体,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水平。 二、冲突、挫折及防御机制 1、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可分为趋趋冲突、避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中小学生面对抉择困难时,常常处于心理冲突情境,会使个体焦虑、失望,造成内心痛苦,甚至成为精神症问题的直接原因。 2、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于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3、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应对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

12、主要有:合理化、升华、幽默、否认、压抑、倒行、曲解、固执、投身、转移、隔离、补偿等。 三、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应激是由应激源(紧张刺激物)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适度的应激对人有益,过强过久的应激会影响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威胁人的身心健康。 四、人格类型特征 一般来说,外向型人格的人虽然情绪反应较为强烈,但体验的深刻程度却不大,情绪持续的时间也不太长,恢复心理平衡较容易;内向型人格的人,情绪反应深刻而持久,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较长。 第3章 学校心理辅导第1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概念与类型 (学校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的内涵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

13、书肯定了心理辅导的两种定义模式,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 心理辅导是有关专业人员,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为目标和内容的一项工作。 1、心理辅导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工作。 2、心理辅导工作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一种专门工作。 3、心理辅导工作是辅导人员经过言语等手段对当事人给予指导帮助的过程。 二、学校心理辅导 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辅导就是学校心理辅导,教育和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学校心理辅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即专指面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是指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类型和特点 学校心理辅

14、导辅导从目标和内容上,可分为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她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她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她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 适应性辅导有几个特点: 1. 辅导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学生。 2. 辅导着重处理或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基真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3. 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辅导对象理性的作用。 4. 工

15、作侧重于学习指导、交往指导、生活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 5. 辅导辅导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关注她们的身心状况,支持和帮助她们适应各阶段的学校生活,指导她们完成各年龄段的自我发展任务。 发展性辅导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发展性辅导的特点为: 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 2.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4.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中。 第2节 学校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