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理论概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28577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教育理论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主体教育理论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体教育理论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教育理论概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体教育理论概述 我国的传统教育,忽视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 是高扬人的主体性,正是基于此,从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就有学者提出了主体教 育的思想,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全面构建人的良好 素质,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充分的发展,本文就以主体教育为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什么是主体教育2004 年1月我国首届主体教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研究者们就主体教育的概念达 成了共识:所谓的主体教育,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它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这是主体教育的基本 价值立场;第二,在教育活动中,学生

2、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有一定的主体性,又 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这是主体教育人性论的体现;第三,只有发挥人(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才能培养主体性强的人,这是主体教育所采取的基本策略。 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每个人得到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二 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主体教育的研究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初, 顾明远教授就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理论,并 在其后编写的教育学一书中有专门的论述。之后,关于主体教育的理论,许多 学者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为以后主体教育在实践中的实施,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在

3、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 积极、大胆、有效地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实验”;魏书 生的“六步教学法”;北京海淀区 28 所学校的“和谐教育”实验等。三 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才能促进 学生自身的发展、促进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者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做 了有益的探索1建构发展性教学策略 所谓的发展性教学策略就是在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 习促进主体发展,它包括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 4 个基本策略。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的

4、参与、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立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3有效的课堂教学及评估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不仅要有教学创新,更应形成自己独 特的教学风格。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有效的教学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 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更利学生的成长。四 “主体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1关注社会背景的变化复杂的社会条件,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新资源更好 地服务于主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研究者和广大教师进一步探索。2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主体教育涉及到了

5、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众多的学 科,所以,如何吸纳上述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将其整合为自身理论的基础,与其保持 一种合理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3关注教师的主体性主体教育的重心是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培养,但是教师的主体意识不强,对主体教育理论的理解不够都会直接影响到主体教育的实施。所以,教师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和组织权,是教学过程的 设计者和实施者,是课程开发者和管理者,所以,必须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 能力。4发挥学校的作用学校应适应主体教育的需要,改进教学、管理,流行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优化学校 工作,为主体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利于学生主动性、创 造性的培养,而且也利于学校自身在主体教育改革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