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26941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论文关键词: 产学研; 合作教育; 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 JP2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必须做到:成立学校发展合作委员会或发展咨询委员会;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提倡各校用最适宜自己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并不等于忽视或放松学校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高等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开始走向面向经济社会

2、依法自主办学的道路。学校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自身办学活力,而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高等学校能够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增强与之相适应的主动性;能够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的培养模式,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此外,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追求的是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的主体活动是生产经营,追求的是利益和效率最大化。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产学研合作给他们发展带来的切实利益。因此,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便成了合作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产学研合作教育

3、中较为集中体现双方利益的是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由于学校和企业,尤其是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短期效应的行为使得如何提高双方合作的信任度,保持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度和建立一种长期、科学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不同环境和不同资源,努力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课堂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有利于书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4、的辩证统一。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它突破了以在相对固定的校园课堂授课为主的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是企业参与办学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1。196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为这种独特的培养教育模式奠定了发展的基石。此后,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迅速推行。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标志着合作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在中国,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和教育界的重视。建国后,党的教育方针特别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加强了与

5、世界各国的交往与联系,也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合作教育的有益经验,在一部分高校进行了试点。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会,也即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有130多所高校和20多个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组成,涉及石油、煤炭、冶金、农业、汽车、航空、交通、电力、机械、电子、化工、纺织、轻工、医学等十几个行业,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民间组织的试验走上政府有组织

6、有计划的试点阶段,并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扩展了合作教育的范围和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现在的模式。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因各校办学历史、培养目标的区别,合作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有一部分是体现在培养方案中的合作教育,很具体地存在着,也有一部分是在培养方案中看不见潜在的合作形式3。目前在综合性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有以下几种模式:在项目基础上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组织能力一部分大学教师在申请到科研

7、课题后与企业合作,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中,得到组织、设计、操作、管理等多方面的锻炼。或者类似于教育部“质量工程”二期中的“大学生国家创新实验训练计划”,老师或学生有了课题后到实验室、科技园、企业单位、科研所进行研究。纵向课题如此,横向课题更是受企业委托所立项,与企业直接挂购,明确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研发新产品。这种教育模式相对自由与开放。课题应避免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在校内外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训基地选择什么样的实习基地、中试基地是很重要的。一旦与企业签约,它必须承担指导实习的责任,才可保证效果。有的企业在实习的学生中挑选自己需要的人才,这样又打通了就业的通道。这种模式适合所有类型的高校,如我校

8、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模式。一是在校内建立工程训练中心或工程类的教学实验中心。目前国内有条件的工科院校都建立了这一类的校内实习基地,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为直接和有效。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这一模式目前是大多数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就是要注意如何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企业和学校“双赢”。很多学校都有很好的经验,南京工程学院和国内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量身打造,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量身打造,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又可以专门技术培训为重点,适合于职业教育和某些企业与高校直接签约培养的

9、模式,如在校国防生就是接受部队、学校双重管理,毕业后有明确的去向。也有企业在学生二年级时就下好“订单”,学生在培养方案之外,必须接受该企业另外增加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如我校动力与机械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与广东核电集团的合作,中广核每年签约5060名本科生。以大学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建立高新技术科技园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某一优势学科或学科群,通过创办科技产业,融产学研于一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如上个世纪80年代后在美、英、法、日本等国家,产生了大批以高等学校为中心源孵化的高新技术科技园。我国这类科技园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出现,典型代表如北京的中关村、北大方

10、正、清华同方,现在国内211学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科技园。这种模式要求学校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且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参与的学生很有限,属于精英教育培养的一种模式。大多数地方院校不具备这种模式的培养条件。 共同成立研发中心 这种模式是通过学校的优势人力研究资源和高精尖的仪器设备,联合企业,共同成立研发中心,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国家的重大攻关课题、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在此基础上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具体做法是: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以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成从教授到青年助教的科研团队,同时让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的本科生参与课题或前期化研

11、究,聘请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担任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指导教师。这种做法对学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锻炼教师的科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企业则可以利用高校优势的人力和设备资源,用较少的投入换来较高的回报,同时提升企业的声誉。但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能介入的学生很有限,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且一般都是重点大学才有这样的实力。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践具体做法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到一线为企业服务,在服务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如:师范类学生到中学上讲台可以弥补师资的匮乏;工艺美术类学生为企业进行的设计;经管类的学生到企业帮助进行策划和进行市场调研;有的学校在广东与“

12、富士康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在那里实习,主要在流水线上进行工作。这些服务也可以争取一些企业的技术开发的小项目。这是目前地方院校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简便易行,效果还不错。三、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对策成立学校发展合作委员会或发展咨询委员会可以以学校为主体,聘请政府、地方和行业内的大集团、大企业的老总或董事长组成学校发展合作委员会或发展咨询委员会,参与对学校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咨询,同时各专业成立企业科研单位和系院级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完成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方案为例,要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着眼点,体现不同类型专业特点,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加强能力培养,优

13、化课程结构和增强适应性的原则,明确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心环节,在计划内容和具体安排上要保证,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精心安排综合性实验,直至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确保4年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线,以此来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在校期间就到用人单位工作,12年后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就像国外对接受实习学生的企业可以减少税收一样,中国也要在国家政策方面调动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用政策和机制保证企业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尽量避免出现请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多是找关系,靠朋友、校友帮忙的现象。一旦是企

14、业找学校主动要求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政府应该出台相关财政、法规等各种政策,注意产学研合作中的制度建设。企业必须获取相应的效益才会与高校合作。有的合作教育看似无利可图,但多是借用高校的无形资源,而更多的合作教育功利性十分明显。有的企业愿意合作是因为将学生看成了廉价或无价劳动力;有的企业愿意合作是带有附加条件的。学校既要注意在合作教育中切实解决企业问题,也要注意不要形成只合作不教育、学生只能看不能干的现象。企业让学生干没有技术成分的简单工作达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现象也是不可取的。甚至有的学校从给企业输送劳动力中获取利润。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产学研合作教

15、育。鼓励学校与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实推动企业发展,才能把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诚信是产学研各方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涉及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技术价值确定的问题应该用法律来保障。如果价值不确定, 成果就难以转化, 转让关系不够彻底,知识产权就得不到有效保护, 所以必须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监督协调机制4。提倡各校用最适宜自己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独具优势。因此,职业教育可以有更为全面、灵活的合作方式,不限于某一种模式,争取宽松的办学环境,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在综合性院校则要注意开辟合作途径,在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要与企业、科研院所合

16、作。“最适宜自己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就是形成自己的特色。包括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过程、教学效果的考核也可采取不同的形式。高校要对学生实践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及实习报告全面考核,设立相应学分,防止走过场;要建立起一套适应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教学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要以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为重点,深化完善校内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保障体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的制约机制,保证合作教育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要积极争取企业和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合作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其顺利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并不等于忽视或放松学校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类型。必须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如制订培养方案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