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2256376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生成性教学案例 今天上午第二节是英语课,我的教学计划是完成module1的workebook中的答疑解惑,在进行到一个词组not.until.的时候我举了一个例句:We can not go home until December. 这句话中提到了月份,虽然是初中学过的知识,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记住十二个月份,我就告诉学生有一首英语歌:月份歌,可以帮助记忆,并即兴给他们唱了这首英文儿歌,没想到学生很有兴趣提出要学习这首歌,我怕耽误时间结束不了预定的计划,而且也想留点悬念,提出让他们先查找十二个月份的英文写法并读会第二天再教。没想到学生还是不答应,我就给她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是有同学能够现

2、在就能在黑板上背写出十二个月份,我就教他们。没想到真的有两个同学举手,而且其中一个同学做到了,另一个同学也只错了两个字母。于是我交给了学生这首让我记住了十二个月份的英文儿歌,并且还告诉学生在英文歌曲中有很多弱读,连读,正好呼应了这个模块教学中pronunciation中关于连读的听力技能。学生兴趣很高,很愉快,我也很快乐。学生很快学会了这首儿歌,我又及时布置了任务,第二天检查两件事:一、歌曲。二、单词拼写。我想这应该是很好的一种生成性教学的生动案例吧。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

3、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新课程突显教学的生成性?这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其一,从人学角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教师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由、主动地生成和发展。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

4、,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 其二,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

5、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其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总之,正像叶澜教授所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

6、特征。”可以说,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 “生成性教学案例”撰写基本格式教学案例集理念、实践、反思于一体,它是针对一个真实的具体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事件的描述、反思与探讨,是对实践中存在或者发生的事实的再现与思考。它是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例,是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主题鲜明的事件及行为的真实记

7、录。因用途、使用主体等不同,其体例、格式、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中小学各门课程的生成性教学研究与实践案例主要涉及生成性视野下的教学弹性化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可参照以下格式撰写:1.案例背景、主题和标题 主题是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1)背景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在某门课程某种课型的某教学环节,其上下语境清晰。 (2)主题案例的主题合乎“生成性教学实践的价值与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生成性教学的各要素、各侧面、各环节,如学习目标生成、情意体验生成、学习资源生成、教学新结构流程生成、新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生成、教学组

8、织形式与师生角色变换、评价的生成,等等。(3) 标题从生成性教学研究的视角拟定标题,再附上副标题交代课例的具体内容,如从教材文本现实价值的深层解读中获取生成性教学资源高一语文人教版教材某册某课课文劝学的教学弹性设计与灵活实施,主标题讲的是生成性教学研究的内容,副标题讲的是什么样的具体课例。2.案例过程描述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情节过程或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通过巧妙的事件描述,把问题寓于情节中,本质寓于现象中,答案寓于故事中。案例描述的材料要求真实、完整、具体、典型、有效、适时。3.案例评析

9、和反思 结合生成性教学理论来诠释和评析教学活动,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揭示教学规律,升华实践价值。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对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育现象隐含的丰富教育思想进行阐释等。分析方法可以对描述中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一节生成性历史教学课堂实录课堂教学有其规律性、计划性,但也会因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景呈现出不同的面目,甚至会使得整个课堂发生结构性变化,我就有过这样

10、一次经历。这是一节关于周恩来的专题复习课。课前的预设:1、导入:用汶川地震时网上的两个时代一样情一组图片,由温总理在汶川指挥救灾过渡到周总理在邢台抗灾2、引导学生对周恩来一生的回顾。3、全班交流各自搜集到的周总理的资料,大家共享,4、对有关知识和资料进行分类、排序,以巩固所学知识。5、分析周恩来外交成功的因素6、再次重温周恩来的音容笑貌,外交风采7、以“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题来描述心中的周恩来,师生交流、分享实际授课过程:这种转化开始于第三个环节,大家分组交流各自收集到的周恩来事迹时时,我发现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描述中,除去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军事、政治、外交事件外,还有诸多的传闻轶事,这些描述似是

11、而非,相互矛盾,甚至有明显的知识性的错误。例如: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件事情,有的说是回答老师提问时说的,有的说是回答校长提问时说的。周恩来到邢台指挥抗灾,迎风讲话那张著名的图片是来摄自隆尧还是宁晋,有些同学甚至把周恩来到邢台说成是到唐山。有同学提到周恩来与杜勒斯握手,遭到拒绝针对周恩来的骨灰撒向哪里也有不同的说法有同学说周恩来被称为世界四大美男子之一,还有说是十大美男子之一 (针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我一则喜,一则忧。喜的是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充分的调动他们已经自然进入角色,成为课堂的核心,这对之后的教学有直接的意义,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前提。忧的是同学们脑子里的东西太粗糙,太不准

12、确。所以我抓住这个机会,顺势而为和学生一起探讨甄别史料,搜集资料的问题。)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师:很高兴大家这么认真的搜集资料,并且积极交流,这是我们更加详细了解周恩来的一个很好途径。但是细心的同学也发现了,在大家罗列的周恩来事迹中,有一些是有分歧的,并且依照我的认识,有些是不真实的。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这些资料中你觉得哪些可信,哪些可能是假的,哪些不好辨别真伪?同学们议论纷纷。一阵交头接耳后有同学发言-生:那些重大事件,如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等应该是准确的,但是关于周恩来是世界四大美男子还是十大美男子之一,这种说法不可信吧。师:我们请刚才提供这个说法的同学解释一下。生:周恩来风度翩翩,而

13、且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他出色的外交才能,与他同一时期好像还有张学良、蒋介石、汪精卫,被当时人们誉为四大美男子。师:刚才的同学的解释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美的阐释不仅是外貌而更重要的是才华与品格,从这一点上周总理被成为美男子还是很贴切的。由于在课前我就对周恩来的事迹做了较为详尽的的搜集,因此和学生一起甄别澄清了不少模糊的,如:周恩来的骨灰到底撒向哪里,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至于学生说的美国代表与周恩来握手后用手绢擦手,而周恩来握手后用手绢擦手,并丢弃手绢的故事,我处理的较为谨慎。 师:不仅大家听说过这个故事,我也很早就听过,但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找到文字记载,我想这是一

14、个传说。但是传说也好,真有其事也好,它足以表达了人们对周恩来外交智慧的钦佩。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周恩来为维护国家尊严的良苦用心,以及令人叹服的机智。大家看看哪些还有疑问呢? 生:那幅周恩来讲话的图片,是拍自隆尧,还是拍自柏乡的东汪村?学生议论纷纷- 师:这个问题我想给大家提一个要求。作为邢台人,周总理三次到邢台的一些经历我们要搞搞清楚,这是我们作为邢台人的责任。因为我也有一些疑问比如周总理讲完话,群众看到周总理干裂的嘴唇,端来一碗水,一阵风吹过一层灰尘落在碗里,工作人员示意换一碗再喝,周恩来推开工作人员的手,吹了一下就喝下去。据说事后,有心人把这个珍贵的大碗用红布包了保存下来,现在在北京的周恩来

15、纪念馆,但这些都没有见到文字记载。还有周恩来三次到邢台,先是隆尧,后是宁晋,这幅著名的照片到底来自于哪里呢?昨天我在网上也没有查到。咱们动动脑子,想想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大家讨论,之后有学生发言。 生1:应该有资料记载吧,比如周恩来在邢台等文章,看一下应该能够找到生2:找当时的报纸看看,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就知道了生3:走访。到隆尧到宁晋寻访五六十多岁的人师:我觉这个想法很好,具体讲一下?生3:应该找有威望的人,他们可能被安排在前排,看得比较清楚生4:那能问出什么,肯定都是说有这样的事请,因为无论是在隆尧,还是宁晋都有可能有这样的场面。 生5:(急不可耐)拿着这个照片让老人辨认一下,从穿的衣服,和周围的情景应该能够确认是否在他们那里的情景 师:这种方法很可行哦(我赞扬)!探究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课本上那幅著名的反应解放战争胜利的经典照片总统府,使用了很久之后还不知道是谁拍摄下来的,有个记者多方寻找才找到他的作者,并且获得了当时拍摄的详细情节。这些细节,不仅对解读这张照片有作用,而且对了解放军占领南京后的情景都很有价值。我希望大家也能有这样的兴趣,去寻找一下这张照片出自哪里,出自谁之手,当时的具体情境应该更有利于我们对于周恩来的了解。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之下,都有些跃跃欲试,有表示他可以完成这件事情,因为他的老家就是在隆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