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阳取火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248497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太阳取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太阳取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太阳取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太阳取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太阳取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太阳取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太阳取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太阳点火一、教学目标:1. 通过一些传说或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的应用;2. 知道会聚太阳光能能使温度升高,甚至点燃物体,培养学生的防火意识;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知识拓展: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送给人类,给人类带来光明的 他却因此而受到宙斯的处罚,被绑在高加索山,每日忍受风吹日晒和鹫鹰啄食。现实中,人 们确实可以利用太阳取得火种。太阳把光射向四面八方的同时,也将热射向四面八方。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和热,是地球 上一切能量的来源。若把太阳射向地球的热集中射向物体上的一点,被集中起来的热可使物 体上该点温度

2、急剧上升,当温度上升到物体的燃烧温度时,物体将被点燃。因此,利用太阳 可以点燃物体或加热物体。太阳的热和光是相伴射出的,在将太阳光汇聚在一点上的同时,伴随光线射出的热也 就被汇聚到同一点上。因此,利用凹面镜或凸透镜可实现对太阳热的汇聚,实现用太阳点火。阿基米德火烧战船传说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阿基米德曾用太阳点燃了入侵者的战船。若这是真的, 这应该是人类通过光的反射集中利用太阳能的最早记录。公元前 215年,古罗马帝国派出强大的海军,在马塞拉斯率领下,乘战舰攻打古希腊名 城叙拉古。舰队浩浩荡荡来攻城了,小小的叙拉古难敌来势汹汹的古罗马大军,国王和百姓 都着了慌。人们就把希望寄托于居住在岛上的阿

3、基米德身上,当时已年过古稀的阿基米德, 既没有绝世的武功,也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但他却有聪明的头脑。人们希望阿基米德运用 他的非凡智慧,找到制敌之术。当时的战船都是木头做的,船帆是布做的,都是易燃品,阿 基米德想到了火攻。智慧的阿基米德想到了太阳的巨大威力,若能将太阳光集中射向罗马战 船,便可将其点燃。于是,他挺身而出,发动全城的妇女拿着自己锃亮的铜镜来到海岸边。 在烈日下,阿基米德拿起一面镜子,让它反射的太阳光恰好射到敌舰的船帆上,阿基米德一 声令下,他高喊着:“让镜子的反射光照到这里!”不计其数的妇女学着阿基米德的样子, 一起用镜子把太阳光集中反射到船帆上。顿时,敌舰起火,不可一世的罗马海

4、军顿时灰飞烟 灭。这个故事中,阿基米德与他所指挥的妇女所拿的铜镜,所组成的铜镜方阵恰好构成了 凹面镜,阳光的集中点恰是凹面镜的焦点。就这样,阿基米德利用太阳点燃了侵略者的舰队。这件事是否真实?人们争论了2000年。1973年希腊工程师萨卡斯组织50 名水手,每 人拿一面长方镜,把反射光都集中在一艘小船上,几秒钟后小船冒烟,两分钟后小船起火。尽管如此,对于用铜镜能否火烧古船,至今仍有争论。但争论并没有阻止人们应用这一原理利用太阳能的脚步。 太阳灶就是利用凹面镜汇聚太阳光的原理获取太阳能的设备。将镜面,:V:V:V:S:ssss;:総正对太阳,将锅或待加热物品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就可以用太阳的热加

5、热或做饭炒菜。奥运会圣火1936 年,奥林匹克历史上首次举行了激动人心的圣火接力仪式。火炬穿越了希腊、保 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国7个国家,全程3050 公里,共 有 3331 人参加了火炬接力。火炬所经过的城市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设立专门的祭 坛点火。声势浩大的火炬接力活动获得极大的成功,不仅唤起了世人对奥林匹克的热情,传 播了奥林匹克的精神,也为后来的奥运会树立了典范。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相传古 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偷取火种带到人间。古希腊在每届奥运 会举行以前,人们都要在赫拉神庙前点燃圣火。现代奥运会创立后,最初并没有沿袭

6、这个传 统,直到1920 年第7 届安特卫普奥运会上,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主办 者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不过既没有进行火炬传递活动,也没有从古奥林匹亚采 集火种。1934 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奥运会期间,从开幕到闭幕,主会场要燃烧奥林匹 克圣火,并且火种必须采自希腊的古奥运遗址-奥林匹亚,并以火炬接力的形式传到主办城 市。从此,圣火传递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 前,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遗址前都要举行庄 重的点火仪式,国际奥委会、奥运会主办地和 当地的官员都要出席。身着古装的希腊少女用 聚光镜(凹面镜)采得火种,然后用火炬传

7、到 雅典,再由雅典传到主办城市。在火炬接力途 中,如遇高山峻岭、江河湖海时,则可用飞机、 轮船运送。火种必须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 主办城市,在开幕式举行时由最后的火炬接力 者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点燃位于主体育场的“奥 林匹克圣火”。用冰取火凸透镜能将沿它的主轴透光的光线汇聚在另一侧的焦点上,光被阳光汇聚在焦点的同 时,也将太阳的热汇聚在焦点。在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常有身处困境没有火种的人利用冰 或水等透明材料制作凸透镜,成功汇聚太阳的热,获得火种的情节。下面是小学语文课本中 名为用冰取火的课文,叙述的是探险者在南极用冰取火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探险队到达了南极洲。那正是南极洲的夏季,说是夏季,其实

8、也在零下20 摄氏度左右,南极的夏天没有黑夜白昼之分,柔和的太阳一直徘徊在天空,把它那几乎 使人感觉不到的温暖默默地赐给探险队员们。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探险队员们顽强地抵搞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和风暴,进行 科学探测。当他们到达一个孤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要动手生火烧水做饭, 打火器却找不到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不见打火器的踪影。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 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一个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 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他取了一块冰,用小刀轻轻地刮,用温暖的双手不断摩挲,慢

9、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 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射在一团干燥蓬 松的火绒上。一分钟,两分钟火绒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 一个红点,接着便燃烧起来了!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生的欢乐;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 的正常生活。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的节日。三、学练结合:1.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 当入射角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如果反射光线向

10、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2. 如右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小了 I半襦拆巾却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3.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所示。甲、乙、 丙、丁四个学生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典 图示位置时,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学生是()A.甲B.甲、乙C.乙、丙D. 丁riL.i ir i1 i1 irUr - n iiIiIiiiiiIIIILIIIIIIIIIII 7*I IIIIIII*i i Q i-i-i -i -i -ii I

11、 I I I I I I I I I I I4.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 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 甲所示。(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 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 是 。5.科学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 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平而镜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的

12、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一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甲乙于是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 的大小4013.5缩小3015缩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没有像8光屏上没有像【结论与应用】(1)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2) 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