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识谱难点进行到底.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24484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识谱难点进行到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将识谱难点进行到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将识谱难点进行到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识谱难点进行到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识谱难点进行到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识谱难点进行到底-小学中低段歌曲教学中有效突破识谱难点的策略研究【摘要】鉴于识谱过程中,教师把曲谱中的音准、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进行枯燥的大量的纯技术流的训练,学生疲于应付一个接一个的训练点而无暇顾及歌曲的情感和审美。这种纯理性的学谱训练,忽视了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情绪的渲染,不仅曲谱没学会,而且扼杀了学生学习曲谱的兴趣。因此,在这里提出:重构识谱教学的认识,合情学习,将识谱教学活化、细化的渗透在目标理念中。【关键词】识谱教学体验发现创造表现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在人文主义倡导下的音乐课堂总是精彩纷呈,这些课大多体现出了教师的课改意识,也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讲究

2、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但是,回顾这些课堂教学,那么多的教学环节中却没有师生交流曲谱的探讨声和学生演唱歌谱的声音,更难见品味音准、旋律等审美环节。难道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真的不需要歌谱学习了吗?难道识谱教学均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了吗?上半年我参加了区优质课比赛,课题为小小少年。下面是我教学设计中的部分内容,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歌曲二声部教学的难点简化为生动的发声练习,并逐渐加深,激发学生对歌曲二声部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以电影英俊少年的剧情为依托,将歌曲的高低声部教学通过主人翁海因切的情绪变化这条线进行音乐形象化,通过这样的情

3、绪渲染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歌唱中,在潜移默化中将音准、节奏等较好的把握,并在演唱中产生情感共鸣。然而,当我完成二声部难点分解以后,出示完整谱例请同学们演唱的时候,出现了尴尬一面,似乎之前的预备练习没有太大的作用,学生所面对的谱例好像是全新的。当时我就在思考,四年级的学生为何识谱水平会如此低?而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我对所教六年级的五个班进行一次调查,不认识音符、唱不准音高、不会唱谱的学生竟有一半以上。因此,这些问题就造成同学们在欣赏、学唱环节中的阻碍影响。这显然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歌谱和能够识读简单乐谱的要求。二、相关的研究查阅了近

4、八年的有关音乐教学的资料记载,我发现造成学生识谱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1、教师把曲谱中音准、节奏、旋律、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学习进行枯燥的大量的纯技术的训练,学生疲于一个接一个的训练点而无暇顾及歌曲的情感与审美,这种纯理性的学谱训练,忽视了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渲染,导致学习歌谱成为一个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2、在纯粹唱谱面前,教师的情蜕变成为简单的训练指令,失范的学谱过程漠视了学生对音乐的个性阐释,将音乐的构成要素与音乐的审美情感内涵剥离,导致识谱教学成为游离于音乐内涵之外的操作程序。其实,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科,不应该站在工具角度,而是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以提

5、高学生的音乐素养。3、音乐考核缺乏量化的考核。很多学生甚至是音乐教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观念,音乐课有不用抽考,学与不学、教与不教没有多少区别,在标准上降低了要求。三、实践操作(一)感受节奏,理解节奏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滋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新课程标准也要求1-2年级能运用人声、语言、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的节奏或旋律;3-6年级能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或旋律。因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多么的重要,下面我就谈谈具体的方法。1、结合想象,感知节奏音乐来源于生活,而节奏也产生于

6、生活之中。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告知学生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学生自己寻找节奏。比如: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枪声、闹钟的滴答声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声音,因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用节奏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反复倾听,反复练习,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如:2、诵读歌词,把握节奏在学生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组织他们用语言来表现节奏。翻开音乐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首歌曲,都有优美的歌词图,而这些

7、图中有些字是单独一个,有些是两、三个连在一起(在同一图形内)。这些歌词图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如果能利用好,抓住这些词句的节奏,并教会学生正确解读,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选择一些歌词具有一定韵律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歌曲(如一些儿歌或者通俗歌曲),易于学生对节奏的表现。在开始时,我选了一句很简单的句子,如:1234请你跟我一起来,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方式念,这样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都存在雷同。于是,我做了一个示范,一边说,一边用手打击节奏,让学生感受。xxxxxxxxxxxxxxxxxxxxxx-1234请你跟我一起来1234请你跟我一起来-学生们也不约而

8、同的跟着模仿,并显露出极大的兴趣。老师和学生在你说我拍、我说你拍的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那么怎样用音符把这些节奏演示出来并让学生感知呢?在教学中,我会采用走过去,跑回来的游戏,让学生用八个一拍(x)走到规定的地点,又用十六个半拍(xx)跑回到原地,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时值感、空间感。通过这些形象的游戏,学生不仅认识了小音符,还学会了看节奏谱打节奏的方法。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我还用节奏制作一些卡片,在每出示一张可片时,学生马上就能感受它的节奏,并能用手拍出来。我还采用搭积木打节奏的游戏,首先在教师中凌乱的放几个正方形纸盒,选几个同学上来摆不同的造型,教师念节奏,每次加入不同的节奏、力度、速度。

9、然后在纸盒上写上一个不同的节奏,让学生按照从左至右正向、反向、回旋、螺旋等图谱击打盒子上的节奏。在这个个游戏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他们通过自己参与,不仅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一种成就感,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天生好玩,如果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学到知识,学生会很乐意参与到你的教学当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音乐教材在编排时大部分歌曲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歌词的节奏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在不断地变复杂,由二、四分节奏逐步向八分节奏、十六分节奏、附点节奏、切分节奏过渡。教学中如果联系学生语言的发展规律,抓好词句节奏的教学,那么我们的教学会更加顺利,学

10、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会更浓。3、身体律动,巩固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学生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示出来。动作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如在训练xxxxxxxxxxxx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学生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地我要求学生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动作来表示,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训练,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等。学生的兴趣都很高

11、涨,很多学生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节奏。这是符合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常性地拍手、拍腿、跺脚或捻指等各种不同的发响方式,用它来为歌曲进行伴奏,可让学生自由组合、编配伴奏,使他们自觉地深入探究音乐,从而感受到音乐的美。在进行伴奏教学中,千万要注意的是,伴奏不要过于简单化,以往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随音乐拍拍手、跺跺脚,而这拍手、跺脚又都没有什么要求,出来的声音一律都是强拍上的,久而久之,使伴奏训练成为机械化的动作,一听到音乐学生便机械地拍着手,而不会过分地注意所欣赏的乐

12、曲内容。4、模仿创编,表现节奏(1)采用流行音乐模写节奏。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通俗歌曲让学生演唱,联系节奏的划分。可以把乐谱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延长,但是没有具体的节奏体现,当学生在演唱时他们会感觉很别扭。这样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演唱的特点给乐谱划出正确的节奏,很快学生就能通过自己对歌曲以及节奏的理解把乐谱很正确的划分成:3323-35323-,然后让学生跟老师的琴声把乐谱完整的演唱出来。学生对于这种用通俗歌曲来练习节奏的方式很喜欢,因为都是学生喜欢的歌曲,学生在感官上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练习起来也很有成就感,从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结合古诗词模写节奏。根据歌词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节奏

13、形式,创编节奏。使趣味性融进音乐教育中,勤动手、多动脑,进行多层次的节奏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调动各感官并迅速地作出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如:xxxxxxxxxxxxxxxxxxxx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借用乐器创编节奏。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设计活动。活动做到少而精,要求尽量具体,并且设计出合理的程序,以确保让学生经过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创编活动1:第八册歌曲白桦林好地方X0X0X0X0(舞板)0X0X0X0X(三角铁)XxxXXXxxXX(小鼓)X000X000(大鼓)(二)感受音高,培养和声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是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听音包括对音高(也就是振动频率)的准确辨别、对音质音色(泛音不同强度产生的音质变化或不同发声体所发声音的特性)的辨别、对和声(若干音同时发响)效果的辨别等等。:通过歌曲教学,能有表情地演唱音乐小屋,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体会歌唱的快乐。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