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24285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人师者要多读书1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人师者要多读书 高闸中心学校 马学春为人师者,要多读书。这儿所说的“书”,并非专指教育理论书和所教学科的专业书,而是指包括自然、历史、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的书,兼收并蓄,胸盈五斗,方能成为不被难倒的人之师。“空袋难于自立”(富兰克林语),在这方面,笔者有亲身体会。一次带学生到一家乡镇企业参观,会议室旁有几盆花,一学生指着其中颜色略微发紫,形如梅花的问:“老师,这是什么花?”我对花草向来没啥研究,也不太留意,师范里学的一点生物知识早还给老师了。脑海里搜索了好半天,也没能说出来。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只好以“我也说不清”答之,至今想来也时常汗颜。此后,我找了一两本介绍花木知识的书来读读,平时也留心观

2、察一些树木花草,权作“亡羊补牢”吧。青年教师要靠读书充实自己。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谁也不能说学过了就够了。谁都必须随时随刻力求长进,永不停止。所以你们虽然是师范出身,还得继续地学,跟不曾学过师范的一样。”这番话对师范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尤为金玉良言。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战线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现代化的教育需要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来支撑。青年教师应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博学厚积,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养,为增强教学业务能力打坚实的基础。中老年教师要靠读书来更新自己。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这是优势,但经验毕竟来之于昨天。今天,时代变了,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也多了,教书育人的方

3、法也在变,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上一堂课,已逐渐成为历史,中老年教师唯有通过读书学习、掌握新的教育信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像徐老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而读书能为这条“河”提供“源头活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得好:“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随着你的阅读积累,使你掌握的知识和教给学生的知识之比成为10:1、20:1及至30:1。”“天天不间断地读,就像潺潺的小溪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如果我们能像苏氏提倡的那样去做,备课时必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讲课时也

4、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也就指日可待了。 读书,一个曾经疏远了的名词!“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曾经陌生了的口号,如今,正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成为教师生活灿烂的一部分。通过广泛阅读,教师提升着品位,丰盈着生命,精彩着人生。投身读书活动的我,也尽情享受着其中的乐趣,悉心体验成长带给我的甜蜜。回首我的读书生活,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一、曾经的我不读书 我踏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久而久之,我便有了优越感,自认为凭所学应付小学生已足够,便失去了继续读书的动力。靠着平时积累的这点家底跌打滚爬,成长的步履自然十分缓慢。后来,上级提高了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便开始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和本

5、科段的函授学习,才重新搬起教育理论书籍,但那也是极具功利色彩的简单应付,考完后便弃之不顾,算不上真正意上的读书。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手捧教材和教参,混迹于不读书者行列,昏昏然重复昨天的故事。二、后来的我读点书课改启动之际,有幸聆听多场著名专家、学者的讲座,使我经历了一次思想启蒙。讲座者底蕴深厚,视野开阔,引经据典,名篇佳句信手拈来,可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给我以深深的启迪。我想,他们如此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归根结底有赖于多读书。高山仰止,我自惭形秽。于是,我在心里说:要读点书!在教改的浪潮中,唯有读书学习才能跟上形势,站稳讲台,才能不愧对“教师”这一光荣称号。于是,我自费订阅了

6、小学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文摘周报、读者等刊物,接纳窗外来风,丰富知识内涵;也捧起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于永正文集等书籍,徜徉于名家大作,探寻成功者的足迹,呼吸教改的新鲜空气。学校开设了阅读积累校本课以后,作为该项课程的倡导者和实施者,我也拿起孩子的书来读。四大名著青少版、鲁宾逊漂流记、淘气包马小跳、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作品的阅读,使我缩短了和孩子的距离,找到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融洽了师生关系。午间半小时的集体阅读,广播里丝竹声相伴,我与孩子一起漫步书林,体验着“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陶陶”的快感,好不惬意!三、现在的我不离书于是,尘封多日的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文

7、集重新摆上了案头,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走近教育大师、情境教育的诗篇、教学工作漫谈装入了随身携带的背包;新购的玫瑰与教育、不跪着教书、我的教育苦旅等随笔新辑也成了我的挚爱。入夜,拧亮台灯,放上一段舒缓的乐曲,“红袖添香,坐拥万卷”,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边读边思,与崇高精神对话,和名家大师交流,每每到心领神会时,不禁击掌叫好;而至深奥难懂处,则凝神冥思,忽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快感。夜,静悄悄,青灯黄卷,孜孜不倦。窦桂梅老师说:“每次读书至深夜,甚至凌晨,我总是感觉自己生命的花朵在黑夜中尽情地舒展绽放。”我虽未达这一境界,但尽情呼吸书中飘逸的芳香,却也心旷神怡!于是,不知不觉,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8、“三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言而无味”,似乎丢失了一件珍爱的宝贝。与此同时,书也不知不觉改变着我的生活:在书中,教育大师魏书生告诫我:“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少说多干,养成习惯!”于是,我的心不再浮躁,换之以平常的心态、快乐的情绪,精神抖擞去迎接每一天,快节奏、高效率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充分享受为社会尽责的快乐。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于是我在忙碌了一天后,理一理思绪,欣然提笔,把一天中的教育教学所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我的工作变得更理性,更具创造性。在书中,李吉林老师动情地倾诉:“多少次,多少回,小鸟之歌在我心中鸣唱。歌声中,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智慧,儿童的情感,让我激动不已。”深深的儿童情结促她奏响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三部曲,也启示着我拥有一颗童心,做一个长大的儿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何等重要!于是,我俯下身来,以古典的心态倾听花开的声音,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叫好,也为自己润物无声的教育而自豪。在书中,肖川博士告诉我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吴非老师提醒我千万别跪着教书,于永正老师教给我语文教学的“五重”艺术,窦桂梅老师给我诠释着她那经典的“三个超越”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精神的呼吸,成长的助推器。它如此细心地滋润着我的心田,丰富着我的世界,舒展着我的生命。因此,我要大声说:“读书的感觉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