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240258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引领数学教育改革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幼儿园数学教育到底教或是不教,怎样教,教什么,成了许多幼儿园教师困惑的问题,本文由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数学的广泛应用性,课程的整体效益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剖析了传统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教育 改革长期以来,我们往往习惯于用传统的知识观看待幼儿的数学教育,以传统的学习观看待幼儿的数学学习,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高系统性、高结构化的教学。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以新理念改革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势在必行。

2、一、重视幼儿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淡化静态的知识、技能的传授静态知识的学习是有限的,无穷的知识需要个体主动的探究,终生教育理念的幼儿发展观强调的是学会学习。就数学而言,培养幼儿喜欢数学的情感态度,能够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基。而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却是过于强调静态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如“会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等均是以概念的掌握、技能的学习为主,而对于诸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欢数学,感兴趣于数学的操作、探究”“喜欢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等幼儿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往往不加重视。因此,在考虑数学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时,教师往往把诸如:

3、“让幼儿认识三角形以及作为其特征的三条边、三个角”“学习2的相邻数”“让幼儿知道正方形有4条一样长的边和4个一样大的角”等要求幼儿理解、掌握甚至背诵的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特征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幼儿数学建构模式的差异性,忽视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自信、习惯等情感态度的培养。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甚至不顾幼儿的需要把40以内的连加、连减、乘法口诀、珠算等小学二年级以上的数学课程内容也强教给了幼儿,还美其名为“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当然,剥夺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学习的机会而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也能使幼儿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些抽象解题的要求。但是,幼儿虽然能算得又快又对,当呈

4、现给他的是实物时,他却又无法解决。同时,幼儿易学易忘的记忆特点与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也告诉我们:或许经过两个月的暑假,上了小学的孩子早忘了以前所训练的东西。这也是一些对幼儿进行专门训练的兴趣班,培养神童班无法长期在幼儿教育中立足的原因。因此,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纲要科学目标4),改革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重视幼儿数学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才能使幼儿园数学教育不走老路。二、重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由于过于重视数学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忽视了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目标是以直线式的递进

5、方式展现的,如“2”的数量学完了,才学“3”的数量;“5的分解组成与加减”学完了才能学“6的分解组成与加减”;最后学编应用题这种把幼儿数学概念的建构模式简单理解的观念,一直干扰着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改革,造成了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指向单一性、内容枯燥性、形式小学化等弊端。数学学科本身的表面系统性,使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以正规性的集中教育活动为主,把数学课当成了幼儿学数学的唯一途径。虽然,早在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后,我们就提倡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游戏与活动,也因此把数学课更名为数学教育活动,小班称为数学游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实际上仍是上课。这势必造成了幼儿除了

6、在30分钟以内能获得数学体验外,其余时间无法保证。往往,教师们会把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数学因素忽略了,而只注意画得美不美、涂色好不好;外出游玩时,更多的是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环境的优美,而忽视了引导幼儿观察存在于环境中的数学;幼儿游戏时,只重视了游戏的技能,而忽视了游戏中的数学学习和运用。其实,数学的广泛应用性使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由于只重视集中教育活动中的数学学习,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在一日生活中存在着数学教育的内容,忽视了把数学教育目标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错过了许多宝贵的教育良机,失去了许多让幼儿学习数学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重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重视其源于生活,是人类为了方便

7、交流方便认识世界而产生的,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比如,幼儿外出乘车,有“大”的车、“小”的车;有1路车有5路车,幼儿周围的人,有“高”的、“矮”的;午睡时,有的睡“上”铺、有的睡“下”铺;户外体育游戏到“后”操场,放学了家长来幼儿园“前”门接;吃水果时,老师把一大盆的水果分给小朋友一人一个(许多可以分成许多个“1”),家中衣橱里的衣服,有爸爸的、妈妈的、我的,有春季的衣服、夏季的衣服、有不同布料的衣服(分类)所有这一切,无不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的数学与教育目标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幼儿是很容易获得学习的机会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成人世界的概念过早地强加给幼儿,或许

8、,幼儿现在不懂得说出长方形与球体的不同特征,但是,只要他能从一堆积木中找出他想要玩的球,知道这个圆圆的可滚动的东西人们称它为“球”,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幼儿已建构了他对于球体的基本认知呢?或许,幼儿无法很明确地告诉你长方形与长方体的特征区别,但是,当他进入小学后,他能很容易的把他在幼儿园游戏中所获得的图形感知经验运用于较为抽象的解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判定他在幼儿园游戏中所获得的对图形概念的建构的有效性呢?三、重视课程的整体效益,引导幼儿多途径学习数学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遵循的是“教师讲解示范在前,幼儿动手操作在后”的教学原则,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模式为“教师讲解演示教具幼儿(模仿)操作学具教师讲

9、解幼儿操作情况”,从表面上看,也强调让幼儿动手操作,但是,幼儿的操作仅仅是对教师讲解示范的机械模仿、重复、再现,幼儿接受数学知识更多是凭借记忆,而无法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使所学的知识内化,当然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虽然,有些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强调了“三前、三后”的原则,改变了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幼儿操作在前教师讲解示范在后师生共同讲评”的模式,但是,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启发引导幼儿学习时,只考虑一般水平的幼儿,无法顾及个别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的发展需要,在方法的指导、言语要求、操作示范上均把所有幼儿视为一体进行教育,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存在层次单一性,缺乏趣味性,甚至材料

10、唯一性等现象,幼儿的个体差异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开展,许多教师也力求在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上体现层次的差异,如“8的分解组成”,教师提供的材料有实物、点卡、数卡,这似乎已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种层次,但是这种材料的表面层次性是否真正的符合每个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是完整的个体,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完整的认识,而不是零碎的认识,因此,我们不能把课程的综合仅仅看成表面上的学科综合、手段综合、形式综合,而应是课程整体的自然的相互渗透。既然我们认同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即课程”的观点,也认同了幼儿是完整的独立的个体的观点,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认同幼儿园课

11、程的整体性,而要把幼儿数学及其他学科相互割裂呢?比如,幼儿外出秋游,捡拾了许多的贝壳、小石头、树叶、树枝、树荚等他们感兴趣的小东西,教师为什么不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把这些物品带回幼儿园,引导幼儿“能不能把它们分开放在架子上,放一堆不好找也不好看”,这时候的分类活动既是教育目标,又源自于幼儿的兴趣,幼儿自发探究的分类方法可能就会超出教师的想象了。当幼儿外出散步观察时,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汽车,回幼儿园后把看到的汽车表现出来,并进行分享交流,让幼儿的方位知觉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当幼儿在结构游戏时,他们运用积木堆高,把大积木排在一起或大积木与小积木相间排列时,实际上他是在排序,在建构他的空间思维

12、。体育活动时,“报数”、“请第一组的第二个小朋友出来”等既是数字的感知教育,又是序数的学习,幼儿能够非常容易理解序数的意义。有心的教师能够恰如其分的引导孩子,如在游戏结束时引导孩子观察作品,进行描述,把数学词汇、幼儿作品中蕴含的数学规则等成人世界的名词,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此外,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会遇到许多收拾玩具物品的时候,有心的教师会把它当成是引导幼儿了解数的组成、进行分类操作的最好时机。比如“把娃娃家的两个娃娃放一起”(1+1=2),“把这边一块块的积木放入大筐中”(许多个1合起来是“许多”),“把这筐玩具放进玩具架”,可让幼儿时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感知集合”、“分类”

13、等操作。同时,幼儿学习数学不应看成仅仅是手的操作、手眼的协调,充分发挥园环境的教育功能,想办法让环境活动起来,使环境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可激发幼儿多感官地学习数学,使环境真正达到应有的教育功能。比如,在幼儿园楼梯的台阶上标上不同颜色的数字和图形,可让幼儿边上楼梯边数数,在天天的“玩”楼梯游戏中,幼儿不仅达到手、口、眼协调数数,更可达到手、口、眼、脚、脑的协调数数,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认数、点数;师生共同布置环境时,引导幼儿对所要布置的版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可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教室里挂个时钟、贴上一日活动的时间表,教师在每一个活动前后有意告诉幼儿时间、引导幼儿把时间表上每个环节的时间与时钟联

14、系起来,不仅可培养幼儿对时间的认识,还可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装花片的篮子外侧粘贴上一个花片,同时也在这一篮花片所放的架子上的位子也粘一个花片,便于幼儿收拾玩具,也让幼儿进行“分类”“一一对应”的学习;把班级的标志放低,让幼儿感知数字在幼儿园里的运用情况;为每个幼儿编座号,在幼儿使用的杯子、毛巾架上写上他们的座号,(小班可在号数旁贴上小图片),让幼儿在天天的使用用品中认识数,体会“一一对应”,了解数字与他们生活的关系。对幼儿来说,数学学习应侧重于对数概念的感知,而不是在于数概念的掌握。幼儿数学学习的途径存在于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中,我们要非常注重课程的整体效益,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年龄段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均有其自己的特点,但这并不等于告诉了我们幼儿对数概念的建构,也是直线式的、机械式的。加德纳说“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在不断的与事物的矛盾冲突中获得同化与顺应的平衡中建构起来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单纯的表面的方式,来让幼儿学习数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成人)“应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可以学到数学,关键看教师能否相机引导,给予幼儿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