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232456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汤希雁老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领学生走进知识“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教学的几点思考南宁外国语学校 汤希雁【摘要】本文以“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具体的教学案例为载体,感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整合使用三套教材的资源;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知识。【关键词】用教材 改变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带着知识走近学生”的,把经过自己细嚼漫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记住知识、记住结论,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围着考点转。这就使得基础教育的教学几乎演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学,课堂上

2、学生是学知识、教师是教知识,考试的重点是考知识,似乎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实际上知识并不代表一切,“因为知识代表的是历史,只有掌握了方法,才是教学生真正地拥抱明天”1。教会学生学习是新课程实验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2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从我知道新课程标准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中实现教会学生学习这一重要理念?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教会学生学习,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带着知识走近学生”的做法,要“带领学生走进知识”。 怎样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

3、,实现带领学生走进知识呢?1 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以下简称人教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以下简称山东版)以及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以下简称江苏版)。这些教材的编写人员中有的就是参与制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可以说教材就是他们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解读。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以及自己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这三套教材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有关材料,也可以是把三套教材中的有关材料重新组合

4、为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资源,以便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复制知识。在准备“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这一节课时,首先,我查阅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标准: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其次,我翻阅了三套教材,发现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是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知识来体现和落实“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这一内容标准的:人教版的P7思考与交流是(1)“如果要除去粗盐中的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2)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你设计的除去离子的方法中有

5、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江苏版在P18中有“主要含有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氯化钠”;山东版在P56的本章自我评价中的1(2)题是“设计从食盐中除去所含碳酸钠杂质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为什么三套教材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利用粗盐的提纯来落实“物质的提纯”这一内容标准呢?我认为这与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分不开的。学校课程要反映先前的知识体系,但重要的是跟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统整,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只能死记硬背。关注学生生活

6、的当下时刻,实际上要求的就是让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经验世界,关照学生的现世存在。 3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调味品,对于它,学生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如此熟悉又重要的物质,它是怎样来的?在这里,学生应该知道也可以通过学习知道的。加之学生刚刚通过实验,复习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以通过过滤这种物理的方法除去,并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把溶液变成固体。经过分析学生知道这样得到的盐仍然不纯,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是无法食用的,那么怎样才能除去这些可溶性杂质得到食用盐呢?可以说,无论书上有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都是教师和学生此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且通过初中化学

7、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物质的检验和提纯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刚刚学习了SO42-的检验,知道了如何根据溶解性表选择试剂,因此学生已经大致知道如何选择试剂来检验物质和除杂,也知道杂质转化为沉淀之后要过滤除去,因此,此时研究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另外,通过研究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对学生全面地考虑物质除杂时试剂的选择、试剂的加入顺序以及实验操作的选择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2 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是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程理念指

8、导化学教学,要确立新的教学观,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和权威的化身,也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器”。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改进教学方式。力争通过探究性教学、体验性教学、交往性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方式生成新知识、建构新知识,并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在进行“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想到了我以前的2012届高三学生在二轮复习时碰到

9、这道题“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4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 (C)(D)”时,无论我如何解释,总有少数学生,你让它做上述原题就没问题,但一旦对上述题进行变型或者是让他自己来分析有几种情况时,通过率就会明显降低。针对上述情况我进行了反思:我讲出来的分析过程是我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过程,不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会做上述题,应该是记住了结论,但并没有真正达到对有关知识的建构。原因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课堂上没有留

10、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建构知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进行“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就一直想: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建构该知识。要想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那就必须有时间保证,于是,我就准备在高一上学期第三周的星期一用一节课来实施,在上课之前我一直犹豫,把课本上的“思考与交流”作为一节课来学习是否合适?后来又想:既然新课程提倡教师是“用教材教”,那我就有权选择教学内容。经过对学生的起点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学习内容的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步骤设计为: 让学生回忆如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在知道了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aCl2、CaCl2、硫酸盐

11、等)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MaCl2、CaCl2、硫酸盐)杂质?让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就如何选择试剂进行讨论。 组织学生就试剂的加入顺序进行讨论。选择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讨论 ,再通过交流、评价得出结论 最后由教师点评。3 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知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发展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他们的差异性:不顾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提供的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学,并在相同的时间里讲述相同的内容。从表面上看,这种“千人一面”的课程与教学似乎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平衡性,也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但过于注重学

12、生共性的发展却有悖于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发展的特点。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自然也就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便通过化学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化学知识的殿堂。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加以引导,以免学生的学习偏离学习目标太远。在进行“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的课堂教学时,我先后提出了二个问题:首先是让学生回忆如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MaCl2、CaCl2、硫酸

13、盐)杂质?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仅仅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引入起铺垫作用。第二个问题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评价等活动来完成。S1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当我让学生就第二个问题进行讨论时,有的学生的思路较乱、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因为已经填好了表,知道要先选择试剂;还有的学生是根据“思考与交流”中的(2)去思考(为了节省时间,在上课前一周的星期四,我已布置学生课后完成教材P7的表格的填写)。针对上述情况,我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了分解,大概是在学生讨论了4分钟左右,我提出下列问题:要想除去NaCl中的MgCl2、CaCl2和硫酸盐,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

14、么?学生的回答是“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试剂要过量”、“在最后一步要除去最后一次加入的过量的试剂”等。可是我想得到的回答是:首先是选择试剂,很明显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于是,我就一边按照学生的思路引导下去,一边思考:在什么地方可以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正轨”?当然,绝对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你应该怎么做”。经过师生的交流,终于就“要把杂质尽可能的沉淀下去,最好选择生成难溶物。要想生成难溶物,我们首先应该做什么呢?”这句话,把学生的思路理顺了。但我自己觉得,这个问题如果通过学生和学生的交流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更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因为当时有点着急,就采取了“引导”的方式,实际上是我控制

15、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思维。这实际是一种师生问答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图示如下:S1由于是高一的新生,升入高中不久(12天),面对新老师、新同学,要想让他们畅所欲言,一定要解放他们的思想。我在上第一节高中化学课时,就对以后上化学课的方式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方式作了一个初步介绍。让他们知道:在课堂上交流你的学习心得、体会、成果时,重要的不是结论的对错,而是你思考的过程。即使是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第一:锻炼了你的胆量和表达能力,第二:你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第三:通过交流和倾听,你可以找出你的错误或其他同学的错误。通过你们不断的学习,不断地交流,你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结论,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16、当然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我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交流试剂加入顺序之前,我就说过“下面就请同学上台来展示并讲解,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看看他(或她)说得对不对,并就你觉得疑惑的地方提出质疑,大家还可以相互辩论”。当然,学习方式、方法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不断的加以引导,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这节课处理得较好之处是让学生就试剂的加入顺序进行讨论、交流、评价那一段,课后我对着录像进行了一个统计,这一部分的学习用时约24分钟,全班54人,有13位同学进行了交流。而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我的作用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当第一个同学展示并讲解了他的加入试剂顺序时,我就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与他不同的加入顺序”,当第二个同学讲述了自己的加入顺序后,我又提示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