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225017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的语文课应具备的要素 襄汾县第一小学校 张文丽我以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具有“博”、“活”、“情”、“实”四个要素。 一、“博”,指教师的讲解要有广度和深度。它以教师本身的学识和修养为基础,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上。 作为学生引领者的教师,首先应有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教师的学养越高,引领学生所达到的境界越高。我们常说,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如果教师本身“水之积也不厚”,则必然“负大舟也无力”。教师自身的学养不够或对教材缺乏深入的钻研,不管形式如何新颖,课堂气氛多么热闹,这样的课也是缺乏内涵和底气的。 教师的学养越丰厚,课前的准备越充分,对教材的把握才会更准确,对文章

2、的分析才更深刻而到位,讲解才更潇洒自如;课堂上,教师才能信手拈来,广征博引,才能更好地拓展延伸,扩展学生的视野,才能更好地联系现实人生,去启迪学生的思维。以“博”为基础的课,自有其令人回味的魅力。 二、“活”,不是指表面的热闹,更不是教师的放任。“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要活跃,二是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把握要有效而灵活。 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应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不要总以“传道者”自居,而把学生当作容器来“灌”,当作观众来看自己的表演。课堂应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应是在倾听、交流中的有效沟通。学生要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

3、己“主导”的作用,学会当“导演”,甚至当“幕后英雄”。要多给学生“出场”的机会,让他们能“登台表演”。课堂上,要能听见学生的读书声、答问声、讨论声甚至争辩声,要能看到学生勾画和批注,要留有时间让学生动笔写作。 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还应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教师不要总是用预设的所谓“标准答案”来评判学生的对错,要善于发现学生答问的合理成分,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其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课堂有效而灵活的调控反映了教师的机智和能力。“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课堂教学的进程、内容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生,根据课堂的变化,根据学生“抛出”的问

4、题,根据自己所发现的情况,灵活地应对,及时作出调整,以无招胜有招,乃为高招! 三、“情”,是指情趣和情感。 语文课堂应是情趣盎然的。“无情趣的教学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学”,“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于永正) 要把情趣带入课堂,教师就应少一份呆板与冷漠,多一份智慧与情感。课堂上,教师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或者一个暗示的眼神,一个幽默的手势,一次激情的示范,一次精妙的点评,一句热情的鼓励,往往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心领神会,豁然开朗,内心温暖。一堂富有情趣的课,应该是学生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和理解的课,是学生能无拘无束表达自

5、己真情实感的课;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课,是学生有求新求异欲望的课;应该是学生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身心愉悦的课,是学生获得了审美体验的课。 语文课应该有情感的熏陶。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忧国伤时,还是思乡怀人,不管是长亭送别,亦或建功报国,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无不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讲解上,还应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触摸作者跳动的心灵,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品中人物的悲而悲,喜而喜。教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经受洗礼,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使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获得智慧,提升人格。 “情”,正如花朵上晶莹

6、的露珠,正如鲜花所散发出来的诱人的清香有“情”之课才会鲜活动人。所以,教师应带着满腔的热情走进教室,应带着对学生的爱走进教室。一份爱就是一湾滋润学生心田的清泉,一份情就是一片种在学生心中的绿树有“情”之课自会绿意盎然。 四、“实”,指实用、实在。即教师所采取的方法、手段要实用,学生要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堂课,不在于教师变换了多少形式,而在于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兴趣;不在于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手段,而在于学生是否在积极的思考;不在于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在于是否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堂好课,教师应能抓住关键,直击问题的核心而学生印象深刻;一堂好课,目标应相对集中,而学生学得透彻,掌握得牢固;一堂

7、好课,教师应循循善诱,而学生思维激荡,灵感勃发;一堂好课,应是教师巧加点拨,学生即豁然开朗;一堂好课,教师举重若轻,而学生却全身心投入。一堂好课,学生或者得其“法”,或者获其“识”,或者感其“情”,能真正有所“得”,这样的课,方可谓“实”也。 要落“实”,我们在教学时就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落“实”,就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出发来安排我们的教学;要落“实”,就要让学生多“下水”,多动手,就要给学生留出时间,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读,去背,去思,去写。须知,“欲求真经须徒步”,本事是练出来的,而非教师讲出来的,勤师往往培养了懒学生。“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生没有“下水”的机会,是难以“知冷暖”的。 在这四个要素中,如果“博”为基础,“活”当作一种手段,“情”作为一种催化剂,那么,“实”则是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