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221078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9修改后研究方案: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四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基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品质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从中小学教育的角度来看,所谓“学习习惯“,是一种“在后天,经过长时期,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自动化了的心理、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习惯作为一种心理、行为倾向,首先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人们的行为中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属于非智力因素;其次习惯是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后,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只要再遇上相同的刺激,人们就不需要任何外力的促使就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相应的心理、行为反应。学习习惯呈现出两大良好品质,即有益性和迁移性,前者是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身心

2、健康,有益于学习。后者是指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另一种良好习惯养成具有积极影响。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对学生有巨大的作用。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洛克告诫老师们:“凡是能够使他们养成习惯的事情,都值得做导师的去当心,去注意,因为它的影响是不小的”。并还进一步的指出:“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尔则认为,如若缺乏驱力,则习惯不巩固;习惯不巩固,则学习等于零。把一切的学习都归结于习惯的形成和习惯的巩固,可见习惯的巨大作用。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在

3、论述优良习惯对人生的意义时,则阐述得更为透彻。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虽然乌申斯基谈的是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对“人生”的重要影响,但对学习很有启发意义。学习习惯对于学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从上文学习习惯的定义可知,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对学习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另一方面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这

4、种习惯或方法,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的提醒,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就能去做。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科学的学习方法自然而然的得到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所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初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是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用好的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二)基于国家法律和政策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第四款规定: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

5、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同样,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也指出:“切实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7150号)中,明确指

6、出“对学习成绩在后的20%学生分布较多的学校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切实解决教学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按“德育导师制”的要求,明确辅导教师,开展针对性的个别帮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各地各校要了解掌握学习成绩在后的20%学生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后20%学生与前20%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化情况、后20%学生的学校分布变化情况,研究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和促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 从这些国家法律政策和地方条例等可以明确看出,学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低起点学生,改善低起点学生学生校园生活品

7、质。(三)基于我校初一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我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初中,生源主要来源于城镇小学和附近农村小学,其中农村生源占25%左右,生源的差别和各自家庭环境的背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差别较大。在我校,经常听到初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谈论学生的习惯问题,他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时最费精力的更是如何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班主任和家长交流最多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习惯。因此学校和老师越来越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问题,关注那部分学习习惯存在着问题的学生。那么目前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究竟怎么样?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索性的研究。1研究步骤第一步,对我校初一年级部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15位以座谈

8、会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两个月以来学生学习习惯状况。话题1.目前我校初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怎样?结果:所有被调查的老师一致认为每班有15位左右的学生存在着学习习惯差的问题, 课堂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问题最明显,包括上课时不能迅速准确地施行教师的教学指令,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积极主动对待老师提问,作业书写不清楚,错误率较高,完成率低,不能及时订正作业错误,而且各班均有抄作业现象。话题2.你认为造成这些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有哪些,分别是哪些层面的?结果:所有被调查的老师一致认为,造成学生不良课堂学习习惯的原因包括:(1)小学六年长期形成了积习,所谓“习惯成自然”,在相比小学更繁重的初中学习中,

9、这些习惯更加暴露出来了;(2)家长意识和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作业问题的原因包括:(1)一直以来形成的作业态度马虎随便的体现;(2)初中相比小学,学业难,作业量多,学习基础薄弱、能力低、作业习惯原本就较差的学生增加了作业错误率,甚至导致他们不能完成所有作业;(3)长期以来,老师自身对这部分学习习惯差且学习薄弱的学生有着和其他学生相同的作业要求,并且缺乏相关的必要的作业指导;(4)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与作业,或者家长忽视对自己孩子作业习惯的养成。话题3.你认为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是否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有者很大关系?结果:认为,从月考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成正比的

10、,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也是习惯不好的学生。所以,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学习习惯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步,根据上面教师座谈会的结果,学校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班级内学习习惯差而导致学习成绩差的15位学生,共165人。(问卷调查表附后)第三步,研究结果分析从教师座谈会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初一年级教师广泛认为,目前我校有部分初一学生存在着由于小学长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得不能适应初中生活从而表现出一系列更加明显的课堂学习和作业习惯不良等现象。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成绩落后的最主要原因。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可以看出,这部分被调查对象的学

11、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听课、做笔记、回答、练习)、课后学习(复习、作业、作业检查和矫正)等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习惯问题。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生都能正视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希望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督促下纠正不良习惯。鉴于以上背景分析,我校把“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确定为学校核心课题,研究此课题,既能有效改进目前初一低起点学生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较高的长远意义。二概念界定和研究指向我们认为,本课题“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中,“低起点学生”是一个相对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不佳而导致学习能力

12、弱、文化学习成绩在及格左右或低分段的学生。 他们智商没有问题,但自制力差,课堂学习行为和作业随便,缺乏自觉学习意识,学习细节和问题多,且这部分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氛围。“学习习惯”主要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作业习惯。通过对课题“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合力,帮助初一“低起点”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三、理论依据(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得培养初中生良好学习品质成为可能伴随着初中生生理、心理发生的显著变化,其智力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这种智力进步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在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3、由于初中生各种基本智力因素如言语、感知觉、记忆、想象及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得他们能更轻松。更快捷、更有效的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在质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初中生认知结构及思维过程的具体变化上,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等手段,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及成功率。 这些身心发展变化使初中生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成为可能。(二)初中学习的特点,对学生学习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小学期间,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学科也相对简化,主要学习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课程。语文主要是识字教育和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数学主

14、要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并没有细 化了的完整的学科知识。老师的教学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观性,而不是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内容相继增加,历史、地理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精确性,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

15、培养,初中学习区别于小学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初中生必须养成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习惯,并对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早在1921年,著名教育家、学者楚图南先生就十分注重少年儿童成功习惯的培养,写过怎样养成成功的习惯,提出习惯决定成败;中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就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做过调查研究,证明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直接、重大的影响;2001年2005年,孙云晓等主持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对少儿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证明行为习惯与人格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另外还有不少教育者从学科领域、地域差别等不同侧

16、面对学习习惯研究有所涉及。归纳起来,目前对于“培养学习习惯”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视野集中于证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对行为习惯的研究、对习惯与学生人格、道德之间关系的研究。而且研究对象是全体学生 ,研究范围多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不少教育者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工作进行总结,也取得了一些对学习习惯方面研究的成果。但针对学校特点和初一年级学生学习状况,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初一低起点学生”,并着重从培养初一低起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层面来研究,国内外研究者并不多。因此我校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挑战性。五、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了解和掌握目前我校初一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和成因;2通过研究,寻求培养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途径。六课题研究内容1.学校层面:学校创设适合初一低起点学生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