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21357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雪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看雪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看雪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看雪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看雪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雪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雪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雪教学设计王苗霞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练写带提手旁的三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盼望祖国回归的愿望。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词语搭配的妙处。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2、教学难点: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三、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台湾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五、学习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看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并且和课文中的词语宝宝交了朋友,今天这些朋友

2、又来到了我们这里,咱们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出示词语) 开火车读齐读词语。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谁看雪?那么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台湾小朋友看到商店橱窗里棉花做的雪)二、品读课文:(一)学习第1自然段过渡:台湾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指名说出示课件了解台湾的气候(二)学习第2自然段过渡:台湾那里没有滴水成冰的冬天,那粉妆玉砌的世界对台湾孩子来说就成了梦想。那么他们看到的美丽雪景是什么样呢?1、 出示图画观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加入你就是站在橱窗前观看雪景的其中一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会怎么说?2、 指导朗读第2小节(读出对美景的向往和喜爱)

3、(三)学习38自然段1、通过看图我们知道了台湾小朋友是喜欢雪的。言为心声,其实从台湾小朋友和老师的对话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雪的喜爱。下面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38小节,边读边画出小朋友向老师提出的问题。2、交流反馈: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孩子们问。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朗读句子(读好问句、读出好奇、读出向往)(1)你想一想,孩子们希望老师怎么回答啊?(不算太远)(2)是的,老师就是这么答的。可是到底远不远?(看看中国地图,其实很远啊)(3)那老师为什么说不算太远呢?(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其实还有别的原因,

4、等下孩子们通过读书你就知道了。3、让这些句子回到文中,分角色读文(四)学习911自然段1、过渡:老师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接着就给孩子们讲起了童年玩雪的情境。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自读第9小节,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2、 交流 读句子谈原因随机朗读3、 比较句子: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冬天,天上下着雪花,地上有厚厚的雪,树上积着雪。到处一片洁白。4、朗读本小节(可以带上动作)(引读)师:有一年,老师她离开北京去了台湾。来到台湾的第一年冬天,那里温暖如春,没有下雪。她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北京正在下雪,她想起了

5、童年玩雪的情境。生读师: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老师的年龄渐渐大了,她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可是她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她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生再读师:很多年过去了,老师可能已经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老师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这年冬天,她又想起了家乡的雪景,于是她含着泪水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生又读5、这么美丽的雪景,台湾的孩子们却没有看见过啊。这时他们可忍不住了,出示: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A.台湾孩子这时的心情怎么样,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很着急,台湾孩子真的盼着到北京看看真的雪)齐读句子。B.什么叫争着问?(七嘴八舌,争先

6、恐后) 大家再问一次。6、师:接读-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指谁?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台湾孩子来北京看雪。)三、总结升华: 假如你是北京的小朋友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什么?反思:上完课,劳苦和疲惫九霄云外,惊讶和欣喜让我激动不已。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而作为老师,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欣赏他们的言行,学会领悟他们的深情是何等重要啊!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语文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

7、来的,它将“具体的儿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课程意识。那就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他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热情让你吃惊,他们发挥出的巨大的潜能令你震惊。放开手,学生会走得更好。以前,我们对学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教师“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学生胆小怕事,不敢跃

8、雷池半步。如今,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已经成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产,然而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这种角色的变化,的确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对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请所有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吧!”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声音。我坚信,学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来自课堂的、来自学生的资源吧!真正实现由“老师教我学语文”转变为“我们一起学语文”新授课:看雪主备教师:

9、王苗霞授课班级:二五班 执教时间:2012年10月23日参加人员:张艳娜 冯真真张艳萍 刘秀花 李燕飞看雪说课稿一、说教材 看雪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课文。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以对话为主,内容贴进学生心理特征,前面语言浅显易懂,师生最后的对话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二、说学情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好奇,爱玩爱动,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对课文蕴含的“海峡两岸人民旗幡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有困难,对话与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因此需要适当指导

10、。三、说教学目标针对课文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时如下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难点:从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五、说设计理念本课以对话为主,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必作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对话中感悟台湾学生向往祖国北京,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台湾小朋友一起玩的心情,从而使学生在台湾和北京本是一家人的亲情种经历一次熏陶。六,说教法、学法本文内容和儿童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

11、感情难度较大.教学本课我采用图文结合,换位思考,合作探究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促使学生乐而不疲地把书读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获得情感的体验。 创设向台湾小朋友发出邀请的活动,激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七、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更正上节课生字作业中的写错得较多的生字。(这一环节以生字复现的方式检查巩固了第一课时的知识。)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谁看雪?(二)、品读课文:(一)学习第1自然段过渡:

12、台湾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指名说出示课件了解台湾的气候(二)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图画观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说)加入你就是站在橱窗前观看雪景的其中一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会怎么说?2、指导朗读第2小节(读出对美景的向往和喜爱)(三)、学习311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2、 配乐朗读阅读教学应有层次性,目的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获得情感的体验.(四)拓展假如你是北京的小朋友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什么?这种合符学生心理的邀请活动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邀请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这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运用,对今后将产生持久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