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20267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地方高校是与区域联系最为紧密的创新组织,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速器和孵化器。*区人大常委会就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校地双方认识、协调机制、资源共享、设施配套等方面分析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提高校地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校地资源共享、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在*高校发展环境、加强领导搭建校地合作平台等对策建议,对于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具有借鉴意义。 高校是人才聚集、智力集中、文化资源丰富的场所,有着巨大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科技优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创新转型,需要高校的

2、人才和智力支撑。高校与政府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双方共同发展。为此,*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今年4月开始,采取现场考察、查阅资料、多次座谈等形式,对区内七所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高校入驻*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府将引进高校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引进高校、推进高校建设、立足高校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工作。自02X年以来,先后引进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学院、*电讯职业学院、*交通职业学院、*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交通大学、*能源职业学

3、院、*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军医大学8所高校,除第三军医大学*校区正在建设外有7所高校实现招生,在校生总数近6万人,其中位于*XX县区的*交通大学和位于*新城的*工程职院在校生最多,分别接近1.2万人。目前,实现招生的在*高校公办3所,民办4所,其中本科1所,专科所;总占地面积60662亩(其中从大到小依次为*交通大学239亩、*工程职院078亩、*交通职院2.2亩、*电讯职院596亩、*能源职院55亩、公共运输职院5亩、*航天职院280亩),建筑面积 13.1万m2,其中体育场23.89万m2,其它文体场馆.7万2,图书馆藏书527.57万册;在*校区学校总投资34亿元,高校年收入1.07亿

4、元;共有教师418人,其中教授340人、副教授911人、讲师1人、助理讲师94人;在*高校共设置院系62个,专业27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1个),实验室496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参与课题研究110项(国家级课题研究35项),累计申请专利721件、授权专利57件(其中通过区科委累计申请专利367件、授权专利193件,两组数据统计时间自22X年1月起),学生规模和教育水平均走在全市前列。 二、校地合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随着高校逐步在地方生根发展,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区科委、经信委、人社局等部门主动与在*高校加强合作,部分高校也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的落户和发展有力促进了地方城市建设

5、、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高校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入驻高校在用地、水电气等方面实施优惠,在*高校规划用地总面积070.4亩(含第三军医大学*校区4256亩),校园周边交通、基础教育、医疗、生活等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高校快速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校地建立了合作机制。一是出台*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在*高校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府办发2021号)和*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在*职业院校与区级相关部门开展深度合作的通知(府办函20X26号),在区教委内设立在*高校服务办公室,兼职联系服务协调在高校相关事务。二是大力支持民办高等职业教

6、育发展,从20X年起,按1700元/人/年的补助标准,其中区财政承担20,累计补助学校351.7万元。 (三)产学研结合驱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一是共同搭建了学校与企业的专利转化和校企合作平台,签订近30项科技合作项目(项目经费近千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二是在*高校与区内四个工业园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园区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三是推动科技创新,积极支持在*高校的科技研发项目,在*高校科技研发年投入16亿元,科研成果对接服务*经济转化年产出1.0亿元。四是完善专利资助,推动在*高校开展专利试点示范,去年5月*出台了*市*区专利试点示范企业(院校)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对专利试点示范院校

7、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四)探索了就业创业进校园模式。一是就业实践进校园。*区政府引导*企事业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和创新创业大讲堂对接;实施校企、校地共建就业创业和实践基地,鼓励企业车间搬进校园,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自202X年以来,高校毕业人数和在就业人数均连续三年增长。二是大众创业进校园。打造众创空间,创建创业孵化基地,举办创业大赛,开展创业典型评比表彰,实实在在支持创业工作。三是培训鉴定进校园。区人社局在电讯职院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基地,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水平鉴定认证服务;在高校组织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吸引人才留在。 三、存在的主

8、要问题 相关高校落户*以来,校地双方在互动融合,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校地合作认识不足。*是*市目前除大学城外第二大高校集聚地(永川主要以中职院校居多),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从而推动“两前三区一高地”目标定位实现的认识还不足,高校的发展未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统筹,相关部门缺乏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意识;高校对*实力及在全市的地位缺乏充分了解,主动融入地方的愿望还不够强烈。 (二)校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校地双方对开展校地、校企合作

9、还停留在低层面、窄角度的表面,在科技创新、产学研等方面合作的项目不多、带动性不强。一方面在*高校仍固守封闭式办学理念,缺乏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对于加强校地合作,促进高校与地方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深度、力度都不够。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没有真正把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作为己任来抓,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三)校地合作的机制体制不顺。校地合作领导机制与平台尚未建立完善,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与监督能力。在*高校服务工作联席会的议题大多集中在解决高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服务办协调力度不够,区级各部门与高校间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未按照将社会服务作为

10、高校核心职能的要求,成立专门负责与地方开展合作事务的机构。从实际效果来看,比如区人社局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给予000元/月/人的补贴,02X年全年仅发放4.万元。 此外,政府和学校均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与考核制度,造成部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比如数据显示,在*高校专利申请数量中只有一半是通过区科委进行申请的,高校的专利申请和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申报均未在区级层面进行统筹。 (四)高校资源共享程度不够。一是高校体育场馆、图书馆等未与地方共建共享,整体利用率不高。二是各类专家教授、文化艺术人才没有参与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去,人才资源校地共享不够。三是大学

11、生志愿者服务资源与地方共享不够,比如*区中心血库的采血车无法进入在*高校开展无偿献血工作。 (五)入户入住*的师生少。一是外籍学生迁入在*高校集体户籍比例低,落户*占比仅为2.8。二是常住*的教师、在*就业的毕业生少,近四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比例仅占161%。 (六)高校的总收入和科研投入等经济数据未纳入*统计。在*高校年收入约17.0亿元,科技研发年投入约136亿元,区教委、区统计局均未纳入区内统计。 (七)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主城尚有差距,公共交通出行不方便,基础教育、医疗、生活、娱乐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及其教职工融入地方的意愿不强。 四、建议 当前,*

12、在利用高校的资源和优势来助推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加强校地合作促进校地共同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校地合作重要性的认识。高校是人才汇集、科研创新的高地,充分利用好在高校的各种资源优势,与高校共同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实现“两前三区一高地”目标定位的重要举措。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高校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谋划、去安排,主动衔接、主动服务,提高在*高校的归属感和融入感;加大地方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为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引导高校把优势专业、人才培养、学科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紧密结合,实现高校与地方发

13、展共赢。 (二)进一步加强校地资源共享。一是加强校地体育资源共享共建,落实市政府关于体育场馆设施实施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设施共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提高*社会知名度。二是加强校地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文艺创作等文化方面的合作。三是整合地区高校志愿服务资源,提倡大学生志愿者无偿献血,实现志愿服务与社区需求有机融合、长期对接。四是发挥高校专业人才优势,建立完善各类专家咨询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进一步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一是统筹全区专利申请、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申报工作,建立项目信息库,将高校的专利申请、科技项目和成果的申报纳入全区统一

14、管理,享受与本地同等的申请申报奖励政策,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地方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支持学校与企业的专利转化等方面开展协作,建议区政府建立专项科研成果研发应用推广奖励基金,调动高校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全区的科技综合实力。三是支持高校建立研究所,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同设立国家级实验室、教授工作室、博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四)积极衔接市级部门将高校的科研投入、收入等经济数据纳入区级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口径,对做大*经济总量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进一步完善在*高校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出

15、行环境;统筹布局建设和完善学校、医院、购物娱乐等城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缩小与主城的差距,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吸引人才长住*。二是促进在*高校有序政治参与,增强高校入驻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加强团区委等群团组织与在*高校的互动交流,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团委书记兼任团区委副书记;推荐在*高校专家、教授等优秀人才选入市区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队伍;鼓励*各民主党派、科技协会、文艺体育团体等社会组织吸纳高校优秀人才;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和支持在校师生落户当地,促进其参与地方选举。此外,区级层面的政治荣誉、物质奖励应向在*高校师生倾斜,增强高校入驻*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搭建校地合作平台。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成立高校服务领导小组。建议由一名区领导担任组长,成立常设机构,落实经费和人员,按照校地合作的领域与内容的不同,建立校地合作目标管理考评体系,落实各部门单位的责任,督促其根据自身职能职责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校地互助互促,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内容总结(1)区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