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197402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思考中考在6月初结束,而大多数高中学校开学时间是在 9 月初。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个漫长学习“空白”期即几乎不学习的状态。学生在经历一段长假期后,就算脑中有物也一下调用不起来。再者初高中化学教材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的脱节比以前更为明显。有不少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 化学中考成绩接近满分的学生, 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中却落伍了, 几次令其难堪的考试成绩使他们认为高中化学太难学, 并对其失去学习的信心。我省现行的初三化学教材与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教材 化学必修1、 化学必修2虽然在学段上是衔接的, 但是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知识系统上、能力要求上、思维力度上、学习

2、方法上都有明显甚至很大的断层, 给高中的化学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 原因是大多数高中教师对初中化学教材很不熟悉; 不知道相关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所要求的层次和难度; 不知道作为高中化学学习所必须的知识预备中还有哪些漏洞。所以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认为高中化学难学、教师认为高一新生难教的双 “难”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就是初高中化学教材和化学教学在衔接上存在问题。为此, 高一化学教师必须首先熟悉高一新生的知识层次, 细心研究初中新教材与高中新教材的衔接问题, 给新生搭好桥, 找好知识的切入点, 解决双 “难”问题, 使高一新生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化学。一、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别。大家都知道全日制九

3、年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初三化学课程的定位是: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的一种科普性的课程。初中化学完成了从原来的“为少数人的化学”到“为全体学生的化学”的转变。从课堂的价值取向看,强调化学课程“工具论”意义上的价值;课程内容注重实际,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基础科学知识,关注科学的解释及其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注重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知其然”。而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选拔性课程。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能力的教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

4、合程度有所提高。许多知识点如“物质的量”、“离子反应”、“元素周期率”等抽象程度高,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重要原因。课程标准差别认知内容初中要求高中要求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排布知道:8种元素原子、对排布规律与原子结构图不做要求理解: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硫酸理解掌握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与铜、碳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气体制备、收集初步学会学会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简单计算应用:包括混合物计算、过量计算、多步计算溶解度理解概念和溶解度曲线、对溶解度计算不做要求对溶解度计算要求较高,并要求会溶解度、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氧化物、酸、碱、盐了解几种

5、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和性质理解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二、初高中的课时差别。初中课堂容量小,课时充足,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 而到了高中,高一周课时数只有 3 节,加上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致使课时容量大,进度快,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问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强化。 久而久之,学生积压的盲点越多,既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初高中的学法差别。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对教师的依赖

6、性很强,在解决问题时,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课程多、内容广、时间紧、更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具备简化归纳、抽象问题具体化、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技巧。很多学生还是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应付高中的学习自然越学越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四、如何找到知识的切入点1、知识的衔接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常识性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每一部分的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点,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少。在高中教学中应该以初中的知识点出发,逐渐形成一个知识面,进一步形成知识网。如初中氧化还原反应仅停留在得氧失氧的阶段,只在认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7、是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初中是在第二单元讲的氧化反应,在第六单元讲的还原反应,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割开来。而在 必修1化学教学中, 同样的知识, 它不仅强调了氧化和还原反应这两过程是同时发生,不能单独完成,即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从化合价的升降去分析, 进一步加深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完成了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和发展。并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最后在习题中又让学生小结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个知识面

8、。2、化学双基的衔接若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双基不牢固, 直接影响高中化学学习。特别是化学符号的书写不熟练, 化合价知识不能够应用, 酸、碱、盐知识不熟悉, 学生就会感到高中化学特别难学。为此, 抓好初、高中化学双基知识的衔接至关重要。内容初中高中衔接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氧角度认识,且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割开来讲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加以判断,并会利用电子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复习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的关系,要求学生记住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能运用化合价守恒和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电解质溶液仅仅介绍了离子的定义及分类 ,以及酸碱盐的初步知识, 对复分解反应条件只强调了生

9、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着重掌握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酸碱 中和滴定、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应用, 揭示了离子反应的本质。补讲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酸、碱、盐的电离及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补充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有关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燃烧的条件, 燃料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初步知识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认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学会反应热H的简单计算, H与反应物与产物键能之间的关系, 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 ,并通过实验引出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习了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及物质的微观微粒(

10、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 并学习了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理解元素周期律, 掌握位构性之间的关系,能对微粒半径进行比较,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复习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有关概念,并能从微粒结构示意图识别原子、阴阳离子, 着重理解原子、离子中电子、质子数间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只介绍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学生对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略有体会。系统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并认识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补充讲解催化剂的有关知识电化学知识简单介绍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源。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能写出各自的电极反应, 并能对电化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 并注意

11、区别原电池、电解池各自的两极名称。3、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衔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在初中只介绍某一种物质的性质, 一般不考虑物质的结构, 只是按其类型讲授, 而且所涉及的性质仅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性质为主。在高中则以物质结构为主干, 以族为板块, 从原子结构的相似性与递变性推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并且由性质联系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和制法。 内容初中高中衔接元 素 及 化 合物只学习了空气、氧气、二 氧 化碳、水及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介绍了淀粉、油脂、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的步知识。在无机物中以硅为例学了IVA 族元素、以氮为例学习了VA族 元

12、素 、以硫为例学习了VIA族元素、以氯为例学习了VII族 元 素 、以钠、铝、铁、铜为例学习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思路。补充氢气、碳、一氧化碳等三大还原剂的重要性质, 并补充硫、铁、磷的燃烧实验 ,强调这些物质的可燃性及燃烧现象。复习酸、碱、盐的性质,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4、化学计算的衔接化学计算问题的衔接就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初中所学的化学计算有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高中化学的计算知识网是由 “物质的量”为核心展开的, 即高中化学计算既有宏观计算也有微观计算, 靠 “物质的量”架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完成由

13、初中的“质量计算”到高中的 “物质的量”的计算的过渡。内容初中高中衔接化学计算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知识, 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过量计算和多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以及pH的简单计算。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复习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以及溶液组成、溶解度的简单知识。五、解决措施。1.课前预习指导初中生一般没有预习新课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着手去预习,这样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就困难重重,因而高一教师就必须肩负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自主预习习惯的责任。课前预习指导可从学习目

14、标指导和阅读方法指导两个方面来进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区分重点知识和非重点知识的能力,明确学习的预期结果,对学习起着定向和指导作用。如离子反应的课时教学目标可具体地描述为“四会”。会写-会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会看-看到离子方程式就知道它不仅代表一个化学反应,而且也代表一类化学反应;会判断-能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会检验-掌握Cl一、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阅读目标提出要求和任务,做到要求适当、任务具体、检查及时认真、评价有激励性。如氧化还原反应,提出预习要求和任务:初中学过的氧化还原概念是什么?元素得氧和失氧

15、过程与其化合价变化有何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四大反应类型中哪些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价态与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什么联系?这样拟定预习提纲设计预习问题能使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注意力集中学习有针对性预习效果好。2.课堂学习指导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果学生不能处理好听课和笔记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课堂笔记的抄写员,影响学习效果。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听好课,还要指导他们学会巧妙完整地记笔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清楚每节课的学习要求,明确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认真学习教师如何提炼教材知识要点来进行课堂小结,并在上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掌握化学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比如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时,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一要注意抓住色、味、态、溶解度、密度等共性;二要抓其个性概括;学习化学性质时,指导学生遵循“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解释、典型应用、联想类比”的方法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习化学概念时,侧重于它的外延和内涵以及概念的运用;在实验过程中,则注重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的仪器及装置,教师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药品的状态、颜色、气味等的变化及变化过程中伴随的各种实验现象等;在金属与浓硫酸、硝酸的反应中指导学生从全方位观察现象。俗话说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作为学习过程的持久性、系统性记录。对已学知识的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