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188223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3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25.0 分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A. 200 万年B. 170 万年C. 70-20 万年D. 3 万年2. 依据以下与北京人有关的图片,分析、推断的结论,不正确的一项A. 化石是我们争论历史的重要依据B. 北京人和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分C. 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过群居生活D.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3. 会缝制衣服蔽体,有爱美意识,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4. 以下在我国消灭的世界上最早的

2、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不包括A. 小麦B. 黍C. 水稻D. 粟5. 以下有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比照的说法,其共同特点是A. 都住在干栏式房屋内C. 都会制造彩陶B. 都会挖掘木构造水井技术D. 都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6.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缘由是A. 自然条件的差异C. 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B. 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D. 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7. 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是由于他A. 是我国第一个皇帝B. 曾经战胜蚩尤C. 和炎帝结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D. 有很多制造制造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根底8.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民间传奇“龙”是多种动

3、物的复合体,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的形象突出反映了第 1 页,共 18 页A. 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精神B. 中国人擅长想象C.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多民族融合而成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9. 据史记记载:“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不敢入。”反映的是A. 精卫填海B. 阪泉之战C. 大禹治水D. 武王伐纣10. 商周时期,成为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创作历史背景的是A. 平王东迁B. 盘庚迁殷C. 城濮之战D. 武王伐纣11. 西周时期,周礼中对礼器“鼎”的使用规格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这种规定反映的实质问

4、题是A. 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C. 西周的礼乐制度健全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峻D. 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落后12. “泥范铸造法”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手工技术,在商周时期它主要用来制作A. 陶器B. 青铜器C. 铁农具D. 造纸13. 郭沫假设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由于甲骨文是A. 目前我国觉察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B.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 商代的文字D. 字母文字的起源14. 以下甲骨文图片中,符合象形字造字特点的是A. B.C.D.15. 这是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活泼、学术派别多样的时代;是一个旧制度交替的时代。以下不能反

5、映上述状况的是A. 诸侯争霸、兼并战斗C. 各国改革、变法B.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D. 百家争鸣16. 以下商鞅变法措施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并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严明法度,制止私斗C. 统一度量衡B. 确立县制D. 嘉奖军功17. 以下思想家与主见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 韩非子“仁者爱人”C. 老子“无为而治”B. 孔子“兼爱”“非攻”D. 墨子以法治国18. 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很多至理名言,由其弟子整理记载在书籍里,此书是A. 论语B. 道德经C. 春秋D. 史记第 2 页,共 18 页19. 提倡人们在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这符合以下哪位诸子百家的主见A

6、. 孟子B. 墨子C. 庄子D. 韩非子20. 秦朝时期由于劳动力严峻缺乏,导致一些田地撂荒无人耕种,社会经济遭到严峻破坏。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可能是A. 人口诞生率低,人口少C. 徭役、兵役繁重B. 很多人弃农经商D. 农民比较懒散2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起义C. 项羽起义D. 黄巢起义22. 公元前 207 年,项羽消灭秦军主力、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 牧野之战B. 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 城濮之战23. 汉武帝时一名学生格外用功,被举荐到国内的最高学府太学就读,他必需到哪里去就读A. 长安B. 咸阳C. 开封D. 洛阳24. “文景之治”

7、这一盛世景象消灭的缘由不包括A. 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轻徭薄赋C. 勤俭治国、反对白费腐化B. 设盐铁官,盐铁官营、专卖D. 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25. 以下属于秦汉时期时代特征的是A.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C.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 中华文明的起源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5.0 分26. 研读史料,感知历史进展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的史料,结合所学学问,探究问题。材料一:禹在年老的时候预备传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启便即天子之位。史记夏本纪(1) 材料一中“启即天子之位”说明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制。材料二:“封建

8、亲戚,以藩屏周。”(2) 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有什么作用?材料三: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第 3 页,共 18 页材料四: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进展争霸战斗。材料五: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3) 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概括春秋争霸局面消灭的缘由。材料五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明白什么制度崩溃?材料六: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曰: “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4) 材料六说

9、明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有什么作用及影响?材料七:“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减弱矣。于是上从其计。”(5) 材料七中汉武帝实行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有什么作用?(6) 请指出秦始皇、汉武帝在对地方治理上的共同特征。27. 历史地图、图片,能够更好地加深对历史课程的认知,直观感知历史史实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规律。读图结合所学学问答复以下问题。【一】第 4 页,共 18 页(1) 图 1 和图 2 工具的制作方法分别是制和制而成;图

10、4 铁农具最早是在 时期消灭;以上图片生产工具的变化说明白社会的提高,推动社会经济向前进展和社会转型。【二】(2) 图一是战国时期秦国主持修建,修建的目的是。(3) 图二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是,图三 A 处为解决军粮运输,秦始皇派兵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水利工程是,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使秦朝的疆域南达。【三】(4) 图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图二中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在历史上被称为; 图三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年。(5)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请你写出两个出自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成语。(6) 从图一到图二时期的变化是诸侯国数目,晋国分裂为、 三国;从图一到图二再到图三反映了我国历史进展的趋势

11、是国家走向。【四】第 5 页,共 18 页(7) 图 1 统治的秦朝短期而亡的根本缘由是秦的;图2 实行政策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进展;图 3 实行措施稳固的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8) 图 1、图 3 都统一了货币,名称分别是和;军事上都北击匈奴,图 3 汉武帝所派将领是、。第 10 页,共 18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生活在距今约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 项正确;中国境内没有确认过生活在距今200 万年的古人类,排解A 项;生活在距今约 70-20 万年的是北京人,排解C 项;生活在距今约 3 万年的是山顶洞人,排解D 项。应

12、选:B。此题主要考察元谋人生活的年月的相关史实,重点把握元谋人的相关史实。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力气以及分析问题的力气。理解并识记元谋人的相关史实。2. 【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北京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还保存猿的某些特征,B 项分析错误,但符合题意;依据北京人头骨化石复原出北京人头像可知,这说明化石是我们争论历史的重要依据,A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解;据“北京人狩猎想象图”和“北京人的生活场景”可知,这说明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过群居生活,C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解;据“北京人遗址洞里挖掘的含灰烬炭屑沉积物”可知,这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D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

13、意,排解。应选:B。此题主要考察北京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力气以及分析问题的力气。理解并识记北京人的相关史实。3. 【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会缝制衣服蔽体,有爱美意识,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并结合所学可知, 在山顶洞人遗址中觉察的穿孔骨针和装饰品说明,他们会缝制衣服和有爱美意识,山顶洞人在用火方面也有进步,已经懂得人工取火,C 项正确;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不会缝制衣服,也没有证据说明他们有爱美意识,在用火方面都只会使用自然火,排解AB 项;半坡人属于原始居民,不属于原始人类,排解D 项。应选:C。此题考察山顶洞人,知道山顶洞人照旧使用打制石器,但已

14、经把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根底学问的识记力气,需要准确识记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4. 【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小麦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在西亚月沃土,后来传入我国,A 项符合题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黍、稻、粟的国家,BCD 项不符合题意,排解BCD 项。应选:A。此题考察了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此题考察学生对根底学问的识记力气,需要准确识记我国消灭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5.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分别种植粟和水稻,都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D 项正确;半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