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18112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反思高效课堂提问艺术研究课题组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现今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角度和表达,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问 兴趣 优化 有效 作为一线教师,近年来,上了不少公开课,也深入课堂听了大量的随堂课、公开课、观摩课等,课后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在这里,我就结合我们课堂中的一些提问现象谈一

2、下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

3、情和信心,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意义。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否则,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结果只能是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

4、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4)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 在学习过程中,学

5、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沉默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而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大部分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提问要讲究目的性原则 为什么要问。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目标:或为引入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等。 例如,在讲“三角形边的性质”时,针对总结归纳三角形边的性质,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任意给出三条线段,它们一定可

6、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通过此设问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性质,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2、提问要讲究启发性原则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使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 3、提问要讲究新颖性原则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点。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接受的信息相互冲突而

7、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 4、提问要讲究全体性原则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而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位学生发问。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即使提问个别学生,最好是先提问后提名,好让全体学生共同思考,这样带来的效果就不同。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激趣式提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的一块巨石,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

8、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新课导入中我设计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 师你们只要按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老师就能猜出你们每一个人的年龄! 生(有少部分学生轻轻地说)不可能 师请你把你的年龄乘以3减去7,最后除以2,然后说出运算后的结果! 生(争先恐后)19、17.5、16师 15岁、14岁、13岁生(学生对老师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 你们想知道秘诀吗?生(异口同声)想此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他们也能猜出他人的年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 (2)启发式提问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

9、要。非到学生“愤”、“悱”之时,不可轻易提问。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例如,我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用分割的思想启发学生获得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的教学片断: 师(用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分割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及n边形得出公式后)“大家还能再用分割的方法,得到这个公式吗?” 生1:在多边形内任取一

10、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180。由于以点p为顶点的周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从中减去,从而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180(n2)。(欣赏的眼神) 生2:“老师,我们有第三种方法”。 并走到黑板前画图讲解,只见她在黑板上画了图,又在其中一边上取一点p,然后向各顶点连线,也得到了多个三角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1,所以这些三角形所有的内角和为180(n1),由于所有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点都在点p上,组成一个平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减去,因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1)180,即为180(n2)。(掌声) 生3:“我第四种方法有了!”另一位

11、同学快步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多边形,在多边形的外边取了一个点p,然后从点p向各个顶点连线,这样就可以得到 (n1)个三角形,这(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n1),其中多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应减去。n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n1) -180=180(n2) (长久的掌声) 。反思: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3)新颖式提问 例如,在“求矩形面积的最值问题”专题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周长一定时的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是什么情况?生正方形的时候! 师若一

12、边靠墙,其余三边总长为60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 生很多同学根据原有经验,马上说:“也是正方形时的情形。” 师 “那么最大面积是多少?” 生 60320,最大面积S20 400。 师“老师如果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设计出一个面积大于400的长方形呢?” 生情绪高涨,迫切地希望知道我的结果。 师“如图,当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为12,另一边长为36时,长方形的面积为432,大于400。” 生这时,部分同学开始寻找比432更大的。 师“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到底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求出这个最大值呢?” 带着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索过程:设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米,则矩形的面积Sx(602x)2x60x

13、2(x30x)2(x30x225)4502(x15)450,所以当x15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为450。这个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发生了冲突,在学生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从而把知识的甘泉注入到他们的心田。 (4)诱思式提问 诱思式提问注重诱导、注重思维纵向的延伸,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这种境界,引发学生探索、思考。因此,诱思式提问要加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也要控制难度,保护学生探索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在沪科版七年级下册乘法公式平方差的新课导入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一则“请你评判”的故事: 张三租了李四的一块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土地,有一天李四找到他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

14、少5米另一边增加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不吃亏,你看如何?张三立即点头应允。 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张三,你会答应吗?请说明理由。 感受:通过故事情境中 “张三会不会吃亏”的分析(多项式乘法的回顾),诱发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急于想知道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生活问题转变成我们熟知的数学问题,这一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们开始了新知识的探索。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现今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角度和表达,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当然,高效能的提问类型有多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不同的提问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能。日常备课时,倘若我们能依据教材资源,结合自身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收到预期的成效。同时,倘若我们还能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自己在问题设置、提问过程、提问效能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能不断加以发扬和改进,那么,我们教师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