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218104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年级:四年级 版本:北师大版课型:阅读)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讨的问题:1.太阳有多大 ,多热 ,离我们有多远?2.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3.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对策:1.导引目标 ,学生质疑 ,提出问题。2.自主阅读 ,发现研究 ,解决问题。3.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4.总结反思 ,应用延伸。主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教学模式名称:探究发现式创新教学模式。主要的理论依据(根本理念)1.以人为本的理念。2.少讲多学的理念。3.丰富学生生活的理念。4.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科学技术含量和艺术水平的理念。主要的教学环节1.复习导入 ,激趣质疑

2、。2.自读感悟 ,交流释疑。3.总结分享 ,拓展延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激发学生热爱太阳 ,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2.了解太阳大、热、远的特点 ,体会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3.学习课文中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探究质疑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使全体学生能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 ,体会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列数字、

3、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教学纪实一、复习导入 ,激趣质疑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太阳?这篇课文 ,请齐读课题。生:?太阳?。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了解了这篇课文表达了哪些内容?生1:13自然段写了太阳的特点:远、大、热。生2:48自然段写了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师:同学们上节课学得真扎实 ,在这节课上还想学到哪些内容?生1: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生2:太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生3:这篇课文是说明文 ,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生4:远古的植物是怎样变成煤炭的?生5:我想到太阳上去玩。二、自读感悟 ,交流释疑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默读课文。(生读

4、课文 ,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在读书时 ,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书上做了不少标注。你们一定有了许多收获 ,想迫不及待地告诉同学们吧 ,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收获(随之多媒体出示相关段落)?生:我知道太阳很热 ,是个大火球 ,外表有六千度 ,中心温度是外表的三千倍。可见太阳非常热。师:我要表扬这位同学 ,他不仅能找出书中的语句 ,还能把感悟说出来 ,这非常好。师:谁还愿意给他补充。生:中心是外表温度的三千倍 ,特别热。师:同学们观察到了吗?太阳“热这个特点是用什么方法说明的呢?生:用数学来说明的。(师板书:列数字。)师:同学们看“太阳会发光 ,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谁还有感悟。生:把太阳比作了大火球。师

5、:这是说明文的方法:打比方。(板书:打比方。)师:太阳很热 ,同学们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吗?生:能。(读课文。)师:太阳实在太热了 ,让我们难以想像。还有其他收获吗?谁愿意来说一说?生:太阳很大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可见太阳非常的大。师:我也要表扬他 ,不仅能找出语句还能说出自己的感悟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值得大家学习 ,那谁对这句话还有感悟?生: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可见太阳非常大。可是它离我们很远。师:你能读出太阳很大这种感受吗?生:能。(读课文。)师:谁愿意来评一评。生:他把数字读得重了一些。师:把一个太阳比作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这是什么方法呀?生:

6、作比较。师:这又是一种我们要学习的说明方法:作比较。(板书:作比较)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齐读课文。)师:刚刚有同学已经说到 ,太阳离我们很远 ,谁愿意来说一说这局部的收获呀!生1:地球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 ,三万万里很远很远。师:想不想算一算三万万里有多远呀!(引领学生计算:1里=500米 ,三万万里=300 000 000里=500×300 000 000里=150 000 000 000米。)师:如果把我们大人和小孩的身高平均一下每人近似为1米 ,那得需要多少人才能摞到太阳上去呀?生:1 500亿人 ,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师:我们中国有多少人?生:13亿多。师:全中国的人够不够?

7、(不够)可见太阳离我们太遥远了 ,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吗?(生读课文。)师:你能把“如果这个词换一个词来说一说这句话吗?生1:“假设。(读课文。)生2:“假设。(读课文。)师:这又是一种说明方法:用假设。(板书:用假设。)师:这个假设能实现吗?生:不能。师:那用这个假设干什么呀?生:主要是说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师:能带着向往的心情读出这种感悟来吗?(生齐读这两句。)师:刚刚同学们标注出来的问题 ,通过自读感悟的方法得到了解决。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很远、很大、很热 ,那它又和我们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选自己喜欢的句式和前后桌的小伙伴一起来练一练 ,说一说。(生说 ,教师随之点拨。)师:准备好了吗?生1:

8、如果有了太阳 ,就有动物、植物、煤炭。生2:如果没有太阳 ,就没有动物、植物师:她俩合作得非常好 ,还有想补充的吗?生:有太阳远古的植物变成了煤炭。师:这一段写了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从植物到动物到我们生活 ,衣、食、住、行及地下的资源煤炭、石油等 ,都表达了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那文中的第一句也没具体说和我们的关系怎样 ,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呀?生:承上启下。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局部是说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生:太阳的活动形成了风。师:也就是说有了太阳 ,才有了风及风能 ,还有吗?生:有了太阳可以形成雨、雪。师:想看一看雨、雪的形成过程吗?生:想。(师用多媒体演示 ,随机解说。)师:看到

9、风、雨的形成过程有什么感觉。生:太阳像魔术师 ,太神奇了。师:谁愿意来配音 ,体验太阳的神奇?(生配音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师:太阳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表达了太阳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的?生1:有了昼夜之分。生2:有风力、火力、核能发电站。生3:没有太阳 ,石油不能形成。生4:有太阳能电池车。生5:形成食物链。师:说了这么多 ,可见太阳是万物之源不可替代。太阳这样重要 ,你想对它说什么?对它有什么感情?生:感谢太阳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三、总结分享 ,拓展延伸师:太阳公公听到你们对它的感谢之情 ,一定会对你们笑的。这节课上同学们通过先质疑 ,然后找重点句子来解疑、说感悟、反复读

10、的方法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那老师还想问一问 ,去掉太阳三个特点的任意一个行不行 ,那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又会怎样 ,请同学们假设、想像一下。生1:如果太阳很近 ,地面就会寸草不生 ,人会被晒死。生2:如果太阳很小 ,就不会照遍全世界。生3:如果太阳不热 ,地面就会寒冷 ,人会被冻死。师:可见太阳这三大特点缺一不可。正因为太阳有了这些特点 ,才会和我们人类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师:这节课作者在介绍太阳特点时 ,运用了列数字、用假设、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 ,使课文生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用这些说明方法也来说说会场的人吗?生1:会场上听课的人 ,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师:这运用的是

11、打比方 ,还有想说的吗?生2:会场上大约有几千人在听课。师:会场上大约有一千多人 ,这运用的是列数字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善于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师:同时我们还学到了太阳和我们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是万物之源 ,当然太阳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太阳的无穷奥秘 ,趋弊扬利 ,让自然和我们人类更和谐地相处 ,更多地造福人类。反思:一、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通过“质疑问解疑惑谈感受读感悟拓文本等环节 ,引导学生运用有效方法渐进有序地读书 ,充分表达学生是课堂主人这一理念。1.引导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问题 ,以此开放学生的思维空

12、间 ,让学生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的方向。2.“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教学时 ,我注重学法的渗透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 ,鼓励学生细心品读 ,自读解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让学生谈感悟 ,并把感悟回归课文中读 ,升华理解;分角色读 ,以读促进 ,以读代讲 ,以读代教。3.在以文本展开教学的同时 ,适时拓展 ,既丰富了文本 ,又在不知不觉中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储藏 ,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二、“勇敢地退出去 ,适时地站出来。在这节课上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即教师要相信学生 ,敢于在课堂上退出去 ,做一个平等的首席。上课前 ,我很有些担忧 ,第一 ,学生是否能喜欢这样一篇看似简单 ,

13、内涵却极其丰富的说明文。第二 ,放手让学生质疑 ,对于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生是否有能力通过读书、研讨 ,自行解决问题。第三 ,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知识储藏。在教学中 ,我发现 ,只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创设出宽松的气氛 ,他们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如教师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需要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整理或升华即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的质疑能力、个性阅读能力、理解感悟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三、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教师的语言有时还不够精练 ,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等 ,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完善。评析:这节课的设计 ,突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建设开放而有

14、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过程设计得环环相扣 ,每一环节目的明确、扎实、质朴。本节课上有几处突出的亮点:1.教师重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问题是创新的开端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参与学习 ,带着问题去读书、思维、探究、交流。2.教师重视阅读情感调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也是学生、教师与文中的人物、本文作者之间情感的碰撞接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带着问题读、感悟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法 ,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提升对文章的感悟。3.教师重视学法引导与培养。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了学生质疑、解疑、读书感悟等方法的渗透 ,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使学生从“读会到“会读。4.教师重视以人为本 ,能根据教学中的生成状态随时调整教学过程 ,同时还注重学科的整合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5.教师重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通篇设计在突出以文本为主学习活动的同时 ,十分注意对文本的拓展延伸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说、思、悟、查、写 ,进行全方位的语文实践 ,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