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之后》教学设计教研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168479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韦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之后》教学设计教研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韦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之后》教学设计教研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韦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之后》教学设计教研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韦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之后》教学设计教研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韦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之后》教学设计教研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读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体会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研读三个具体事例,着重理解“问号”“真理”,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抓住关键词进行体会,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法。教学思路: 从课题入手,理解真理;然后具体学习三个事例,理

2、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接着联系三个事例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重申观点;最后总结文章的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认读听写生字词。、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二、研读课文,体会写法(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在文章开头就这样写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叫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然后作者用了一段话来解释观点的含义。(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

3、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二)学习三个事例1、自主学习三个事例。谈话:为了让读者相信这样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几个事例来证明?请大家对照表格快速浏览这三个事例,思考:事例中的三个人物分别从什么问题中找到了真理?在课文中画出来,然后同桌合作完成表格。事 例人 物发现的问题找到的真理事例1事例2事例3学生活动:读书、交流、完成表格。 2、运用多媒体展示表格的填写。3、参照表格概括三个事例。谁从什么问题中找到了什么真理。4、作者为什么找了这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

4、三个事例在内容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1)都是有关发现、发明的故事。(2)三个事例都是从生活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过渡:洗澡水的漩涡最平常不过了,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可以说是稍纵即逝的偶然现象。三位科学家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看出问题。当然发现问题后,如果是置之不理,也就不可能找到真理。他们在发现问题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在每个事例中画出关键性的一句话。5、学生画出重点句子,再进行朗读指导。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

5、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连串的问题说明了波义耳是个什么样的人?)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多媒体出示下面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进行练读。) 内容来自娆雪语文网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6、体会写法。谈话:他们就是靠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获得真理。事例中反复实验的过程相当于一件事情的经过。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就相当于一件事的起因与经过,根据这三个要素给这三个事例

6、划分层次。指导学生分别给三个事例划分层次。提问:划过以后,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在写事的时候,一般是要把哪部分写得详细?(经过)然而在这三个事例中呢?(起因和结果写得比较具体,经过写得比较简单。)追问:每个事例中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至于怎么实验?怎么研究?一个字都没有写。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小结:事例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可谓是真理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果要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认为应该将哪部分写具体些?(经过,就要写清楚功夫下得多深。)过渡:同样的事例要证明不同的

7、观点,所侧重的角度就不一样。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作者为何又要写三个,一个或两个不可以吗?一个事例别人会觉得只是偶然,两个事例别人可能还会说这是巧合。俗话说“事不过三”,这是人们普遍的看法。不过作者说完三个事例总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三)学习第六自然段。1、齐读第六自然段。(多媒体出示)2、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坚持不懈的人、追根求源的人、锲而不舍的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这四个词语可以互换顺序吗?为什么?(不能,它们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3、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几个吗?(学生汇

8、报搜集的资料)如: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烧水,发现水开时壶盖会掀起,发明了蒸汽机。三、感悟精神,升华主题1、谈话: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是神秘莫测,也不是遥不可及,因为真理来自生活,来自身边,谁都有可能找到真理,但最终能找到真理的却不多,这是为什么?这说明找到真理也是需要条件的。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找到真理需要具备哪些品质?找出关键的词语划下来。 2、学生读书。3、你画出了哪些词语?作者的结论是找到真理,得具备哪些品质?(板书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理解“见微知著”,字面上理解就是从细小的现象中知道显著的大道理。第二自

9、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提到了这个意思,他们是什么关系?(相互照应)联系三个事例,谢皮罗、波义耳他们敏锐地捕捉到细节并抓住问题的本质,这种本领就叫见微知著。)4、最后作者的结论是真理的获取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探索真理既有艰辛,更有乐趣。正如数学家华罗庚说:(多媒体出示名言,齐读)5、深入理解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百个”指的是真理的诞生(不容易,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它需要艰苦的探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告诉我们:真理的诞生首先要能敏锐地发现问题,然后坚持不懈地思考,再深入地解决问题,也就是具有科学家们那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句话是不是很有道理?所以作者说这也是一条真理。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道了文章思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五、巩固提高,随文练笔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失败乃成功之母” “正直是道德之本”。板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发现 思考 解决?-!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