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165502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普遍处于青年前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心理矛 盾和心理压力的多发期。调查表明,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 理压力,70.1%的大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 验、慢性紧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身心紧张状态对有机体适应环境、应对困难是有利的。但如果紧张 反应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机体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功能的紊 乱而致病 。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源排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按程度

2、 大小排在前五位的主要来源依次 为:(1)学业压力(荣誉感、奖学金、毕业证)(2)环境压力(各种竟争机制、目标导向)(3)情绪压力(环境变化导致的情绪波动)(4)择业压力(人力市场竟争激烈)(5)人际压力 (人际关系复杂化、多元化)2004 年,上海市对 2459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让大学生们感到苦恼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57.14) 教学改革滞后,不能满足成才愿望(39.98) 办学条件落后,不能满足需要(39.85)上学费用高,经济困难(31.52)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31.35)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状态常态心理: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

3、 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 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 绪的能力。轻度失调心理: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 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 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专 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据调查,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大部分压力事件中,平均压力最大的十项为: 1、感到竞争激烈;2、择业困难;3、考试不过关;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5、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6、理想与现实有差距;7、精神空虚, 无所事事;8、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9、面临考试;10、隐私被别人发现。可见,社会环境的嬗变,给当代中 国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会才产生

4、大量心理问题。心理压 力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高的相关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学界有许多研究,但是从日常生活情境中迫切感受到的特定压力, 及其常见的应对策略出发,并以次作为切入点来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却较为少见。根据大学生 心理咨询的几个典型案例,本文尝试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作些初步的探索。二、典型案例及其分析1、案例1及其分析来访者A基本个人资料 性别:男;大学及院系:南昌大学*学院;年级:99级学生;来访时间: 2002年5月20日主述内容做在教室里看书时,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 致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

5、看书;对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 有时简直难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 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对。很长 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 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游,当 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态 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家在农村,经济状况一般,认为自己有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 但又觉得

6、力不从心。来访者自认为性格内向。想改变自己,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案例分析在该案例中,来访者虽然没有提到压力二字,但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 压力源造成的。首先,来访者即将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择业压力所导致的 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由来访者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 力也就越大。来访者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 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 安全感。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来访者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 极应对策

7、略回避。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这就是 为什么来访者在内心深处总隐隐有着一种不安全感;再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 脆弱,这一点在来访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哪怕有一点动静,来访者在教室看书 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来访者也会怀疑、担心和害怕受到干 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来访者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来访者采取回避和压抑等 消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在与同学相处时,尽管来访者自己也意识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 不能控制自己。当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时,就很自然地把

8、自我消极情绪固着 在该事或该人,从而影响人际的和谐与沟通。实际上,这是由于来访者刻意回避主要现实压力,导致 压力感(压力能量)转移的结果。第五,来访者内向的个性,直接决定其应对压力的方式及特点:内 在指向性和内在性体验,敏感,脆弱和消极。2、案例2及其分析来访者B基本资料 性别:女;大学及院系:南昌大学*学院;年级:2000级学生; 来访时间:2002年6月10日主述内容看不进书,坐在教室里总是东想西想,精神不能集中,对自己的行为很不满意, 很烦,非常担心自己就一直这样下去。近来尝试着想改变自己,但不知从何做起,效果也不好。心情 越来越坏,对任何事情好象都提不起兴趣。吃饭经常没有胃口,去医院检

9、查过,医生说没什么问题。 没想过毕业后找工作的事情,还有一年的时间,有点茫然。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大学毕业后唯一的 目标就是考研究生。父母均为下岗工人,家庭经济收入来源鄹减,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尤其是为了 供给来访者昂贵的读书费用,父母亲平时总是省吃俭用,生活十分拮据。父母把未来的希望全寄托在 来访者身上,对来访者期望值很高。同时父母对来访者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严厉到伤害来访者的自 尊。来访者压力很大,平时不愿回家,心理总有一个疙瘩。来访者自认为性格趋于内向。案例分析来访者B的心理问题显然也是由压力造成的。首先,家庭变故是来访者的主要 压力来源;根据西方有关家庭应激(压力)的理论,家庭薄弱性与

10、事件威胁性是与家庭应激相关的两 个主要因素,家庭应激增加了家庭成员的易受伤害性。家庭成员感受到的压力取决于他(她)对变化 含义的个体意识,同时也将依赖于个体能够影响(帮助)改变应激源事件过程的程度或其能减少改变 冲击的程度。在本案例中,来访者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经济收入来源骤减,而且还必须供养来访者上 大学,可见家庭应激(压力)是非常大的。来访者作为一名学生,对事件的冲击无能为力,只能消极 地承受威胁。其次,持续的家庭压力,直接影响了来访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方式,甚至影响 到来访者的某种生理机能。例如吃饭时没有胃口,很有可能是该事件使来访者联想到了父母省吃俭用 的情景;父母稍微言语过重,来

11、访者便觉得很受伤害;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想起父母和家庭状况,便 心烦意乱,再也看不进书了。再次,来访者采取的方式是摇摆于积极和消极二者之间的。一方面,来 访者确立了考研究生的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将来能够提高自己应对家庭危机的能力,这是 积极的应对;另一方面,来访者由于害怕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在受到父母批评后,进而不敢回家, 也不想回家,以图回避来自家庭的压力,这又是消极的应对。3、案例3及其分析来访者C基本资料 性别:女;大学及院系:南昌大学*学院:年级:2001级学生; 来访时间:2002年9月18日主述内容自卑,看不起自己。在大众场合不敢发言,跟别人交流时总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 尤其

12、是跟老师或陌生人谈话,总觉得十分局促,举手头足不知如何是好,并且脸红得很厉害。很羡慕 别的同学在公共场合能够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强烈希望改变自己,虽然作过很大的努力,但一直得 不到明显改观,内心非常苦恼。从高中到大学很少异性同学交往,别人评价来访者是个冷漠、孤傲的 人。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在成长和交往的过程中,朋友越来越少,慢慢地脱离了 群体,把自己封闭起来。后来开始反省自己,自责,决得都是自己的错。时间一长,发现自己好象已 经没有脾气了。不管跟谁发生矛盾,都以为是自己的错,然后深深自责,或者把怨气都闷在心里。总 觉得难以与周围的同学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非常担心毕业后不能适应社

13、会生活。近来更是觉得自己 一无是处,极度自卑,没有勇气参加任何活动。来访者学习成绩在班上为第一名。案例分析来访者C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是由其社会适应挫折所引发的人际性压力。首先, 来访者直接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来自于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经历了两种极端的方式,先是过分地以 自我为中心,把自我与群体、社会隔离开来,后又过于以他人为中心,事事自责,迷失和忽略了自我 其次,来访者前来咨询和求助,表面看来是为了改变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局促不安、紧张和脸红等行为 方式,而实际上,这并不是症结之所在。根本原因,是由于来访者个性中人际沟通能力的缺乏,从而 在现实生活中迫切感受到社会适应性压力。再次,来访者从自身的成长

14、经历,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由于 人际冲突所导致的自我封闭,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因而,来访者有意识地开放自己,但突兀的开 放环境,必然在一段时间内给来访者带来更为巨大的人际性压力,如果应对或自我评价不当,很有可 能给来访者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问题,正如来访者所述的苦恼和自卑等。第四、当来访者面临迫切 的人际压力时,一开始采取的是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但由于对于个性和能力的培养过程缺乏科学认 识,过于急功近利,在受挫后,极易滑向消极的应对方式,从而错误的自我评价,使心理问题不断趋 于严重化。三、大学生的压力和心理健康的理论探析1、压力系统及其交互作用。压力,亦称为应激,是指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15、,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 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都是由许多 特定的压力造成的。这些压力多半是来自外在事件的刺激,或者来自内在生理方面的影响,也有一部 分是由个体心理认知所诱发的。正如许多社会应激理论都把个体与社会整合起来,认为个体压力本身 就是社会压力的一部分。当人们不能获得安全、工作、家庭、教育、技术培训时,就会产生压力。因 此,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生活机会和成长机遇是至关重要的。从压力源的形成来看,与之相关的主要有三个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这是大学生生存的外在环境系统,无论是家

16、庭的变故,还是学 校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都会产生巨大压力,导致大学生的身心出现紧张状态,失去原有的某种稳态。 生理系统,是指生物有机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防御系统。许多有关应激的生物学理论,如汉斯薛利 的适应综合症和遗传发生论等认为,生物有机体都有一种先天的驱动力,用以毕生保持体内的平衡状 态。病菌和过度的工作,均可能成为破坏这种稳态的应激源,而抵抗应激的能力则除了依赖于面临危 机时所使用的策略,还依赖于有机体贮存的有限的适应能量,以及个体遗传有关的生理趋向因素。心 理系统,这里是指个体内在的认知图式和意识系统。人们感知和评价事件,贮存有关的经验信息,并 且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取和使用这些信息,而所有这些对于如何影响新环境,对于应激唤醒以及应对策 略的采用是很重要的。此外,社会环境系统、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和相互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