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15339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天门山》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天门山》教学实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天门山?教学实录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首诗 ,留意每句诗最后一个字。师: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板书:开 ,回 ,出 ,来生:“回 ,开和“出、来是两对反义词。生:不对 ,应该说它们都是动作词。师点头:对。我们判断时不要想当然 ,要认真分析和体会。师:再想想 ,这几个动作分别是谁的动作?仔细读读诗句 ,说说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默读古诗后作答。生1:“开是楚江的动作 ,是说楚江将天门山分开了。生2:“回也是楚江的动作 ,说的是江水从这儿折回而去。师:对 ,这是因为天门山将江水阻断了 ,滔滔的江水

2、在这里遇到大山的阻挡 ,只好折往北而流。所以称“回。生3:“出是青山的动作。师:紧跟着扮不解状 ,问咦 ,青山为什么要“相对处呢?它真的会移动出来吗?生笑:不是!因为小船驶过来了 ,站在小船上看两岸的天门山 ,好似青山也在移动。师:噢。我听懂了你的意思 ,。你是想说 ,青山并没有移动 ,只是因为李白乘坐的小船顺着江水向天门山移过来 ,让李白感觉到两座青山像是迎宾一般 ,相对出来迎接自己。对吗?生假设有所悟 ,纷纷点头。师:对啊!同学们看 ,楚江、孤帆和天门山这些本无生命的景物 ,开始在浪漫的诗人李白眼里 ,他们像活了一般。楚江一往无前地浩浩荡荡向前奔流 ,像一把巨大的斧头劈开了天门山 ,可是迫

3、于天门山的阻挡 ,又不得不“至此回。而青山呢 ,它们会彬彬有礼的“相对出来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而“孤帆虽是小小的一片 ,却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 ,而且有峻伟的青山专程相迎 ,李白屹立船头 ,多么自豪!师:同学们想不想再读读诗 ,体会这些感觉?学生纷纷自由读诗。全班有感情的齐读反思本诗作者李白素有“浪漫主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大局部想象雄奇 ,语言大胆夸张。?望天门山?是诗人25岁时途经长江中下游此段称楚江写下的又一名作。以往教学古诗时 ,有个常见的毛病难以共鸣。诗人所描绘的前景与学生的情感无法相通 ,有的只是干巴巴的反复诵读。没有动情的朗读。即便动用声、色、影像课件 ,也难以激发起学生与诗人的的情感碰撞。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 ,我试图先让自己仔细研读李白的诗歌 ,找到他的诗歌特色 ,然后引导学生对古诗“字斟句酌。象诗人一般想象画面 ,推敲品析。我们发现这首诗将天门山的峻拔 ,楚江的气势 ,及诗人的豪迈通过四个动词“开、回、出、来表达出来。于是 ,教学初始 ,我便抓住四个动作词 ,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动作的发起者“楚江、天门山、孤帆。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 ,感悟诗人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人面对高山峭壁 ,滔滔江水 ,而依然豪迈的气势。通过这样的引导想象 ,再带着体会和感悟诵读 ,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