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班班会教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15105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三班班会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三班班会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三班班会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三班班会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三班班会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班会教案 一三班目的要求: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2、教育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3、教育学生从小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学过程:一、走进文本,导入课题: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作为一名学生祖国的花朵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应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板书题题:文明礼貌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2、学生交流: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无意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说声:“对不起”、“请原谅”。3、教师小结,对学生发言给予肯定。

2、4、教师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校内外遇见本校老师应该怎样做?(主动打招呼,喊声“老师早”或“老师们好”。)上课时,当老师走进教室或下课后,我们应该怎样?(上课时,老师走进教室,全班同学随班长“立正”口令,同时起立,齐喊“老师好”,老师行礼后随班长喊“坐下”而坐下。下课时,教师喊“下课”随班长“起立”后齐喊:“老师再见。”“立正”要严肃而恭敬。)下课后,我们应该什么时候离开座位?(待老师先离开教室,学生方离位,不要抢在老师前面走。)当你上课迟到时应该怎样做?(站在教室门口行队礼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假如在比较狭窄的地方与老师相遇应该怎样做?(让老师先通行)当你有事到办公室去找老

3、师应该怎样做?(在办公室门口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进入办公室。)在升旗集合等场合,我们应该怎样做?(升旗时,面对国旗“立正”“唱国歌”行队礼展品注目礼,行为举止庄重严肃,集合时按要求站好或坐好,不大声说话,保持安静。)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演练)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认星争优活动方案 一三班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校同学中形成你追我赶、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帮助每一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发展自己的特长,弘扬自己的个性

4、,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结合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现开展“认星争优”活动,并力争将该项教育活动成为班级德育特色。二、星级内容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表现,将认星争优标准分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5个方面,并分别用“星”作为标志。每颗星的具体内容是:1、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自觉做到问候父母辛劳,记得父母生日,关心父母健康,帮助父母分担家务。2、尊敬师长。懂得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礼遇老师,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见面主动向老师问好,虚心接受老师教导,上课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3、友爱同学。懂得热情礼貌,言行文

5、明,宽容待人,诚实守信。有团队精神,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共同进步。积极参加献爱心、送温暖等关爱活动。4、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光荣,自觉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农业生产、社区服务,参加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扶贫救灾等小小志愿者活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5、勤俭节约。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一度电、一粒粮、一滴水、一张纸,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格。三、评选1、每天安排值日班干根据评比内容做好记录,单周一自评,双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在双周内能遵守评比方案的给予学生相应的小星(即每大星里的具体要求);在一个月内,当同类小星积累到三颗或三颗以上的,给予学生对应的大星(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星),同时该学生成为班级的四人小组之星“四人小组美德学生”。2、在此基础上,当学生积累到两颗大星时,即为“小组之星”“小组美德榜样”;三颗大星即为“班级之星”“班级美德标兵”;四颗大星即为“年级之星”“年级美德模范”;五颗大星即为“XX之星”“XX美德楷模”。4、班级设立争星榜,认真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