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14596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架起家校沟通桥梁实现全员育人格局摘 要: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恩城第二小学通过健全组织,创新家长培训方式,形式多样的活动,规范管理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有效地形成了“三结合”教育网络,取得较好效果。关健词:组织; 培训 ; 活动 ; 管理苏联教育局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他说:最完美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可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影响下一代成长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整体,对人一生的发展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沟通合作,是通过育人

2、效果的必要途径。如何改善和加强学习和家庭的合作关系,使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促进家庭与学校形成统一的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环境,笔者在学校实践当中作了以下探讨。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成功的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的教育,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鲁迅先生也曾指出,中国不仅需要师范学堂,而且还需要“父范学堂”。朱小蔓教授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年轻一代的成长具有奠基作用; 对学校教育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 对于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今天我们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更有其特殊深远的意义。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教育入手,以人才取胜是至关重要的,而家庭则是人才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

3、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造就人才的教育活动中,是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它对人才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对民族未来的兴盛,都有重要作用。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家校教育合力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促进性。为办好家长学校,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我们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每学期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制定出每次开课的方案。从2011 年起,领导小组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有关精神,对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效性方面又做了多次研究,进一步健全了组织

4、,学校推行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将那些家教有方又热心于公益的家长代表组织起来,立章程,发聘书,树榜样,并建立定期沟通制度,从而保障了我们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加强培训提升素养幼稚教育创始人、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更是作为教育主体,影响着代又一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如此重要,但由于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导致家庭教育问题丛生例如,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

5、校的职责,只要进到好学校就万事大吉; 有的家长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理念,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有一的家长溺爱独生子女,重养轻教,造成孩子自私骄纵,抗挫折能力差;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不堪重负、心理失衡?除此之外,父母不和、单亲家庭、空巢家庭、隔代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社会问题也都很容易对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产生不良影响,成为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的潜在阻力一因此,只有切实提升广大家长素质,才能让家庭教育的基础更坚实。(一)让成功家长教育家长为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学校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班级、年级将成功家长的经验加以总结,通过各层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教经验交流会、

6、家教妙法分享会等形式在广大家长中推荐、传播这种经验通常是最直观最实用的,再加上家长们交流时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以及大众参与讨论的方式,令广大家长愿意去听、乐意去学,大大增强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部分家长的家教心得还被家长等杂志刊登一让会教的家长教家长,这个方法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中很好地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二)让专家贴身指导家长学校早在多年前就已开设家长学校,并任命专职人员担任家长学校辅导员,由班主任等骨干组成家长学校讲师团。家长学校主要利用全校或级组家长会在周末对家长进行集中培训讲座。其次,学校联系上级家庭教育委员会聘请专家来学校授课、交流、研讨家庭教

7、育的艺术。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方式是广受家长与教师欢迎的。专家能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理论引领、具体的方法指导、系统的专题讲座、精彩的教育案例分析,帮助家长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现代家庭教育意识,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对提升自身家庭教育质量充满了信心。(三)让教学活动影响家长学校每个学期组织召开两次集体家长会,就学校取得的成绩、重大的改革举措以及学校面临的问题等向家长进行宣传、汇报和说明,并系统地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进行交流、讨论。每个级、每个班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召开级组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教妙法分享会、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等,有

8、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并辅导对于一些问题家长、特殊家长,学校还会组织专人进行跟踪和个别辅导。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成,学校加快网上家长擘校的建设,通过校讯通、学校网站、电子信箱和微信等实现家校网上互动,进一步创新家长培训方式,把家长学校建设成家长成长的摇篮。三、家校联系,形式多样(一)开展家长义工活动。为加强家长对学校管理及运作的认识,增强家长对学校的归属感,加强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的联系,有效运用家长资源,学校近年来开展了家长义工活动。2012 届学生陈某的爸爸是个灌篮高手,虽然他的女儿并没有参加篮球队,可当他听说 学校的篮球兴趣小组需要一个教练时,欣然答应每周都抽空一小时到学校“义务任教”。

9、孩子已读四年级的吴爸爸、萧爸爸、张爸爸自身工作特别忙,可只要学校开展活动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在他们的帮助下,班级定期组织全体家长外出进行登山、郊游等联谊活动,加强了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的感情联络。唐妈妈、黄妈妈、刘妈妈家境殷实,丈夫事 业有成,平时比较空闲,便自发地担任起班级的艺术编导,从家长的小合唱到孩子的舞蹈 编排,大到组织家长排练,小到打印歌词都是她们在张罗在这些家长义工的带动下,更多 的家长自发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中无处不 见这些家长义工活跃的身影,一会儿帮助维持秩序,一会儿帮助收拾道具,一会儿进行现 场辅导,俨然是学校的又一批教师。(二)开展

10、“亲子共读”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几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则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的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家长教育素养的提高也十分重要为此,学校除开展“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活动外,还在部分班级试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参与的家庭至少订有一份报纸或杂志,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一种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有的家长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惊喜地发现,原来不爱读书的孩子在家长的带动下爱看书了,甚至因为全家在

11、一起读书、交流的时间多了,看电视、打麻将的时间少了,家人的感情更和谐温馨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三)每学期一次“家长开放日”学校每学期都有一天作为“家长开放日”,家长被邀请到学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来听,坐在课室的一角留心观察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课后教师主动请家长到自己的办公室评课、议课,帮助自己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如此,一方面,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改变着家长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教师倾听家长对学生在家庭表现情况的反映、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和意见,随时与家长交流育人心得体会,耐心帮助家长分析解决棘手的问题,指导家长改进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家长做孩子生活上的朋友,心

12、理上的医生、学习上的伙伴、社交上的向导,改变了家长打压、溺爱、放纵等不良教育习惯,切实增强了家校联动的教育效果。四、建立机制,规范管理家长学校能不能办得好,管理得当是其基本保障,我们提出了“善于发动,勤于协调,精于总结”的动态管理思路。每一学年,家长学校工作都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对家长学校明确目标要求,强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校的上课制度、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学员签到制度等。每次家长学校开学前,都要向家长充分动员,事先向家长印发通知,详细告知家长学校的开办目的和讲授内容,每次家长学校活动,要求凡有条件参加的家长都尽可能地参加,对每次缺席情况进行统计,并据此做深入细致地思想工

13、作,每学期家长学校结束后,都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差距,以利改进。规范有序的管理,使家长学校得到了健康发展,家长们感觉到这样的家长学校是货真价实、有用有趣的,就愿意主动积极地参加。“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和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只有实现功能互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家校和谐联动,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才能有效地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参考文献:1 马忠虎 . 家校合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感 谢 您的 阅读 ,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