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214482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位求进助推宣汉文广事业奔跑跨越.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奔跑跨越 开启宣汉文广新征程宣汉县文广局党组书记 局长 高海洋县十一届四次党代会指出,只有大力发扬“奔跑精神”,引导和动员全县上下加快投入到“抢跑争先、领跑竞位、长跑跨越”的时代洪流,在思想上绷紧、责任上到位、行动上加快、举措上务实,才能确保各项宏伟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圆满实现。“十一五”时期,宣汉县文化和广播影视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长足发展,在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理性研判“十一五”时期我县文广事业发展现状,找查距,加压力,添措施,抢先机,高位求进,助推“十二五”时期宣汉文广事业的奔跑跨越。一、 审时度势,理性研

2、判宣汉文广(一)发展现状1.文化事业成绩喜人(1)夯实了事业基础。“十一五”以来,省政府授予我县“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宣汉县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公共图书馆。“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余门拳”、“王幺贡爷系列故事”被省政府列入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成了“中国特色文化之乡” 1个,“四川省文化先进乡镇”2个,“四川省示范性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1个,“达州市文化先进乡镇”3个。县乡文化投入基本落实,文化网络初具规模,文化基础逐步夯实。(2)改善了文化条件。建成了宣汉县图书馆石岭分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宣汉县支中心全面建成,宣汉县

3、文物管理所建成了将军纪念馆,南坝镇、明月乡、双河镇、清溪镇等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及3家“农村书社”、225家“农家书屋”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其文化服务的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文化功能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3)丰富了文化生活。全县通过开展各类文艺赛事、广场文化、“送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校园、文化进工厂、文化进村社院坝、图情信息免费借阅和查询、文博纪念馆免费开放等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大力实施“宣汉民歌大家唱”、“公益电影大家看”、“有益图书大家读”、“文化活动大家办”、“文化信息资源大家享”、“基层文化设施大家建”等大众文化工程。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县共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00余

4、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20余场次、图书下乡20000余册,参与群众近300万人次,向18个乡镇及学校图书室赠送图书12000余册,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档次。(4)加大了遗产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遗址”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规划编制,落实了保护措施。全县文物“三普”共复查不可移动文物点251处,新发现1230处,获取新文物线索1000余条,采集文物标本60件,实现了前河流域汉代遗址群等10余处重大新发现。2009年,我县被表彰为全省文物三普工作先进县。申报和落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8个、市级保护项目5个、省级保护项目3个、国家级保护项目1个

5、、各级保护项目传承人56个。(5)繁荣了文艺创作。全县文艺工作者在市级以上报刊、台和展演中发表、演播、展出各类文艺作品6000余件,有近500余件作品在国家、省、市级获奖。(6)做实了图书电影。县图书馆馆藏图书8万册,新增了“电子图书”、“流动图书”、“数字电影”等服务功能。县电影公司扎实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7820场,受映群众达180万人次。(7)规范了文化市场。通过政策调控、行政管理、市场执法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全县文化和出版物市场。全县涉及文化和出版物市场经营项目约500家,年产值约7亿元,其中文化娱乐业约占1.5亿元,文化旅游业约占5亿元,

6、文化体育业约占0.5亿元;从业人员20000余人,占全县从业人员20%,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5%。2.广电工作稳健发展(1)把握了正确导向。广电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中心,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府和国家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大力宣传我县“三大目标”的发展战略,以新闻、专题、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反映我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宣汉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壮大了经营实力。“十一五”以来,全县广电系统坚持以以做大做

7、强广电事业和产业为目标,不断提高宣传品质,壮大经营实力,增强管理能力,完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局(台)有三套电视节目、一套广播节目、一个新闻网站,每套节目每天播放时长17小时。全县新建县乡光纤干线230公里,完成了16个边远乡镇的光纤联网,实现了全县乡乡通光纤电视,光纤有线电视网络覆盖342个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8.8%,光纤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2万户,入户率达到37.5%。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5%。广电宽带数据用户突破600户。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3)提升了节目质量。通过频道改版,进一步改进了节目制作和包装流程,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出新面貌。

8、确保了安全播出,确保了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占当日新闻总量的50%以上。2007年来,新增公益性广告宣传栏目,采用多种形式,制作播出了城乡环境整治、交通安全、文明创建、抗洪救灾等大量公益广告节目。先后承办了魅力宣汉大家唱、我是小明星、校园歌手等大型电视文艺活动,参与面广,反响强烈,既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广电知名度,增加了社会影响力。(4)彰显了宣传名气。五年来,我县广播电视节目外宣上稿4000多条。其中,中央台上稿52条、省台上稿500余条、市台上稿3000余条,居达州市各县市区前列,50余件优秀作品喜获全国一、二、三等奖。(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文化发展软实力不足(1)文化事业

9、投入滞后。“十一五”时期,我县财力基本保障了文化事业经费需求,但离“文化事业投入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长”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文化经费十分不足,文化工作十分被动,文化创新十分困难。(2)文化设施设备落后。我县文化馆、图书馆馆舍面积距离“全国文化先进县”要求,差距很大。舞台音像、灯光及服装道具、器乐等设备较差,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县图书馆书报架及阅览桌椅、文物库房及文物收藏与保护、文博纪念馆陈列等设备较为落后,文化馆没有功能用房,无法对群众免费开放。(3)文化艺术人才缺乏。我县现有文学、音乐、书法、美术、摄影创作及辅导人员和舞蹈、戏剧、曲艺创作、编导、演出人员及节目主持人、纪念馆解说员等

10、人才严重老化,极为缺乏,文学、戏剧、曲艺等创作人员面临断档。(4)基层文化任重道远。通过“十一五”时期的乡镇体制改革,乡镇综合文化站被并入了便民服务中心,其建制被取消。全县54个乡镇实有文化专干21人,有36个乡镇没有文化专干,下差文化专干33人。“专干不专”,良莠不齐,乡镇文化设施落后,文化阵地存在闲置或被挪着他用的情况。2.广电事业问题较多(1)体制不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局台绝大部分工作人员身份无法明确,自收自支无财政拨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严重制约了公益性舆论宣传工作再上台阶、再攀新高。(2)负债沉重。到“十一五”末,广电负债余额2800余万元,全县广电网络改造和升级换代,存在着严重

11、的资金障碍。(3)质量不高。由于技播手段和人员结构等原因,我县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质量还十分不够,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4)差距较大。我县城乡有线电视发展不协调,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不足,特别是直播卫星和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差距较大,入户率较低,覆盖率偏低。(5)数字化较慢。由于改革深度、改造速度、宣传力度等原因,导致群众对有线电视数字化认知度和接受度、数字化转换进度、整体平移量度等方面,进程较慢。二、 跳起摸高,科学谋划文广蓝图“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文广事业蓄势突破、跳起摸高、奔跑跨越的攻坚期。文广工作者必须以

12、新视角研判新形势,以新思考应对新挑战,牢固树立“忙并快乐着”的理念,紧紧围绕“着力打造巴人文化展示区”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要求,不遗余力做好文化和广播影视工作,助推我县文广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改善基础设施,创作文艺精品,强化舆论宣传,提高行政能力,狠抓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广电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一)文化软实力增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增强人民群众凝聚力,以坚持文化创

13、新为动力,加强我县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文化利益,力争在“十二五”时期末,基本建立起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事业新格局,构筑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生产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文化事业发展环境,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文化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增强,各项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达州市前列。(二)广播影视攀新高紧紧围绕县党代会提出的“创建五个新宣汉”的发展战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两个效益为目的,不断深化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坚持政治性、公益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精办广播电视

14、节目,扩大广播影视有效覆盖率,加大广播影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我县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为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到2015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实现一个行政村一个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目标。有线电视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网络业务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力争使广播影视成为引领我县文化产业振兴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三、 高位求进,助推文广奔跑跨越文化、广电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实现高位求进,需要我们把握重点,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自觉践

15、行“奔跑精神”。要以“抢跑者”的锐气、“领跑者”的豪气、“长跑者”的勇气,抓好文广事业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促进宣汉文广事业的奔跑跨越。(一)做强做大文化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我县将以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为骨干,以乡镇和行政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统筹规划全县重点文化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及布局,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1)着力规划和启动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土家民俗风情园、宣汉县剧场、宣汉县文化馆、宣汉县图书馆、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传习所、王维舟纪念馆、宣汉县文物库房、红三十三军战史陈列馆等。做好“宣汉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论证和

16、前期规划工作。(2)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新建观山、普光、三河等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建设“农家书屋”328家,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进程,全面完成“一乡一站”、“一村一室”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目标。2.繁荣文学艺术创作鼓励和引导全县文艺工作者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四川省艺术节”、“四川省第十三届小品比赛”、“第四届达州市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创作和展演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努力推进宣汉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全县每年新创各类文艺作品不少于300件,组织各类展演活动不少于60场次,推荐作品获奖率不低于40。3.丰富群文活动内涵采取城区辐射乡镇,城镇带动农村方式,努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涵,促进我县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再上台阶。继续办好百里峡漂流节、节日文化活动、重大活动中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