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13817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生态教育是利用生态学原理,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形成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教育各种要素之间共生共存、和谐发展,学段之间、学校之间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教育。雁江教育要利用教育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尊重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普及生态知识,设置生态课程,采用生态育人手段,立足于生命良性成长、立足于家庭幸福、立足于社会文明而培养优质人才的教育。 一、生态教育认识 (一)生态教育五个理念 自主与共生 相赢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自主共生”课堂则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2、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谍程是由教师、教材、学生和环境(特别是教学情境)构成的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因此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为着力点,共同探究,共生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措施,新的智慧火花。 竞争与均衡相融 “竞争与均衡”所讲的均衡,是指社会竞争的对立双方因需求满足状态符合人性的需求层次的自然要求而相互适应或相互容忍所处的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同学和班级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如何把同学和班级之间竞争转化成合作的动力,把同学和班级的合作转化成正常竞争的平台,实现同级关系的良性互

3、动。多样与规范相生 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教育是规范的,把学生多样需求融入学校规范教育之中。 差异与统一相成 差异的统一规律不仅贯穿在不同的辩证法范畴的相互关系之中,而且也贯穿在矛盾对立的统一规律、和谐的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之中。所以,生态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统筹设置课程,统一协调按教育规律实施生态教育。 发展与开放相因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开放是手段。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生态教育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更好地解决教育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拥有开放心态,善于学习,接纳新事物才能为生态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生态教育五项原则 自然自在原则 生态教育是

4、一种自然的教育,它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其次是自在,自在才能产生自觉,自觉才能产生智慧。 适宜适度原则 生态的教育是一种适宜的教育,虽好的教育是适合的教育,掌握好度才是生态的,足最有智慧的教育。 关注关爱原则 生态的教育是一种爱心的教育,不仅要芡注优生的发囊;丽且要关爱学困生的成长;不仅要关注教师对教育的爱,而且要关爱学生让爱心形成的教育。 多样多层原则 生态的教育是一种照顾差异的教育,学生发展需求是多样的,学生群体是多层的,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搭建平台教育。 成长成才原则 生态的教育是一种追求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不仅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而且要为他们的快速成才提供最佳的教育。 (三)生态

5、教育八大特性 一是生命性。生态教育的对象,也就是生态教育的起点,生态教育的目的,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对象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因此,生态教育是人的生态,要凸显生命性。二是主体性。也叫本元性、师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整体性,有了整体性,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才会和谐与协调;差异性,生物的存在,生态的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多样性,为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发现学生及老师的差异性,尊重师生的差异性,促进师生的差异发展。 6 / 35 三是生活性。生态是关于师生的、与人的、入的活动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活动、教育的过程、教育与环境的关系。 四是生长性。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生态教育的价值目的就

6、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包括合格、特长、成才、核心素养与个性素养,让师生获得全面的发展等等,基于这些我们讨论的可以是教师个性的生态教育,或者是一个学校的生态教育。 五是关联性: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内外部各种环境要素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必须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生态教育。 六是均衡性:教育生态系统外部是否和谐有序,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诸因数问的比例关系的配置状态是否合理,既教育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问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与裙应的环境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七是再生性:好的教育是可以复制再生的教育,县域生态教育研究目的是能够打造适合区域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能打造满足学生差异

7、性发展的生态课堂,能打造满足学校多样性发展的生态学校,能打造满足社会人才多元化培养的生态环境,为教育综合改革提供范例。 八是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旨在协调自然、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教育的可持续性,就要求教育的发展既满足当代教育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教育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研究学生品质、技能和方法如何有效培养,使学生的成长可持续性发展。 (四)生态教育“三变”目标(1)变革:跳出题海战,告别满堂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变动:好学生一个不断进步的学生是好学生; 好老师一个不断进取的老师是好老师; 好学校一个不断变革的学校是好学校。 (3)变

8、化:让县域教育生态更加和谐,让学校生态环境更加优化,让学困生大幅减少(趋近于零)。 二、落实生态育人方略 (一)学校育人办法 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教师以生为本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教师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 1。实施学校环境育人。营造良好的学校内环境,由镇乡管理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生态文化,根据办学历史底蕴和学校实际,布设名人雕塑、名人名言、教育标语、花草树木、文化长廊等特色文化环境。集思广益,提升学校内涵,达成“一校品牌。一校一特色的目标。 2。实施人际氛围育人。为了达到学校与社会、学校领导与教师、师师

9、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问的关系和谐。生态教育要求学校采取制度文化建设,对师生实行多元捆绑评价,将教学过程和结果结合,将工作态度、量化考核、质量评估、评优晋级结合,建立激励性绩效机制。 3实施社团组织育人。雁江区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如资阳中学组建了47个社团;雁江二小组建了12个社团;雁江七小的“养正文化校本课程,组建了72个社团;雁江八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建了49个社团, 涵盖了文学、艺术、体育、手工、益智、科技等领域,分学校和年级两个层面,学校社团有足球、篮球、乒乓球、合唱、手风琴、二胡、演讲与口才、科学与创作等,学校社团打破班级界

10、线,以学生爱好、兴趣、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纽带,以走读式的课堂形式,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参加活动。年级社团主要有书法、美术、手工、经典诵读、羽毛球、舞蹈、健美操、创新思维、十字绣、英语、象棋、跳棋、围棋等。年级上设计社团活动内容,规划活动场地,做好人员安排等。除学校组建的演讲与口才、足球、手风琴、二胡、四年级篮球、跆拳道外,其余社团均固定为每周五下午为活动的时间。雁江区第一中学开设形色色的社团活动,让同学们学有所长,并且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的主动意识,增强他们合作、组织、协调能力,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活动中提高其综合能力。 4,实施社会帮扶育人。学校为保障社团活动项目多样性,保证社团师资力量,一些学校聘请校外辅导员丨退休老人、五老志愿者定期到学校开展活动,如马鞍九义校聘请了资阳电视台专业主持人海山老师为学校播音与主持社团的辅导教师,聘请专业声乐教师为学校合唱社团辅导老师。年级创意社团还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比如小学二年级聘请有专长的家长组建了信息技术社团、舞蹈社团。保和中心校邀请退休教师为学校腰鼓社团指导教师,营造了全社会人人关心教育、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