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13529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章勾股定理班级 姓名 数学序号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边长为25 ;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斜边长为5 D三角形的面积为202以下列各组数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5,11,12; B; C; D.9,12,153在RtABC中,C=90。,已知a:b=3:4,c=10,则SABC,为 ( )A24 B12 C28 D304有一个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5,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长为 ( )A3或; B C或3; D不确定5在RtABC中,C=90。,AB=5,BC=4,则AC的长为

2、 ( )A.3 B.4; C; D3.56已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c2-a2-b2) =0,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 ) A.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7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2,则腰长为 ( )A; B C ; D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l,1),B(4,5),则线段AB的长为 ( )A.3 B.4 C.5 D9下列四组线段:三边之比为1:2; (m1);3k,4k,5k(k0)以其为边长的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A.4个 B.3个 C.2个 D.l个10.如图,在RtABC中,C=90,D为B

3、C上一点,AD=BD=2,AB=2,则AC的长是 ( )A B1.5 C1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纸中有个三角形,则该三角形中最长边=_。12.观察下列等式:42+32=52,62+ 82=l02,82+152=172,l02+242=262,依此规律写出第六个等式为_13在Rt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C=90,a=12,c=13,则b=_,SABC=_14.直角三角形中,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7 cm2,8 cm2,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cm 215.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

4、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CBP重合,若PB=3,则PP的长为_.(15)(16)16.如图,CE和CF分别是ABC的内、外 角平分线,且EFBC交AC于点P,若AP=2,AC=5,则CE2+CF2的值是三、解答题(共72分)17.(10分)如图,某人乘小船沿与河岸垂直的方向AB横渡一条大河,由于水流影响,他实际的上岸地点C在B点下游140 m处(即BC=140 m),如果小船在水中实际渡过的距离是AC=500 m,求该河的宽度AB.18.(12分)如图,一架长5m的梯子AB,顶端B斜靠在墙上,梯子底端A到墙的距离AC=3m,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当AE为多少时,AE与BD相等?19.(12分)

5、如图,小文和她的同学在荡秋千,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6 m,当秋千荡到AB1的位置时,下端B1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EB1=2.4 m,距地面1.4 m,求秋千AB的长20.(12分)如图,AM是ABC的中线,C=90,MNAB于N.求证:AN2 =BN 2 +AC221.(12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中点,DE上DF交AB于E,交AC于F.若CF2+BE2 =EF 2,求证:AB2+AC2 =BC2.22.(1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l1,l2,l3,l4上,这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h1,h2,h3(h10,h20,h30)(1)

6、求证:h1=h3;(2)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求证:S=(h1+h2)2+h12.参考答案1C【解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为52.D【解析】,9,12,15能构成直角三角形。3.A【解析】由a:b=3:4可设a=3k,b=4k(k0),。,两直角边为。4.C【解析】当5为斜边时,第三边为。当5为直角边时,第三边为。5.A【解析】由勾股定理可求.6.A【解析】由,得或,或7.D【解析】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底边上中线垂直底边,腰长为。8.C【解析】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4-1=3,竖直距离为5-1=4,则线段AB的长为。9.A【解析】显示能构成直角三角形,。10.A【解析】设AC=x

7、,CD=y,在RtACB中,在RtACD中,两式相减,得,。11.5【解析】利用勾股定理,得斜边的平方=,所以斜边为5.12. 【解析】通过观察可知,所列出的算式都符合勾股定理公式。再观察数字的规律,可得第一个加数的底数是从4开始的偶数,第二个加数的底数是依次加:5,7,9,11,113,结果的底数正好是第二个底数加2,则第六个等式的第一个加数的底数是10+2+2=14,第二个加数的底数是24+11+13=48,结果的底数为48+2=50.所以第六个等式为。13.5;30【解析】由勾股定理,得,。14.15【解析】由题意知两直角边的平方和为15,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斜边的平方=15(c

8、m2)。15. 【解析】因为ABPCBP,所以BP=BP。又PBP=90,所以.16.36【解析】CE平分ACB,CF平分ACD,ECP+FCP=(ACB+ACD)=90。EFBC,PEC=BCE,而BCE=ECP,PEC=ECP,PE=PC=5-2=3,同理PF=PC=3,EF=6,.17.解:由题意,得ABBC。故由勾股定理,有(m)。18.解:设m时,AE=BD,在RtABC中,。在RtCDE中,即,即当AE=1m时,AE=BD.19.解:设,(m),。在RtAEB1中,即,即秋千AB的长为4m。20.证明:在RtAMN中,.在RtACM中,.,又M为BC中点,CM=BM。而,。将代入中,。21.证明:如图,延长ED至G,使DG=ED,连接FG,CG。D为BC中点,BD=CD。又BDE=CDG,BDECDG,CG=BE,B=GCD。则CGAB。DE=DG,DEDF,EF=FG。又,。FCG=90,而CGAB,BAC=90,.22.证明:(1)过B作EF交,于E,F,过D作DG于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90,AB=BC。ABE+EAB=90。EAB=CBF。在BCF中,BFC=90,EAB=FBC,AB=BC,ABEBCF。AE=BF。同理可证明DG=AE,BF=DG,即,。(2),由(1)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