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13380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Ⅰ--新版教学大纲.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教学大纲供临床五年制、八年制本科使用(64学时)12绪 论【目的要求】一、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二、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三、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以古代解剖知识为主 黄帝内经 难经 2. 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3.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4. 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1. 基础医学诸病源候论温疫论医林改错 2. 临床医学 妇人大全良方 外科正宗小儿药证直诀洗冤录 3. 药物学 本草纲目 4. 方剂学 五十二

2、病方 千金要方 5. 针灸学 针灸甲乙经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三、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1. 司外揣内 2. 整体思维 3. 援物比类 4. 形象思维 5. 直觉思维【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3学时上篇 基础理论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目的要求】一、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特性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本内容二、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三、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熟悉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和五行的生克关系五、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

3、的基本概念二、阴阳的特性(一)阴阳的抽象性(二)阴阳的普遍性(三)阴阳的规定性(四)阴阳的相对性(五)阴阳的相关性三、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阴阳的对立制约(二)阴阳的互根互用(三)阴阳的消长平衡(四)阴阳的相互转化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 阴阳偏盛 2. 阴阳偏衰 3. 阴阳互损 4. 阴阳转化(四)指导疾病的诊断(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1. 确定治疗原则: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2. 归纳药物性能 (1)药性 (2)药味 (3)升降浮沉(六)指导养生防病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

4、基本概念二、五行的特性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1. 取象比类法 2. 推演络绎法四、五行的生克关系(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1. 五行相生 2. 五行相克 3. 五行制化(二)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1. 相乘 2. 相侮(三)五行的母子相及 1. 母及于子 2. 子及于母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二)说明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三)说明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1. 母子(相生)关系的传变 2. 乘侮(相克)关系的传变(四)指导疾病的诊断(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1. 控制疾病传变 2. 确定治则治法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教学方法

5、】讲授【教学时数】3学时第二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目的要求】一、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基础,五脏、六腑的的共同生理特性二、掌握五脏、六腑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三、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气的生成和运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四、掌握气、血、津液各自的功能五、熟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六、熟悉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七、熟悉体质的形成、体质学的基本原理八、了解体质的生理特点、体质的分类和体质学说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藏 象 藏象、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的基础:脏腑的分类、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特性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一、五脏五脏共同

6、的生理功能(一)心1. 生理功能(1)主血脉(2)主神志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窍为舌(3)在志为喜(4)在液为汗(5)与夏气相通应(二)肺1. 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3)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3)在志为忧(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应(三)脾1. 生理功能(1)主运化(2)主统血(3)主升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四)肝1. 生理功能(1)主疏泄 促

7、进运化 调畅情志 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行经(2)主藏血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在窍为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5)与春气相通应(五)肾1. 生理功能(1)主藏精精的含义: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肾精促进人体的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肾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阴肾阳(2)主水(3)主纳气2.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2)在窍为耳及二阴(3)在志为恐(4)在液为唾(5)与冬气相通应二、六腑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一)胆1. 贮藏和排泄胆汁2. 主决断(二)胃1. 受纳、腐熟水谷2. 主通降(三)小肠1. 受盛化

8、物2. 泌别清浊(四)大肠传化糟粕(五)膀胱贮尿和排尿(六)三焦1. 通行诸气,总司气化2. 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三、奇恒之腑(一)脑1. 连五脏,主精神思维2. 系官窍,主感觉运动(二)女子胞1. 主持月经2. 孕育胎儿四、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关系1. 心与肺2. 心与脾3. 心与肝4. 心与肾5. 肺与脾6. 肺与肝7. 肺与肾8. 肝与脾9. 肝与肾10. 脾与肾(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1. 心与小肠2. 肺与大肠3. 脾与胃4. 肝与胆5. 肾与膀胱第二节 气、血、津液一、气(一)气的概念(二)气的生成(三)气的运动(四)气的功能1. 推动作

9、用2. 温煦作用3. 防御作用4. 固摄作用(五)气的分类1. 元气 概念、来源、主要功能2. 宗气 概念、来源、主要功能3. 营气 概念、来源、主要功能4. 卫气 概念、来源、主要功能二、血(一)血的概念(二)血的生成(三)血的运行(四)血的功能 1. 濡养滋润 2. 充养精神三、津液(一)津液的概念(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1. 津液的生成2. 津液的输布3. 津液的排泄(三)津液的功能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气与血1. 气能生血2. 气能行血3. 气能摄血4. 血能载气5. 血能生气(二)气与津液1. 气能生津2. 气能行津3. 气能摄津4. 津能载气(三)血与津液第四节 体

10、质 体质的概念一、体质的形成(一)先天因素1. 禀赋2. 性别(二)后天因素1. 环境2. 年龄3. 饮食4. 劳逸5. 婚育6. 情志7. 疾病8. 锻炼二、体质学的基本原理(一)禀赋决定论(二)环境制约论(三)体质过程论(四)形神同构论三、体质的生理特点(一)相对稳定性(二)动态可变性(三)个体差异性(四)群类趋同性(五)形神一体性四、体质的分类(一)平和性(二)偏颇质1. 气虚质2. 阳虚质3. 阴虚质4. 血虚质5. 痰湿质6. 湿热质7. 瘀血质8. 气郁质9. 特禀质【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数】10学时第三章 中医学的病理观 【目的要求】一、掌握病因的概念及分类二、掌握六淫的概念,

1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三、掌握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致病的特点四、掌握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五、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六、掌握病机的概念,掌握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七、熟悉疬气、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因八、熟悉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形式九、熟悉内生五邪的概念及病机十、了解外伤、寄生虫等其他病因【教学内容】第一节 病 因 病因的概念 中医临床探求病因的方法一、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的概念(一)六淫六淫的概念六淫与六气之间的关系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 风邪(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4)风性主动 2. 寒邪(1

12、)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 3. 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二)暑的病证:伤暑、暑湿、中暑4. 湿邪(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 燥邪(1)燥易伤津(2)燥易伤肺6.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2)易伤津耗气(3)易生风动血(4)易致疮疡(二)疬气疬气的概念疬气的致病特点二、内伤病因(一)七情内伤 1. 七情内伤的概念 2. 七情致病的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二)饮食失宜1. 饮食不节2. 饮食不洁3. 饮食偏嗜(三)劳逸失度1. 过劳2. 过逸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一)痰饮痰饮的概念,痰、饮的区别及其各自分类1. 痰饮的形成2. 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4)易扰乱神明(二)瘀血瘀血的概念1. 瘀血的形成2. 瘀血的致病特点(1)疼痛(2)肿块(3)出血(4)紫绀(5)舌象(6)脉象(三)结石结石的概念1. 结石的形成2. 结石的致病特点四、其他病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