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学习案例(何丽娜)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13226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修学习案例(何丽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修学习案例(何丽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研修学习案例(何丽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研修学习案例(何丽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修学习案例(何丽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修学习案例(何丽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研修学习案例模板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初期,扑面而来的研修模式变化、学习共同体建设、研修活动开展、引领性课程、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做好老师等诸多教育教学活动,曾经给我们带来困惑与感动;工学矛盾,写日志、传资源、运用研修工具等繁琐之事及技术操作难题,曾经给我们带来苦恼与惊喜一路走来,我们慢慢地发现,我们的学习习惯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学中遇到困惑时,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扩大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让我们以研修案例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研修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悟所获。撰写案例要求真实和具体,同时请注意包括以下要素和

2、内容:1. 案例题目:_2. 主题背景(情境描述、人物、问题发生的原因等)3. 事件本身及问题解决的过程(详写)4. 问题探究及收获5. 评析与反思(如有需要注明参考文献、网络资源)。6. 其它附件案例描述:市县(区) 绍兴市越城区 学校 斗门镇中心小学 姓名:何丽娜研修帐号:_330602198410131547_ 案例题目: 换一种方式上路,精彩无限 记一次研修路上的教学随笔 换一种方式上路,你会发现路边的风景精彩无限。就如同国培,让我们渐渐习惯于学习,交流,思考,成长。一段时间下来,一个个视频,一个个活动,让人受益匪浅。国培就像一盏指路灯一样,引领着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也给

3、我们班的孩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就拿我在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时来说吧,这是二年级的一篇文质兼美,寓德育、审美、环保于一体的文章。景色美和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这篇课文我以前执教过两次了,这回是第三次。我想,教学应该有不断的突破,不应该执泥于老的一套教学思路,虽然以前的教学效果都还是不错的。于是,我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和本篇课文的题材特点,紧紧围绕“山奇、水情、鱼欢”这一湖光山色重新设计教学。1文章中我们跟随着小洁的目光,能欣赏到写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兔“等句子,这些句子把公园的景色描写得栩栩如生,美不胜收。景色美与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但也正

4、因为如此,这些写景的句子被分散在课文的各个段落中,穿插于小洁和小男孩的行为中,要学生把它们找出来并不容易。如果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好好体会,则能和后面小孩扔香蕉皮后的景色有一个明显的对比,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在教学时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契领,引导学生仔细看图,首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在图上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再请学生自读课文的自然段,到课文中找到描写图上美景的句子。学生看了图后,有的找到了“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长长的波纹。”有的找到了“湖水像一面镜子,变幻的山峦。”还有的找到了“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正在赛跑呢!”在插图的帮助下,自然段中写景的句子都被孩子们一一找了出来

5、。图文结合,围绕着图,学生再来品析这些句子,内容相对集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其中的一句比喻句,我联系图再让学生到图中找找哪一块石头像青蛙,哪一块石头像雄鹰,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用多指导,学生自己体会到了比喻句的作用。由于结合图赏析了这些写景的句子,再让学生体会香蕉皮扔下去后环境变得不美,学生的感受也就格外分明。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处在引导者的位置上。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6、,体验。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给足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大胆地探索。变以往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让人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本课教学我始终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穿行文本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语感、积累运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学生从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到通读全文,感知美景。再根据句子的理解难易、情感浓淡,以及环节设计的先后,处理手段的轻重,选择“读”的不同形式,提出“读”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相应的

7、教学目的。在理解课文之后,我引导孩子们与文本中的小伙伴展开对话:小洁手中攥住的仅仅是面包纸吗?她还攥住了什么?男孩扔掉的仅仅是香蕉皮吗?他还扔掉了什么?孩子们针对两个小伙伴的行为,通过“攥”和“扔”的对峙,去比较,去发现,学生的思维如泉涌,学生的理解超出了一般文本阅读的层次,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同时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滋润,得到了哺育。在对话中明晰了保护环境、热爱自然这一主题。本文最后我及时总结:“同样两个手上的动作,这一收一放,美丽只差那么一点点,愿我们都能像小洁一样,攥出一份美丽,一份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所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有利于我们成长。课堂中,可能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会在教学中迸发出新的火花,感受到人文关怀,获得语言智慧的启迪。我将继续行走在研修的旅程上,期盼在教学的道路中和孩子们收获更多,与大师们能有更多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