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130520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二上册语文课件:桃花源记【篇二】【教学设想】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根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存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悟它丰富的内涵和精致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的美妙抱负,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制的思想冲突,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纳诵读、争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增趣,领悟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存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笔下的抱负社会,理解寄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存一些文言词汇。 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抱负的乐观意义和局限性i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沉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冲突、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表达。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详细地勾画出了他所憧憬的抱负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3、。 (此环节的设计既创设了情景,同时又通过复习、联系已有的学问,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花时不多,收益却很大。) 二、检查预习 1.展现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常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当留意培育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状况。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黄发垂髫(tio) 便要还家(yo)刘子骥(j)诣太守(y)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现,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存、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观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

4、注解默读课文,精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进展学生的想像力,培育口头表达力量。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根据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挨次来复述。)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一 四、疏通词句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殊予以重视的字词。 2.把握课文解释的词语。(补充解释如下) 鲜美:艳丽漂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都。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语云:告知(他)说既:已经如此:像这样遣:派欣

5、然:快乐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学问及相关学问,绽开联想、加深理解。) 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艳丽漂亮(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奇 交通古义:交叉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原因,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长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口液 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

6、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查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到处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争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乐观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究的热忱。) 五、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全文。 2.积存文言词汇。 3.摘录一些谈抱负的名人名言。 其次课时 一、检查背诵,乐观评价 (乐观引导,充分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 二、访谈练习 同桌二人,一人为采访者(渔人),另一人为受访者(村里人).将课文内容呈现出来。最终推派代表在全班沟通。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

7、学生分别担当采访者(渔人)和受访者(村里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识课文内容,这样避开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 三、用三个词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学生答复、教师归纳)漂亮、神奇、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美丽。 2.桃花源神奇在何处? 桃林神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奇:仿佛若有光,外形奇怪。 林中人神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奇: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衬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

8、主公平,民风淳朴) 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公平,民风淳朴。 (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检查了上节课翻译落实的状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四、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公平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有人说陶渊明的是乐观追求美妙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躲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弓l导学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学情预估: 问题一: 生l:我认为不行能存在。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兵祸连绵,

9、民不聊生,是个非常黑暗的社会,“桃花源”是由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厌倦而虚构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生2: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会动乱担心,官僚阶级贪腐贪腐,人民受着压迫,不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并且后来渔人因失约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节也示意了这一点。 生3: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在一千年之前呢? 生4:我认为有可能存在,由于东晋虽然是个纷乱之世,不过,在这战乱频发的乱世之中,人们憧憬和平,确定会有人带着心地和善的人,来到这与世无争的桃源绝境。冥冥之中,命运只让喜爱这漂亮且情愿爱护这漂亮地方的人来到这儿,享受美妙生活。 问题二: 生l:我认为陶渊明

10、写桃花源记是乐观追求美妙生活的表现。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有人就心甘情愿地沉沦下去,有人则努力地去争取美妙的生活,而陶渊明正是这后一种人的一个代表。他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唤起了人们对美妙生活的憧憬,让大家都努力争取美妙的生活。 生2:我认为陶渊明制造这样一个桃花源,表现了他对美妙生活的渴望。但渔人、太守和刘子骥最终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节,示意了桃花源的可望不行即,也表达了他的消极心态。 生3:我认为陶渊明是消极躲避现实的。由于在这乱世之中,的心已疲乏,厌烦了这混乱之世。想找到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躲人桃源之中。 生4:我认为陶渊明是乐观追求美妙生活的,要不然他不会将桃花源写得那么美妙,

11、宛如仙境。这说明他心中还是憧憬美妙生活的。 五、全文总结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贪腐,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苦痛和不满。但是要想转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行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沽身自好,安贫乐道。他向往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公平自由的抱负社会,本文正是这种抱负的生动写照。这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夫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肯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认,也反映了消极避世的思想。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予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示意,桃源究在何处,没有详细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行得。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憧憬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妙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还应树立一种远大的抱负,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完成书后思索练习。 2.拓展阅读桃花源诗,思索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