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12168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城市建筑的未来与发展20世纪行将结束,在这个世纪中,建筑领域发展之快、进步之速是几千年世界建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回顾这100年的变化,似乎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技术大跃进,功能大提高,观念大转变,设计大进步,艺术大创新。在想到21世纪建筑业的未来时,有必要引用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建设部叶如棠副部长的一席话:“多年来,我国的建筑教育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才流失严重,有的青年学生对建筑学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种种盲目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本次大会在中国召开,通过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北京宪章,集中对建筑学的未来走向从多角度作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必将推动中国建筑教育事业

2、的发展。国际一流的建筑大师建树卓著,令人仰止,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人。大批青年学生利用会间休息等时间,簇拥在大师们周围,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许多学生听会时认真作笔记,带给没能参会的同学。学生们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建筑学的未来体现在他们身上。” 7.1从北京宪章看新世纪的建筑特征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在“认识时代”一节中强调:1)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20世纪既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史无前例的患难与迷惘的时代。20世纪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建筑史:大规模的技术和艺术革新造就了丰富的创造设计作品;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医治战争创伤及重建中

3、,建筑师的卓越作用意义深远。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许多建筑环境难尽人意;人类对自然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许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天的贫民所建造”。10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学和建筑职业仍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2)21世纪:“大转折”时光轮转,众说纷纭,但认为我们处在永恒的变化中则是共识。令人瞩目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和技术发展、思想文化活跃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下一个世纪里,变化的进程将会更快。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且更加尖锐。如今,一方面生产、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日渐

4、明显,全球意识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共同取向;另一方面地域差异客观存在,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地区冲突和全球经济动荡如阴云笼罩。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看到,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致使多样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综合乃至整合作为新世纪的主题正在悄然兴起。对立通常引起人们的觉醒,作为建筑师,我们无法承担那些明显处于我们职业以外的任务,但是不能置奔腾汹涌的社会、文化变化的潮流于不顾。“每一代人都必须从当代角度重新阐述旧的观念”。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直面现实,自觉思考21世纪建筑学的角色。”对比中国,建筑师将21世纪“建筑与环境”的基本特征可进一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建筑”注重对

5、“信息资源”的获取,而“信息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生态资源。正是这种涵盖为“建筑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可能。第二,“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不受地域文化的阻隔。在地球村中,只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建筑与环境的交流、整合和传承的目的,是为了显现和保持其丰富的多样性。第三,“建筑”将大规模应用更适于人类生存的新型建筑材料,如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建筑形态(形式)所传达的信息量将成倍增加,其传播方式也将大为改观。高清晰电子屏幕、虚拟现实装置可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广泛地适用于“建筑之中”,其所形成的独特全息集成,将彻底改变“建筑与环境”的形态关系

6、。第四,在农业时代,人类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不得不艰辛地筑居;在工业时代,人类如机器般的劳作,一方面破坏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使人类濒于丧失精神家园的境地;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主要精力放在修复工业时代造成的创伤之中;在21世纪“建筑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发展之中,人类将实现“诗意地栖居”。在Peter Cook的一幅图中直观地展示出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转变:建筑从与大地环境相冲突的几何直线条块形态逐渐趋向于一种融于大地的柔和形态。天津大学教授邹德依在进行了两次世纪之交的对比之后指出:我们敬仰那些具有先锋态度的建筑师们,他们的许多工作符合社会需求,使自己由“先锋”转化成现代建筑的“先

7、驱”。我们看前人,后人看我们。处在下一个世纪末的人,会怎样评点我们这个时候的建筑师 我们的这个世纪之末与上一个世纪之末有许多相近之处,尽管若干要素尚不明确,一切答案要等到未来。前人“花园城市”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世纪之末我们面临的依然是环境问题,而且已经发展到人类在地球上是否还能继续存在的地步,所以也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个词儿如果翻译成“可以继续支撑下去”可能更有警示性。我们尚不清楚,取代机械化的下一个新生产力是不是计算机技术,但是,我们建筑领域左邻右舍的工程师们在行动,有的与这项技术有关,也有的现在看上去似乎无关。建筑的智能化、网络化;太阳能技术和各种节约能源的技术;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技术;

8、各种生态技术已是层出不穷。对于建筑师而言,虽然听到的最强音是“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但对此所能采取的手段却是最弱的。建筑师熟悉“符号”、“文脉”、“语言”、“风格”、“流派”,不熟悉新技术,甚至不喜欢新技术。许多人,依然沿着自己所熟悉方向,为他的建筑采取什么样的流派而绞尽脑汁。后现代式、解构式。KPF式还是“欧陆式风情”?最让人不安的是,这一次是业主和长官向建筑师提出要求。在“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下,实行表皮的模仿。这种“形式本位”主流的设计和管理体制,促使建筑师尾随洋人,作出一些大失专业水准的设计,客观上已经阻碍了中国建筑的进步或创新。如果说,20世纪的建筑先驱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走向了新

9、建筑,21世纪走向什么建筑 那一定是一种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因为我们的国土已经不能再无限地为城市和建筑提供土地了,人类在盖房和用房中对于水和能的消耗也已经达到了极限;那肯定也是一种饱含信息技术的建筑,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的经济、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已经无法和计算机以及网络不发生关系;那也可能是一种斜、曲、扭、翘,人们也许乐于承受这种形式,根本不在乎什么“风格”、“流派”。实际上,我们熟悉的“风格”和“流派”已经派不上大用场,陌生的科学技术已经出场主持建筑的发展。如人们盼望的2豆世纪的人居环境,将达到怎样的美好境界 至少有三方面:(1)智能化的人居环境何谓智能化人居环境?即具有高功能性、

10、高节能性的人居环境。所谓高功能性,即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的用户,可通过住宅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综合数字网络及邮电通讯网络,充分运用国内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等手段,使“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理想真正变为现实。例如,使用这种住宅的电脑系统,即可根据温湿度及风力等情况自动调节窗户的开闭、空调器的开关;若看电视,电话铃响了,则电视音量会自动降低;夜晚的立体声过大,房间的窗户会自动关闭以不扰民;若有陌生人进入房中,各种测控系统会发出特殊警告。所谓高节能性,即这种人居环境中的住宅具有极高的节能性质。从其传输媒介上看,具有规范化的特点,即传输媒介有其一套规范化的布线系统标

11、准,能将住宅的所有通信、生活、楼宇自动化统一组织在一套标准的布线上,从而避免了由于住宅传输媒介的多样化而造成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其单个家庭住宅的使用和性能上讲,又具有周期性短、适用性强的特点,即能根据单个住户的要求迅速改变住房的设计模式,以适应更高的舒适要求。这种单个住宅一般都不可在地基上建房,而是由专门的住房工厂制造好,再送到用房地点。(2)村落化的人居环境21世纪,随着人们愈来愈痛惜人类原来美好的环境被钢铁、水泥、砖瓦、沥青和塑料所毁掉,人们将愈来愈看重田园生活般的村落化的人居环境,并向广阔的农村和海边发展,并将形成具有山乡、海滨特色的村落形态。如山乡的村落,将充满田园生活的乐

12、趣和现代别墅生活的舒适,既有山乡浓郁的绿色景致和泥土的气息,又有现代多功能、豪华美观的私宅别墅式的优雅环境。海滨的村落,将由无数单个的多功能小型住宅组合而成,并形成清静、雅致、闲适而又温馨的小街道。各住宅户都能染上海滨小城镇特色的各种淡淡的色彩,海风的气息常常从村落飘逸而过,令居住在此的人们常常感到舒畅适然。(3)诗意化的人居环境21世纪的人居环境还会因其具有高度的自然保洁性能而使其极具诗意。在这种人居环境中,绝对会避免住宅被各种烟尘污染得黯然失色、肮脏不堪的那种“遗憾”,而是具有因高度保洁所带来的一种自然风光的诗意:住宅的上下左右都将被常青藤、牵牛花、拉拉藤。何首乌、爬山虎、铁线莲一类的植物

13、所包裹,犹如披上了一件能吸尘的绿色披风;街道的人行道上都栽满了能产生香气的桂花树、玉兰花等树种;道路的绿化带、花圃的公共区域都种满了夜来香、玫瑰、兰花、四季桂花等上乘花草,使其花开时节、暗香浮动,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实在是一种幸福、美妙的人居环境。 7.221世纪令人瞩目的超级城市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预测,全球21世纪将出现一批超级城市,对此人类应有所关注并把握。(l)超级城市的定义超级城市是指具有以下三项特征的城市:1)人口超过100万;2)能够可持续地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社会需求;3)拥有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及安康环境。能够创造、吸收和培育可产生足够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的经济投资。根据这一定义

14、,并非所有的大城市都是超级城市,但所有的大城市都在力争成为超级城市。全世界正在出现的超级城市可能有100个之多。(2)建造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群体而言,大城市需要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以满足迅速发展所产生的需求以及不断提高的居民期望值。这些新建的基础设施要求有很大的规模,因而给规划、资金筹措及开发工作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挑战。未来的城市必须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建设起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很难按重要性对城市设施进行排队,也很难说哪些设施是不必要的。不过,对于超级城市来说以下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因素:1)水源:一个前程远大城市的希望会因为供水不足而破灭。拥有十分充足的水源供应绝对是必不可少的。2)国际机场

15、:必须有一个设施完备的国际机场提供与全球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空服务。3)与腹地的交通联络:必须具备能够有效地把城市与腹地联系起来的交通路径。4)圆顶体育场:为了吸引世界规模的大型活动,必须有能够全天候提供舒适座席的封闭式体育场。5)科技中心:必须拥有在若干领域出类拔萃的科学技术中心。6)通信中心:城市的通信设施必须能够容纳迅速增长的全球性语音和数据通信。7)公共交通:必须有高效的快速交通系统来为各阶层居民提供服务。8)垃圾处理:以垃圾填埋场处理城市垃圾的做法已经不再被人接受。城市必须建立先进的新型资源回收系统。9)绿色基础设施:不管进行什么样的计划和项目,城市必须留出相当数量的永久性开放空间,包括公园、高尔夫球场、骑术学校以及森林等必不可少的东西。10)新的政治机制:在列入这一议程的项目中,有许多是跨越诸多管辖区域的大项目。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有新的政治安排等方面。美国洛杉矶正在发展一个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